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 AI 算力需求暴增,美國電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馬斯克近日在 X(原 Twitter)上提出一項具體解方:透過大規模部署工業級電池儲能系統,夜間儲電、白天供電,不僅能減緩電力緊繃的狀況,甚至可望讓美國的整體發電效能翻倍。
他指出,美國電網雖具備約 1 兆瓦(1TW)的穩定供電能力,但實際日常用電平均僅為 0.5 兆瓦(0.5TW)。「讓發電廠在夜間持續運轉、幫電池充電,白天再放電給 AI 使用,」馬斯克強調,這種作法將有效放大整體供電量。
這項言論出現在市場對 AI 數據中心耗電劇增、引爆能源危機的擔憂聲中。根據華泰證券分析,2025 到 2026 年期間,美國本土 AI 數據中心每年恐將新增 6 至 13 吉瓦的用電需求,讓高峰用電增幅達到歷史平均的四倍之多。
儲能系統成為短期救援關鍵
在核能或燃氣等傳統電源無法及時補足的情況下,電池儲能系統的快速部署成為市場焦點。資料指出,目前美國仍面臨約 11 至 20 吉瓦的電力缺口,若不即刻採取行動,預估到 2026 年底甚至可能擴大到 27 吉瓦。
傳統電廠建設通常需時數年,核電更動輒十年,根本來不及應對當前 AI 世代爆發所帶來的電力衝擊。相較之下,電化學儲能系統部署速度快、彈性高,只需約一年至一年半就能上線投入使用。
華泰證券預估,為了彌補缺口,美國未來兩年需新增 110 至 205 吉瓦時的儲能裝機容量,這代表比 2024 年的 37 吉瓦時大幅成長,每年至少成長 50% 以上,對整體產業鏈來說將帶來可觀機會,包括電池模組、系統整合商、備用電源設備業者等。
馬斯克方案反映能源轉型方向
馬斯克這次公開建議使用「夜間充電、白天放電」的模式,雖然不是全新概念,但當由他拋出時,勢必再度引發市場關注,並對儲能產業產生指標性影響。
隨著 AI 技術擴張牽動整體能源布局,儲能技術與基礎建設的地位將越來越關鍵。未來,若美國聯準會開始降息,相關專案的投資報酬率還可能進一步提升,讓儲能與光電項目形成「雙利好」效應。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