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於今日正式在台北市啟用全新的辦公空間,將專注於加速 AI 基礎建設的發展,新辦公室整合了硬體工程、軟體工程以及供應鏈團隊,共有數百位員工進駐,目前已成為 Google 在美國總部之外,規模最大的 AI 基礎建設硬體研發工程團隊據點。
Google 在台灣各地的部門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 40 個國家的人才,與台灣本地專家共同進行產品開發,由於台灣擁有成熟的產業環境,從產品設計、工程研發、製造到部署等各個環節,皆能在數小時的車程範圍內完成,Google 說明,這種結合軟硬體研發與供應鏈專業的運作模式,有助於團隊縮短開發週期,並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全新 Google Cloud 辦公室,在空間規劃上以促進協作與交流為導向,建築內部設計融入了台灣在地的自然與人文元素,例如採用貫穿建築的鐵道意象,作為連結不同團隊的視覺象徵;各會議室則以台灣知名地標命名,反映在地連結。辦公空間內部設有多種用途的設施,包含協作空間以及獨立工作區域。其中的核心設施為十餘座專業實驗室,提供工程與供應鏈團隊使用。在研發產品正式部署至 Google 全球各地的資料中心與 AI 基礎建設之前,團隊會先在這些實驗室中進行測試、檢驗與調整。

在環境永續方面,該辦公室與開發商合作,將永續概念納入設計與營運規劃,根據預估,新辦公室將能降低 12% 的年度能源消耗,並減少 46% 的用水量,此外,在營建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有 73% 已進行回收處理,避免進入垃圾掩埋場。

此辦公室的啟用也反映了 Google 對台灣數位基礎建設的投資歷程。自 2013 年在彰化啟用亞太區首座資料中心以來,Google 持續與其他企業合作,投資多條在台灣登陸的國際海底電纜。在能源管理部分,除了提升資料中心的用水效率外,Google 也在台灣投資多元的潔淨能源項目,涵蓋離岸風電、太陽能與地熱發電等領域。

除了硬體設施的建置,Google 亦長期投入 AI 人才培育與學術交流。自 2018 年起,每年舉辦 AI 學術論壇,並贊助多項大學研究計畫,其中包括 5 項針對雲端運算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研究。今年則透過「點亮 Gemini」計畫,協助超過十萬名學生、教師、開發者及社會大眾提升 AI 相關素養。

未來,這個位於台北的 AI 基礎建設研發中心所開發及測試的技術,將會部署至 Google 全球的資料中心與 AI 基礎設施。這些技術將作為 Google 搜尋、YouTube 以及 Gemini 等應用的後端支援,維持各項服務的日常運作。新辦公室的啟用,標誌著台灣團隊在 Google 全球產品與服務體系中的運作現況,以及持續參與全球技術研發的角色。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