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過去我們使用 ChatGPT,多半停留在「問與答」的層次,像是寫文章、整理重點、畫圖、或生成一段內容,但你是否曾想過,有沒有可能 AI 不只協助思考,而是能真正幫你「動手做事」?如今,AI 已經跨出了這一步。隨著「ChatGPT Agent 代理模式」登場,你只要下一個指令,它就能自動搜尋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整理試算表,甚至替你排定行程、製作簡報,宛如擁有一名隨身的數位秘書。

 

 

今年,Manus AI 和 ChatGPT Agent 等 AI 代理工具相繼出現,不僅意味著「AI Agent 元年」正式到來,也代表由 AI 代勞的工作型態逐漸成為日常。有鑑於此,本期特別企劃將帶你深入了解 ChatGPTAgent 的核心特色、能做到什麼事,以及它與其他 AI Agent(例如 Manus AI)的不同,並告訴你在開始使用前,必須注意的細節與限制,讓你真正掌握這場 AI 工作的新浪潮。

ChatGPT Agent 模式是什麼?

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之快,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從早期單純的聊天機器人,到能生成文章、圖片與程式碼的多模態模型,如今 AI 正在逐步邁向「可以自主思考與行動」的全新時代。而這個新階段的代表,除了上期介紹過的 Manus AI 和知名的 GenSpark 之外,再來就是 7 月底甫登場的 ChatGPT Agent 代理程式模式。

ChatGPT Agent 模式的核心概念

那麼,究竟 ChatGPT Agent 是什麼?簡單來說,如果過去的 ChatGPT 像是一位隨叫隨到的智慧助理,那麼在 Agent 模式下,它更像是一名「數位員工」,不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能夠自動規劃、選擇工具並親自執行任務。換句話說,你只需要一句話,它就能自己安排步驟,把事情從頭到尾完成,過程中甚至會模擬人在電腦前的操作。若更深入的解釋,ChatGPT Agent 其實是源自於 OpenAI 旗下兩個既有產品的結合— Operator 與 Deep Research,前者能操作虛擬電腦,像真人一樣打開瀏覽器、搜尋航班、網購下單,甚至處理日程規劃的工具;後者則是專注於深度調研,能同時搜尋數十到上百個網站,在十多分鐘內就彙整成一份結構完整、品質不俗的研究報告。這兩者雖然各自強大,但也有缺陷,譬如 Operator 通常難以應付長篇複雜的資料,而 Deep Research 雖能搜尋龐大資訊,卻不具備操作能力。因此,當兩者合而為一,並再加入程式碼執行與影像生成等額外功能時,一個能搜尋、能操作、能創作的 ChatGPT Agent 模式便誕生了。

與 Manus AI 差異之處

目前市場上也有其它 AI Agent 服務,其中最常被拿來比較的就是 Manus AI,兩者雖然同樣定位在「智慧代理人」,但設計哲學截然不同。ChatGPT Agent 比較像一位可以隨時與你互動的夥伴,當你交派任務,例如請它分析競品市場,它會一邊搜尋一邊把過程呈現出來,你可以隨時修正或補充需求,具備高度靈活性,以及與 Google Drive、行事曆、Gmail 等常用工具的整合能力,非常適合需要來回討論、逐步完善的工作流程。相較之下,Manus AI 的自主性更高,它一開始就被設計成能「獨立作業」的通用型 AI 代理,基本上你只需要給它最終目標,例如「幫我做一份完整的投資市場研究簡報」,它便會主動拆解步驟、決定順序、整合所需工具,並在視窗中進行搜尋、調查與整理流程,最後自動執行、交付一份結構完整且排版精美的成果。兩者雖然都能自動執行任務,但單就分析成果來說,Manus AI 在內容的結構化表達與成品品質上略勝一籌,不過,考量到 ChatGPT Agent 剛推出不久,仍處於快速迭代與更新的階段,未來隨著更多工具的整合與功能的優化,相信差距也會逐漸縮小。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使用前該知道的事

ChatGPT Agent 代理程式模式問世後,等於替 AI 助手開啟了新的一頁,讓它不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真正能代你動手做事。無論是整理龐雜的資料、規劃行程安排,還是自動生成完整的報告與簡報,都讓人彷彿多了一位「數位員工」或「虛擬秘書」。不過,在使用這項功能之前,仍有幾個重點是你必須先了解的。

ChatGPT Agent 的四大應用

現階段 Agent 代理模式已整合進 ChatGPT 介面中,其能涵蓋的使用場景相當廣泛,從資訊搜尋到任務自動化都包含在內。綜合目前的應用範例,可以歸納出 ChatGPT Agent 的四大核心功能模組,首先,最直觀的應用就是「資料蒐集與研究」,假設你想瞭解某地區的房地產市場,過去你可能要自己打開無數網站、比對各種數據,如今只要一個指令,它就能替你完成所有工作,還會附上完整的報告與分析,事半功倍大幅減少作業時間;除了找資料,它還能直接幫你「執行操作」,例如幫你搜尋並預訂最便宜的航班機票,或是直接在電商網站下單,只要下達一句「幫我訂下週去東京的機票」,Agent 就會自動打開瀏覽器、比較票價、完成下單,完全模擬真人的操作流程;再來是工作場景中,Agent 則能進行龐大的「資料數據處理與表格生成」,把雜亂的資訊轉換成清楚的表格,或進一步進行分析,協助製作出視覺化的結果,讓你在面對龐大資料時能更快掌握重點;最後,Agent 也能化身「內容生產力工具」,不僅能寫文章、產出圖片,還能直接根據研究結果生成簡報,包括排版、重點摘要與圖表,換句話說,從蒐集資料到輸出成果,Agent 都可以一條龍完成,減少繁瑣的中間步驟。

ChatGPT Agent 模式還提供現成的使用場景與提示詞模板,涵蓋研究報告、訂機票與飯店、數據整理到簡報製作等多種任務,讓使用者一鍵就能啟動 AI 代辦工作。

收費方式與使用門檻

目前 ChatGPT Agent 並非全面開放,而是僅提供給 ChatGPT Plus、Team 以及 Enterprise 的付費用戶使用,因此,一般免費帳號無法直接體驗,需要至少升級到 Plus 方案才能解鎖使用,其中,Pro 使用者每月訊息使用上限為 400 則,其他付費套餐使用者每月訊息使用上限為 40 則,在考慮是否升級之前,使用者需要先評估自己對 Agent 模式的依賴程度,以及是否真的需要長時間、大量使用這項功能。

ChatGPT Agent 適合你嗎?

由於 ChatGPT Agent 目前無法免費使用,相信很多讀者會疑惑,究竟這項工具適不適合自己?首先筆者認為,ChatGPT Agent 對於自媒體經營者、部落客或社群小編會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它能幫忙自動整理熱門話題、生成貼文建議,甚至將素材自動分類進 Notion,大幅縮短內容產出的時間;再者,創業者與小型團隊同樣適合,對預算有限、缺乏人力的團隊來說,Agent 就像一名「實習生」,能協助整理報表、撰寫合約摘要,甚至自動回覆客戶詢問;另外,自由工作者或自學者也能藉由 Agent 來優化工作流程,例如它能依照學習目標規劃每日進度,或協助設計師、顧問整理專案資料,讓工作更有效率。至於對懂得 API 或自動化工具的開發者而言,Agent 更是能被客製化,成為快速開發原型或自動化流程的強力後盾。不過要注意的是,也並非所有情境都適合使用,例如需要極高精準度的財報或醫療報告,Agent 仍不足以完全取代專業審核;同樣地,涉及大量人際互動或高度感性的創作,如詩詞、劇本,AI 也難以捕捉人類細膩的情感,最多只能作為輔助,而不適合全權處理。

ChatGPT Agent 雖採付費使用, 但對創作者、小型團隊與自由工作者而言,是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它能協助整理資料、產出內容並優化流程;然而在財報、醫療等高精準需求,或涉及高度情感的任務上,仍難以完全取代人工。

研究分析:縮短繁瑣的調研流程,專業判斷需人工補強

目前 Agent 模式已整合進 ChatGPT 中,只需在工具選單中啟用「代理程式模式」後,便會出現一系列可套用的任務範例,其中就包含最常用的「研究與分析報告」,不論是學術探討、金融市場分析、新知探索,或是針對 YouTube 頻道經營的成效比較,它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資料蒐集與整理,並生成結構清晰的報告,讓原本需要耗費數小時甚至數天的人工作業,縮短成短短二、三十分鐘完成。不僅如此,Agent 還會在虛擬電腦環境中自動操作,你能即時看到它打開網頁、搜尋資料、點擊連結,再把資訊整理成重點摘要。不過 Agent 功能僅適合做初步研究或快速整理,在資料完整性與深度上仍有侷限。

步驟 1:第一步,ChatGPT Plus 以上的付費用戶,登入後於主畫面中的對話框點擊「+」,接著選擇「代理程式模式」。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2:下一步, 輸入任務描述, 這裡以「3 C 科技 YouTube 頻道研究」為例,並附上自身頻道連結作為對比依據,並按下「送出」。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3:這時 Agent 會立即回覆操作計畫,有時也會向用戶確認進一步的訊息,例如研究範圍與時間區間,回覆後,Agent 會再自動開始搜尋與整理資料。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4:整個作業時間約 36 分鐘,完成的初步報告會以表格形式列出頻道基本數據,包含訂閱數、影片數與總觀看數、主要內容/受眾、推測的變現途徑等資訊。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5:最後也進一步生成比較報告,針對訂閱數、觀看量、內容定位與變現模式進行分析,方便使用者快速掌握競品優勢與差異。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簡報製作:一鍵完成省時方便,但排版設計要後製微調

對多數人來說,製作簡報是一件既花時間又燒腦的工作,從蒐集資料、歸納重點,到排版設計與美感調整,往往要花上好幾天才能完成,這時不妨善用 ChatGPT Agent!筆者嘗試讓 ChatGPT Agent 根據《原子習慣》這本書生成一份「100 天習慣養成」的簡報,全程僅花了約 15 分鐘就完成,內容結構清楚,甚至還幫你預測在過程中會遇到的挫折與放棄時刻,從成品來看,內容完成度頗高,不過,整體排版設計略顯過時,乍看下偏向傳統的簡報範本,如果對設計要求不高,簡單修改字體、顏色即可直接使用;但若在意美感,可能仍需要借助像 Gamma 這類簡報美化工具,將草稿進一步修飾。

步驟 1:第一步, 在 ChatGPT 工具選單中選擇「代理程式模式」。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2:接著在對話框中輸入需求,例如請它依據《原子習慣》生成一份養成計畫簡報,按下「送出」後,即可開始執行任務。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3:這時 Agent 便會開始從網路蒐集相關資料,並顯示即時進度,確保內容來源透明,讓使用者能隨時掌握分析過程。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4:短短十多分鐘後,ChatGPT Agent 就生成了一份結構完整的簡報草稿,涵蓋書中重點與實際應用方法,點擊簡報區塊右上角的「放大」圖示即可檢視。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5:完成的簡報初稿雖然內容完整,但版型較傳統,設計感不足。若追求美觀,仍可將該簡報「下載」後,再搭配 Gamma 等工具進一步美化。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訂票點餐:適合探索餐廳、查詢場次,關鍵資訊仍需自行把關

目前 ChatGPT Agent 除了可以幫你做簡報、分析資料,還能請它代訂電影票或點餐,以訂餐為例,它能串連 Uber Eats,幫你搜尋餐廳、挑選餐點,甚至把品項加到購物車,讓你省去一再滑動選單的麻煩。不過因應安全性考量,當碰到需要下單、付款或登入會員資料等步驟,依舊需要你確認與授權,避免 AI 在選單過程中做出與你期望不同的決定。從體驗角度而言,如果你只是想快速叫一份已經熟悉的餐點,理論上自己在 Uber Eats 下單的效率更高,但如果你打算探索新餐廳或比較不同菜色,讓 Agent 幫忙搜尋與整理選項,會是一個蠻不錯的輔助方式。

步驟 1:首先在 ChatGPT 主頁中點選「+」按鈕,接著同樣選擇「代理程式模型」,並鍵入指令,例如「幫我訂購 Uber Eats 上的餐點」,按下「送出」按鍵。

 

步驟 2:接著 Agent 瀏覽器會搜尋進入 Uber Eats 網頁版,由於訂餐作業需要先登入會員,因此,這時 Agent 需要你接管「登入」作業。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3:下一步會跳出 ChatGPT 相關聲明,按下「我了解」,即可輸入 Uber Eats 帳號、簡訊驗證碼、密碼,登入成功按下「結束控制」,交由 Agent 代勞訂餐。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4:假設你有明確想吃的拉麵店和拉麵口味,過程中也可以隨時於輸入框中下達指令,並按下「送出」按鍵。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5:Agent 接收到新指令後會更改原訂單,將指定店家和餐點加入購物車,並詢問「是否要一鍵下單」,若無誤則輸入「確認下單」與相關付款資訊即完成訂餐。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串連 Google 工具:便利與限制並存的數位助理體驗

ChatGPT Agent 的強大之處,不僅在於能夠完成研究報告或自動化操作,更在於它能與我們日常最常用的 Google 工具進行串連,像是 Google 雲端硬碟、Gmail 與 Google 行事曆等,讓它進入你的工作流程,替你處理郵件、規劃日程,甚至直接將行程加入日曆。以 Gmail 為例,透過 Agent 連結帳號後,它可以幫你篩選郵件、分析內容,甚至根據需求整理出待辦清單,讓郵件管理變得更加高效。而在 Google 行事曆的應用上,則能依據你的需求排定會議或活動,並生成一份行程建議,再交由你確認後自動新增行程至行事曆。實際使用下來,確實能快速完成原本需要逐一輸入的繁瑣工作,但每次操作仍需使用者登入 Google 帳號,在使用體驗上稍顯「多了一步」,不過以安全角度來看,這部分確實也避免了 AI 直接取得過多敏感資訊。

步驟 1:首先,若要在 ChatGPT 中串連 Google 工具,第一步需在主畫面左側選單底部,點入「大頭貼」後,選擇「設定」選項。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2:接著,進入「連接器」設定頁面後,可以看到可用的各種外部服務,包括 Gmail、Google 行事曆等,可選擇所要串連的工具。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3:這裡點選 Google 行事曆後,會進入詳細資訊頁面,選擇進行「連線」設定。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4:下一步系統會跳出授權畫面,提醒使用者需重新導向至 Google 登入頁面進行確認,並說明隱私與資料安全的保障,選擇「繼續 Google 行事曆」。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5:再來,選擇要用於串連的 Google 帳號,登入後 ChatGPT Agent 才能讀取並操作對應的 Gmail 或行事曆內容。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6:完成授權後,回到主頁面新增聊天,輸入指令、選擇「代理程式」,並點擊資料來源選項,將「Google 行事曆」開啟,最後按下「送出」。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7:ChatGPT Agent 便會根據輸入的需求,自動生成當日完整行程,並準備將排程寫入 Google 行事曆。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8:假設你尚未完成登入,系統會提醒需先在 Google 頁面輸入帳號密碼,才能正式建立行程,按下「登入」選項,並在跳出的視窗中完成登入作業。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9:完成後,Agent 會詢問是否要將規劃好的行程新增至 Google 行事曆,這裡需在輸入框中回覆「是」並送出。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步驟 10:如此一來, 系統便會將所有行程項目依序加入 Google 行事曆,達成 ChatGPT Agent 與 Google 工具的整合應用。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ChatGPT Agent實測:資料蒐集、簡報製作、訂票點餐全包辦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Shaoyun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前產業情報誌作者,主要負責耳機、音響、家電、智慧家居、按摩椅、電商、電子閱讀器等領域評測報導,並有軟體相關教學。在T客邦影新聞Youtube頻道負責影音主持。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