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近期宣布,Xbox Game Pass 訂閱服務將進行重大調整,改為「基本版」、「高級版」與「終極版」三種方案。價格方面,基本版為每月 9.99 美元(約新台幣 NT$324)、高級版為每月 14.99 美元(約新台幣 NT$486),而原本終極版 19.99 美元,則直接漲至 29.99 美元(約新台幣 NT$973)。
IGN 主編 Ryan McCaffrey 今日撰文批評此舉,標題寫道:「這一代 Xbox 恐將因為貪婪而被記住,Microsoft 又回到了 Micro$oft。」
他指出,雖然 XGP 訂閱服務本身爭議不小,無論是玩家或開發者都有不同聲音,但對訂閱用戶來說,其實過去的 CP 值是相當高的。許多第一方與話題遊戲都會首發加入,讓玩家用相對低廉的月費就能玩到眾多大作。
不過,現在微軟已連續第三年調漲 XGP 價格。要想遊玩所有首發新作,現在每月要付出 30 美元,而就在 14 個月前,同樣等級的方案只要 17 美元。漲幅之快、之大,令人咋舌。
不僅如此,微軟也悄悄二度調漲 Xbox 主機的售價,目前頂規的 Xbox Series X 要價高達 800 美元(約 NT$25,980)。更誇張的是與華碩合作推出的掌機 ROG Xbox Ally X,定價更達到 999 美元(約 NT$45,830)!
目前看來,唯一沒漲價的,可能只剩第一方遊戲,但其實微軟也曾試圖調高價格,例如《天外世界2》原本宣布將以 80 美元推出,結果因引發強烈反彈而取消。
雖然索尼與任天堂在某些層面也難稱完美,而市場與經濟不確定性確實存在,但 McCaffrey 強調,微軟畢竟是市值將近 4 兆美元的公司。一邊砸下超過 800 億美元大舉收購遊戲工作室與發行商,另一邊卻持續裁員、壓縮開發資源,這些操作不可能不引起反彈。
他感嘆,現在的遊戲環境,反而對新玩家越來越不友善。按理說,主機平台進入中後期,應該是主機變便宜、遊戲數量和品質變多、整體體驗越來越佳的階段。結果 Xbox 團隊卻給人一種「把玩家當提款機」的感覺,尤其在全球物價飆漲的此刻,更顯得冷血。
他總結道,這一代 Xbox 還沒結束,但他幾乎可以確定,它最終會被記住的是微軟的「貪婪」:兩次主機漲價、三次 Game Pass 調價、一次軟體價格調漲(可能還不止),以及數以萬計的裁員與工作室關閉。
這就像寓言《猴爪》的現代版本 —— 我們許願想要更多優質的第一方遊戲,而 2026 年的陣容看似夢幻,但這一切的代價卻讓人無言。問題不在於玩家,而在於微軟的選擇。
- 延伸閱讀:前 PlayStation 高層再批 Xbox Game Pass等遊戲訂閱制:讓開發商變薪水奴隸
- 延伸閱讀:傳微軟為了將第三方遊戲帶到Xbox Game Pass上來,每年要花10億美元
- 延伸閱讀:分析師估計明年Xbox Game Pass由於暴雪第一方遊戲助攻,營收將達到55億美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