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人可以使用Internet,維基百科和 Facebook 為非洲的國家安哥拉共和國提供了免費的上網服務——分別為 Wikipedia Zero 和 Free Basics。不過免費是有條件的——只能上限定的網站。因此,與其說是Internet,不如說是大型區域網路可能更為恰當。
安哥拉共和國的上網費用高昂,當地的網路提供商 Unitel 的收費標準是 50MB 2.5 美元。因此,這種免費的服務,雖然只能上特定的網站,但是對於當地需要上網的人來說,也是相當重要。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想要看維基百科,也並非所有人都有事情想要到臉書上分享。因此,維基百科以及FB的有條件上網,反而激發了安哥拉當地使用者的某種「智慧」:他們將盜版電影和音樂資源藏在維基百科的文章中,然後將連結貼到相關的 Facebook 小組,形成了一個完全免費的「地下」分享網路。
在維基的論壇中,一位編輯表示,「我發現人們在用維基的免費網路計畫來做不好的勾當,造成了侵權。我不知道這些用戶是不是有意這麼做,但是他們在被警告後依然如是。我不認為這些免費網路計畫應該因為這件事而終止,但我們或許可以採取一些措施,比如不讓他們上傳大容量的檔案、用當地語言來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
不過,維基免費網路計畫的負責人 Adele Vrana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這種問題在去年夏天就已經發現的情況,維基方面目前並沒有打算要採取什麼計畫。
「我們希望是更早發現或者完全阻止這種行為(在不影響其他編輯者的情況下)。去年秋天,我們有過一個內部討論,想找到一個用技術手段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我們知道對於我們已有的社群來說,面對這些洶湧而至的新用戶是一個挑戰。……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方法把這件事變為一個學會如何處理新讀者和編輯的機會。」
相比其本身是非盈利性質的維基百科,Facebook 在推行類似的免費網路服務上則阻力更多。今年 2 月,印度的電信部門頒佈法令禁止 Facebook 的免費網路服務,原因是它會破壞網路的中立性。當時 Facebook 的這個App除了能上自家的網站,還提供當地新聞、天氣、維基百科和一些健康網站的免費上網使用。
發生在安哥拉的這件事,一方面說明了當地人在版權意識上比較薄弱,為了能獲得資源,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就做了些侵權行為;另一方面則是更讓人深思,由部分組織帶頭的這些免費但受限的網路計畫,究竟是為落後地區帶來進步,還是會因為商業或者其他因素的介入而導致「網路殖民」的出現?
這個問題的答案,影響的不止是安哥拉,還有所有希望Internet能實現其民主共用精神的人們。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