
美國 AI 搜尋新創公司 Perplexity AI(曾獲 NVIDIA 投資)於週三正式發表名為 Comet(彗星)的 AI 瀏覽器,目標直指 Google Chrome 的市場領先地位。隨著 AI 智慧代理技術持續進化,未來「我們怎麼上網」也成了各家科技公司搶佔的新戰場。
Comet 瀏覽器的核心功能是內建 Perplexity AI 搜尋引擎,能根據搜尋結果自動產生 AI 摘要,並搭配同步運作的 AI 助理 Comet Assistant。
從目前釋出的體驗回饋來看,真正吸引人的不只是 AI 搜尋功能(因為其實開網站就能用),而是瀏覽器內建的 AI 助手。Comet Assistant 能即時識別使用者正在瀏覽的內容,並提供相關回應,像是解答社群貼文、網頁影片或線上文件的問題,不必再手動複製貼上到聊天機器人中,大幅簡化操作流程。
官方表示,Comet Assistant 的應用場景包括摘要網頁、查地圖、找郵件、整理行事曆、深入資料研究等日常任務,甚至像 OpenAI Operator 一樣,可以「代替使用者上網」,自動開啟網站、預約行程等。
在官方展示影片中,使用者透過語音指令請求瀏覽器尋找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展示 Perplexity 的影片,不僅展示語音輸入功能,也體現 AI 搜尋整合在瀏覽器中的效率與潛力。
目前 Comet 優先開放給 Perplexity 每月訂閱費為 200 美元(約新台幣 6,500 元)的付費使用者,未來也將陸續開放候補名單用戶申請體驗。
對 Perplexity 而言,推出自家 AI 瀏覽器的目的在於直接接觸使用者,不再受限於主流瀏覽器的支援或流量入口限制。執行長 Aravind Srinivas 早在今年 3 月就曾表示,他開發 AI 瀏覽器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幾乎可處理所有事務的作業系統」,讓 AI 不再受限於特定網站或應用之中。今年 6 月他也曾說,若能成為使用者的預設瀏覽器,將帶來「無限的留存率」,等於為公司創造大量查詢流量。
不過,這類 AI 整合服務其實不少競爭對手也早已有所佈局。The Browser Company 在今年 6 月剛推出名為 Arc's DIA 的 AI 瀏覽器,功能與 Comet 相近。據傳 OpenAI 也正在籌備自家瀏覽器,甚至已開始從 Google Chrome 團隊挖角關鍵成員。
根據 StatCounter 統計,截至 6 月,Google Chrome 仍穩居全球市佔第一,佔比高達 68%,遠遠領先 Apple Safari、Microsoft Edge 和 Firefox 等競品。
Perplexity 創立於 2022 年,憑藉 AI 搜尋爆紅,公司估值也從去年 6 月的 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975 億元)一路飆升至 12 月的 90 億美元(約新台幣 2,925 億元)。有消息指出,該公司正以 1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550 億元)估值籌資 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62.5 億元)。
- 延伸閱讀:Apple 傳出洽談收購 Perplexity AI,或考慮將其搜尋技術整合進 Safari 與 Siri
- 延伸閱讀:Perplexity表示不贊同Google被強制拆分:如果Chrome被OpenAI等公司收購、對網路生態更不利
- 延伸閱讀:ChatGPT search vs. Perplexity AI :AI搜尋引擎功能、使用教學全解析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