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護創作者的個人形象與品牌資產,YouTube 正式宣布擴大推出其「AI 肖像偵測」(Likeness Detection) 工具。這項功能最初在今年九月的「Made on YouTube」活動中預告,旨在幫助創作者輕鬆偵測、管理,並要求移除未經授權使用其臉部肖像透過 AI 變造或生成的影片,為創作者在 AI 時代提供關鍵的身分保障。
負責任地運用 AI 技術
隨著 AI 生成影音與深偽技術日益成熟,創作者的「臉孔」或「聲音」成為具價值的創作與商業資產,同時也面臨被他人未經授權使用的風險。YouTube 表示,該平台目標為「以負責任方式,建構讓人類創造力獲得賦能的 AI 技術」,其中也包括「保護創作者及其事業」。
透過這項新工具,創作者可以更主動得監控自己在平台上的「肖像」使用情況:包括是否被用於 AI 生成影片,是否被用作虛假代言或誤導觀眾。若偵測到可疑內容,創作者可透過 YouTube 已有的「隱私權申訴」流程提出移除請求。
移除請求與審核標準
符合資格的創作者只需前往 YouTube 工作室的「內容偵測」分頁,進入「肖像及聲音」標籤即可啟用「AI 肖像偵測」功能。首先需要同意 YouTube 使用生物辨識技術進行搜尋,並透過一個包含上傳政府核發的身份證件及錄製簡短自拍影片的 Google 身分驗證流程來確認身分,整個驗證程序預計在五天內完成。
驗證成功後,系統將開始掃描平台,若偵測到疑似使用 AI 變造或生成肖像的影片,會顯示在工具介面中。創作者可以審查這些比對結果,並決定採取行動:依據 YouTube 的隱私權或著作權政策發起「內容移除要求」,或選擇「封存」該影片。若要停止使用,也隨時可撤回同意,系統將停止搜尋。
目前,「AI 肖像偵測」工具為 Beta 階段,最初透過與 Creative Artists Agency(CAA)等機構合作,先行測試部分知名創作者,再逐步擴展至所有符合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資格者。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