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線上遊戲關服就不能玩,還說你買的遊戲沒有擁有權?資深開發者反嗆:那盜版也不算偷竊!

線上遊戲關服就不能玩,還說你買的遊戲沒有擁有權?資深開發者反嗆:那盜版也不算偷竊!

由 YouTube 頻道「Accursed Farms」創作者 Ross Scott 發起的「Stop Killing Games」運動,近期在歐洲遊戲圈掀起廣泛關注。這項運動主張,當遊戲公司打算終止線上服務時,應強制提供無 DRM(數位版權管理)版本或釋出伺服器程式碼,確保玩家即使在官方伺服器關閉後,仍能保有遊玩權利,避免遊戲徹底消失。

這樣的倡議源自過去幾年多起備受爭議的實例,例如:

  • Ubisoft 在 2024 年全面關閉《飆酷車神(The Crew)》伺服器,讓玩家即使花錢購買,也無法再次啟動遊戲;

  • Electronic Arts 發行的《模擬城市 2013》由於過度依賴連線設計,伺服器關閉後幾乎成為無法使用的殘軀;

  • Sony 於 2021 年一度宣布將關閉 PS3、PS Vita 和 PSP 數位商店(雖後來部分撤回),也曾引起類似爭議。

為了改變這種「買了也不能玩」的局面,Ross Scott 透過歐盟官方請願平台發起連署,至今已累積超過百萬人參與,並預定於 7 月 31 日截止。

Notch「補刀」事件掀起話題

不過,獨立遊戲團隊 Pirate Software則在社群上強烈反對這項運動,Pirate Software 創辦人 Jason Thor Hall 曾公開表示,「Stop Killing Games」的訴求「不切實際」,會拖垮小型開發者的財務結構。

他的發言引來網路上熱烈的討論,也意外引來《當個創世神(Minecraft)》創辦人 Markus "Notch" Persson 回應。Notch 轉發該貼文,表示:「如果買遊戲不算購買,那盜版就不算偷竊。」

線上遊戲關服就不能玩,還說你買的遊戲沒有擁有權?資深開發者反嗆:那盜版也不算偷竊!

這番言論迅速在社群平台 X(原 Twitter)引發熱議,短短幾小時內就突破百萬瀏覽次數,#Notch 和 #StopKillingGames 也迅速登上熱門標籤。Notch 更在後續留言中直言 Pirate Software 是「靠關係崛起的幸運兒(nepo baby)」,火藥味十足。

Notch 其實早就站在玩家這邊

事實上,Notch 在這次爭議發生之前,就已多次公開表態支持「Stop Killing Games」的核心主張。他曾於 X 上發文指出:

「不,我當然偏心。我就是不想幫 AAA 大廠撐腰,而是想用對玩家更好的方式與他們競爭。」

他也提到過去的遊戲都讓玩家能架設私服,認為這才是應該回歸的正常做法:

「大家應該自己架設伺服器。以前所有遊戲都是這麼做的。

針對有人質疑這種做法會拖累遊戲公司,他則反問:

「不不……我們的訴求是讓他們停止使用伺服器。」

簡言之,Notch 並不是要強迫廠商無限期提供官方服務,而是主張將控制權回歸玩家手中,讓遊戲在官方停機後仍有生機。

遊戲真的「屬於」玩家嗎?

隨著遊戲產業大幅朝線上化、雲端化與訂閱制發展,玩家對「購買」遊戲這件事的理解也產生質變。過去我們認為買的是一份產品,如今卻更像是在租一份服務——而這份服務隨時可能關閉。

這正是 Notch 發言引起共鳴的原因:「如果我們無法確保買來的遊戲可以長久保留,那我們到底買的是什麼?」

類似《飆酷車神》與《模擬城市》的案例正在變多,讓玩家質疑數位商品的實質擁有權。而這場論戰也讓人再次想起 2012 年歐洲法院「UsedSoft v. Oracle」案的裁決,該案認定:歐盟內的軟體授權具備可轉售性,間接承認數位商品的「物權」地位。

根據 PwC 報告指出,全球遊戲市場年產值約為 1800 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數位銷售。這也意味著玩家投入的錢,大多花在「看似可以擁有,實際卻可能失效」的數位遊戲上。

「Stop Killing Games」運動最終是否能成功推動歐洲立法尚未可知,但這場風波已使「數位保存」與「消費者權益」重新成為公共討論焦點。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