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科技巨頭 Meta 近日再度捲入 AI 侵權風波。根據最新訴訟文件顯示,Meta 被指控自 2018 年起,明知故犯地從盜版來源下載並使用超過 2,396 部具版權保護的成人影片,將其用於訓練旗下多款 AI 模型,索賠金額高達 3.59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5 億元)。
使用 BitTorrent 加速下載,還疑似主動「播種」
起訴方指出,Meta 不僅透過 BitTorrent 技術從非法來源下載影片,甚至還刻意透過「種子」(seeding)方式再次傳播,以利用演算法加快下載速度,更快取得大量資料。原告認為,這顯示 Meta 的行為並非疏忽,而是帶有主觀故意。
值得注意的是,Meta 本可選擇透過合法授權管道購買內容,或修改下載工具避免二次分享,但公司並未這麼做,反而長期依賴盜版影片充當 AI 訓練素材。
涉案模型包含影片生成與語言大模型
文件中提及,涉案訓練對象包含 「Meta Movie Gen」影片生成模型 以及 「LLaMA」語言大模型 等產品。若指控屬實,意味著 Meta 的生成式 AI 部分能力,建立在大規模未授權內容的基礎上。
這也讓外界聯想到先前已有作家與新聞媒體起訴 Meta,指控其未經同意使用作品訓練 AI 模型,當時 Meta 也承認曾透過盜版來源取得部分資料。
原告 Strike 3 首次瞄準大型科技公司
本案原告之一 Strike 3,長期是美國最活躍的版權維權公司之一,過去多半針對個人盜版用戶提告,這是他們首次將訴訟矛頭指向大型科技公司。這一舉動被視為 AI 與版權衝突升級的重要案例。
截至目前,Meta 尚未對這起訴訟公開回應。
背景與影響
AI 模型需要龐大的數據來訓練,近年來多家科技公司都因「未經授權使用受版權保護內容」而面臨集體訴訟。若法院認定 Meta 的行為確屬侵權,不僅可能面臨鉅額賠償,更會對 AI 產業的資料來源合法性提出嚴峻挑戰。
這起官司或將成為「AI 版權之戰」的新指標案例,也會牽動其他科技巨頭在資料使用上的策略調整。
- 延伸閱讀:Meta AI 首席科學家建議:未來 AI 要內建「服從人類」與「情感理解」,才能確保安全共存
- 延伸閱讀:Meta 首款內建顯示幕的智慧眼鏡可能 9 月登場,預計售價超過台幣26,000元
- 延伸閱讀:Meta 砸重金搶 AI 人才真的划算?吳恩達:年薪上億是硬體成本推高的結果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