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的人工智慧部門近期掀起一場「史上最劇烈」的內部地震。新上任不到三個月的 AI 負責人 Alexandr Wang(汪滔)揮下大刀,宣布裁員約 600 人,重創基礎研究單位 FAIR,就連業界頂尖的華人研究員 田淵棟 也在名單之中。這場行動讓外界震驚:Meta 是在自毀長城,還是準備重新洗牌、迎接「AI 超級智能時代」?
為何動刀?Llama 4 表現不如預期
根據前 Meta AI 團隊成員向《矽谷觀察》透露,這波裁員的導火線正是 Llama 4。這款 Meta 主打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原本被視為 OpenAI 的強勁對手,但在今年 4 月推出後,表現卻遠遜於中國團隊 DeepSeek V3,在推理與長文本能力上全面落後。
知情人士指出,Meta 高層因此出現嚴重「危機感」,祖克伯決定徹底改革,從外部引入能「實戰帶隊」的強勢領導人 —— 也就是剛被挖角來的 汪滔。他同時是資料標註公司 Scale AI 的創辦人兼前 CEO,被視為 AI 商業化落地的高手。
汪滔接手後:重組、裁員、再造
自 6 月加盟 Meta 以來,汪滔先以 148 億美元投資 Scale AI 的方式進場,並將 Meta 的 AI 結構全面整併為「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AI Superintelligence Lab)」。 他主導成立新團隊 TBD Lab,負責下一代基礎模型開發(包括 Llama 系列迭代),同時從 OpenAI、Google、Apple 高薪挖角頂尖研究員,打造一支「菁英 AI 特戰隊」,平均薪資遠高於舊有部門。
然而,這也引發內部不滿:新團隊快速擴編,舊部門被邊緣化。當汪滔開始推動裁員時,FAIR 研究團隊首當其衝,近三分之二人員被裁。據加州法規,被資遣員工將獲兩個月薪資與合同期補償。
基礎研究被犧牲,AI 教父或將出走
這次組織重整最大的爭議,落在 AI 三巨頭之一、圖靈獎得主楊立昆(Yann LeCun) 身上。FAIR(Meta AI 研究院)原為他與祖克伯於 2013 年共同創立,十多年來在 AI 理論與架構上貢獻巨大。如今 FAIR 被併入汪滔主導的實驗室,實質上已失去獨立性。
據傳楊立昆對此極度不滿,正考慮離開 Meta,籌組自己的開源 AI 團隊。有 FAIR 員工坦言:「他為 AI 領域奉獻一生,卻在商業浪潮中被邊緣化,這令人難過。」
田淵棟被裁,同行紛紛搶人
最受矚目的被裁名單之一是 FAIR 華人研究總監 田淵棟。他是強化學習與大語言模型領域的權威人物,帶領團隊研發的 DarkForestGo、OpenGo 早於 AlphaGo 問世,曾連勝韓國多位職業棋士。
田淵棟證實裁員消息後,在 X(前 Twitter)上發文:「對問題負責的人,並不是被裁掉的人。」語氣意味深長。貼文一出,OpenAI、xAI 等公司高層紛紛留言邀請加入,瞬間變成一場「線上挖角會」。
祖克伯的賭局:加速商業化,犧牲長遠研究
多位業內觀察人士指出,Meta 的戰略已明確轉向:從「研究導向」變為「產品導向」。在 AI 軍備競賽白熱化的當下,祖克伯選擇押注能快速落地的 AI 模型與工具,而非十年後才可能見效的基礎研究。
對 Meta 來說,Llama 4 的失利是一記警鐘,也讓公司意識到:速度、整合與執行力 才是能與 DeepSeek、OpenAI 競爭的關鍵。只是這場改革的代價——可能是一整代 Meta AI 科學家的流失。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