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Google簽署歐盟AI協議卻喊話:這樣真的能管住AI嗎?

Google簽署歐盟AI協議卻喊話:這樣真的能管住AI嗎?

歐盟近年積極立法管理人工智慧技術,其中《人工智慧法案》被視為全球第一個完整的AI法律架構。為輔助法案推動,歐盟同步提出《實踐準則》,希望業界能自願配合強化自律,建立透明、公平與安全的AI應用環境。

Google於近日正式簽署該準則,並對外強調將配合歐盟人工智慧辦公室,確保規則「合理並具回應性」,但也不忘提出保留立場。

Google三大擔憂:監管拖慢AI、傷害商業機密

Google在聲明中提出三項具體疑慮:

  1. 相關規則可能與歐盟著作權法相牴觸

  2. 法案審查程序冗長,恐拖慢開發時程

  3. 對AI模型的開放要求,恐導致商業機密外洩

尤其第三點是目前幾乎所有大型AI開發商的共同焦慮。無論是模型架構還是訓練資料,都是企業的核心資產。一旦被強制公開,可能嚴重影響競爭優勢。

 「鼓勵創新」詮釋權,誰說了算?

Google也特別強調,它支持的是「鼓勵創新」的法規,而非過度管制。此舉也凸顯出一個關鍵問題:未來對於「什麼叫合理監管、什麼叫創新友善」,由誰來定義?

雖然Google願意配合歐盟政策,但從聲明語氣可看出,其實更關心的是在這場AI規範戰中,能否保住話語權。

歐盟AI法案為何這麼受矚目?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最早於2021年提出,經過長時間協商,預計將在2025年正式實施。該法案依風險分級制度管理AI應用,包括禁止某些高風險用途、要求透明資料來源等。這對OpenAI、Google、Meta等科技巨頭而言,不啻於「重新劃遊戲規則」。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