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岩田聰留給任天堂的 4 道難題

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岩田聰留給任天堂的 4 道難題

任天堂社長岩田聰在本月11日過世,消息一出,震撼了全球產業人士和玩家。2002年,岩田聰從前任社長山內溥手中接下領導權,在這13年中,他一路帶領任天堂走向事業巔峰,又見它因智慧手機普及而逐漸衰落。直到今年,任天堂公布上一個會計年度數字,終於暫時中止連三年虧損,營運狀況看見一絲曙光。但是岩田聰的驟逝不僅讓眾人惋惜,也給正值轉型之際的任天堂留下4道難題。

難題一:誰來接班?

岩田聰逝世,首先面臨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接班人選。根據任天堂本周發表的公告,近期會由竹田玄洋和宮本茂這兩位具代表權的專務董事暫時代理社長業務,真正的接班者則尚未確定。路線一硬一軟的兩人,分別代表著任天堂過去的成就。但是面臨關鍵時期的任天堂如果想要重返榮耀,下一任社長顯得格外重要。

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岩田聰留給任天堂的 4 道難題

▲任天堂社長岩田聰與兩位可能接班人選竹田玄洋、宮本茂。圖片來源:任天堂。

竹田玄洋出生於1949年,今年66歲。1972年加入任天堂的他,曾經主導N64遊戲機和熱賣產品Wii,是任天堂硬體開發的代表人物,不過他在早期其實也參與過軟體開發。和宮本茂相比,竹田玄洋較少對外,但是本周任天堂發布岩田聰逝世消息時,新聞稿上卻只列出他的名字。而1952年出生、今年63歲的宮本茂則是任天堂軟體第一人。被稱為「瑪利歐之父」的他,不僅主導開發瑪利歐系列(Mario)和薩爾達傳說系列(The Legend of Zelda),1984年任天堂成立新的研發部門時,前任社長山內溥還指定由他接管部門。

如果從未來的發展性來看,外界一般都押注在軟體路線的宮本茂身上,《華爾街日報》也看好宮本茂,認為他最有可能坐上社長寶座。不過,《日本經濟新聞》也分析,宮本茂雖然是「天才型創作者」,長期領導任天堂的遊戲軟體開發,但是他的能力是否能對應到企業經營又是另一個問題。

那麼,年紀較長的竹田玄洋有可能出線嗎?對此《日本經濟新聞》也指出,竹田玄洋過去雖然主導硬體設計,但幾乎沒有參與整體企業策略的經驗。 這也暴露了任天堂沒有提早培養接班人,因此才會在岩田聰逝世後,陷入群龍無首的窘境。相較之下,前任社長山內溥早在2002年就看出岩田聰在企業管理的天分,破例任命沒有太多管理經驗的岩田聰接下領導權(任天堂自1889年創立以來一直是家族企業),自己轉任顧問職。

難題二:手機遊戲市場怎麼闖?

一直以來,任天堂都堅持不踏入手機遊戲。但是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切入手機遊戲市場已經勢在必行。 今年3月,岩田聰不顧社內反對聲浪,宣布與行動遊戲開發公司DeNA合作,要將現有Wii U和3DS遊戲從遊戲機放到行動裝置上。當時,岩田聰表示,任天堂的目標是將行動遊戲做為橋樑,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遊戲機。到了今年6月,任天堂宣布推出《Poketoru》神奇寶貝方塊遊戲手機版,不論是iOS和Andoird用戶都能玩,這也是首款以任天堂3DS遊戲為基礎所設計的手機遊戲。不過《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在岩田聰過世後,與DeNA合作開發手機遊戲一事未來在任天堂社內是否還是同等重要,目前看來還是未知數。

難題三:健康領域會是一條路?

去年10月底,任天堂宣布將和美國醫療器材開發商合作睡眠感測器,產品計畫在2015年開賣,並且估計在2016年獲益。任天堂表示,這款感測器是不用配戴在身上的「非穿戴型裝置」,睡覺時只需要放在床鋪旁就可以測量心跳。收集到數據後,再傳送到雲端伺服器進一步分析。

之所以進軍新事業,主要還是為了盡快從Wii U的銷售困境中爬起。根據《日本經濟新聞》,Wii U全球銷售數量約為1,000萬台,但是索尼PS 4的銷售量卻已經超過2,000萬台。此外,任天堂也急著拓展遊戲玩家以外的新客層,尤其是與健康醫療最相關、含金量最高的銀髮族群。

今年初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岩田聰強調「任天堂沒必要執著於遊戲機」,也表示任天堂將會運用過去在遊戲領域中培養的know-how,讓使用者「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以一直使用下去。」這樣的嘗試雖然值得期待,但是在各大科技公司都紛紛搶進健康領域時,任天堂是否能占上風還很難說。

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岩田聰留給任天堂的 4 道難題

▲Wii U銷售表現不佳,全球銷量大約只有索尼PS 4的一半。圖片來源:任天堂。

難題四:還要再推新硬體嗎?

任天堂曾經宣布要在明年推出新款硬體「NX」,不過這款新產品的細節仍然是一團迷霧,甚至連是桌上型遊戲機還是掌上型遊戲機都不明朗。此外《日本經濟新聞》也指出,就目前任天堂的態勢來看,不太可能在明年投入新硬體製造。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