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OpenAI遭聯名公開信質疑「背離非營利初衷」,AI教父、諾貝爾獎得主都出聲了

OpenAI遭聯名公開信質疑「背離非營利初衷」,AI教父、諾貝爾獎得主都出聲了

曾被視為 AI 領域標竿的 OpenAI,如今卻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包含「AI 教父」Yoshua Bengio 與多位人工智慧學者、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學界重量級人物,近日聯名發表公開信,對 OpenAI 的營運模式與承諾變動提出八大質疑,呼籲公司公開說明未來是否仍會堅持其非營利與公益使命。

矛頭直指「公共利益公司」架構 恐淪追逐獲利的遮羞布?

公開信指出,OpenAI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一直強調非營利性質與「避免人工智慧被濫用」的願景。但自從 2019 年成立 for-profit 子公司、2023 年又發生 Altman 短暫遭董事會開除等爭議後,外界對其治理透明度與核心價值愈發質疑。

近期 OpenAI 傳出將進一步轉型為「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公共利益公司)架構,雖名義上兼顧商業與公益,但外界擔憂實際效果恐反而削弱初衷保障措施,例如利潤上限機制與非營利董事會監督

OpenAI遭聯名公開信質疑「背離非營利初衷」,AI教父、諾貝爾獎得主都出聲了

聯名信列出八大關鍵問題,要求公開說明

這封公開信具名連署者多為 AI 安全與倫理領域知名學者,列出以下八項關鍵問題,要求 OpenAI 進行說明:

  1. 是否仍將慈善使命擺在優先順位?

  2. 是否將保留非營利董事會的最終控制權?

  3. 是否願意公布現有的營運協議與章程?

  4. 是否願意揭露未來超額利潤如何分配?

  5. 是否會對關鍵技術變更進行事前外部審查?

  6. 是否會建立更具獨立性的內部審查機制?

  7. 是否會公開歷來的重大決策與內部爭議?

  8. 是否會公開回應外界提出的倫理與安全疑慮?

信中指出,OpenAI 多次未履行其對外承諾、壓制內部質疑聲音、甚至違背其強調的安全與透明原則,因此有必要向社會交代清楚。

OpenAI 尚未正式回應 信任赤字持續擴大

截至目前為止,OpenAI 尚未對這封公開信做出回應。儘管外界對 ChatGPT 與其他生成式 AI 工具的商業潛力感到期待,但也有愈來愈多專家擔憂,一旦營運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恐怕與原先強調的「利他、穩健、安全」使命背道而馳

這場由學界發起的信任追問,或許也將成為全球 AI 發展進入「規範與治理」時代的重要轉捩點。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damiangross
1.  damiangross (發表於 2025年9月04日 12:01)
It is not just the scenario and visual style of space waves that make it appealing, but also the fact that the game continuously tests the player's reflexes, which is another reason why it is so appealing.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