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美國當地時間 12 月 2 日凌晨,美國國會參議院以 51 比 49 的結果,通過了最新的一項稅改法案。如果隨後該法案可以順利與眾議院版本達成一致的話,在經由美國總統川普簽字後,它就將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項稅改法案。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此次稅改的主要內容,便是個人和企業所得稅稅率的大幅削減。根據目前已通過的參議院版本,個人所得稅仍將維持原來的 7 檔繳稅稅率,但最高聯邦個人所得稅將降至 38.5%,標準稅收抵扣額也將翻倍;而在備受關注的企業稅方面,企業需要繳納的稅率將從原來的 35% 下調至 20%,被認為是一項重大利好。

率先對政策變動作出反應的便是資本市場。消息傳出後,美國股市出現大漲。但在眾多美國本土企業歡欣鼓舞地「過年」的時候,科技巨頭們卻沒能如想像中那麼開心。正好相反,許多科技股還因為這個消息而出現了小幅下跌

 

科技公司到底能否從稅改中獲益?

上週三,在美參議院預算委員會通過稅改議案之後,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下跌了 1.73%,創下了近幾個越來單日的最大跌幅。

眾所周知,納斯達克 100 指數向來被視為科技業的風向指標,因其剔除掉了金融股,主要關注科技創新類企業。因此,當它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個美國科技市場的變動狀況。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當天,包括亞馬遜、Google、蘋果、Facebook 等在內的美國科技巨頭們股價均出現了大幅下跌,總市值縮水了差不多 600 億美元。

明明是減稅,為何市場的反應卻這麼不看好科技公司呢?

這還要從美國科技公司改採用的繳稅方式說起。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對於蘋果、亞馬遜、Google 這樣的大企業,每年需要向聯邦政府繳納約 35% 的企業所得稅。這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對需要大量現金流進行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的科技公司來說,更是一個重擔。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而為了減少在稅收方面的開支,這些科技公司想到了一些避稅妙招——在稅率較低的國家或者地區設立海外分公司。

以蘋果為例,他們就採用了一種叫「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的避稅方式。具體來說,蘋果先在愛爾蘭設立了一家國際銷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負責接收除了美國本土市場之外的所有地區銷售收入。而之所在這裡設立公司,主要還是因為這裡極低的企業所得稅。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而為了享受更低的稅率,他們又在避稅天堂加勒比群島設置了另一個國際運營總部(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雖然在愛爾蘭註冊,但因為總部在國外,就可以被當做外國公司,可以享受愛爾蘭法律所規定的「外國企業無需向愛爾蘭繳稅」的政策。

然後,他們會利用在荷蘭成立的另一家子公司——蘋果歐洲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as Europe),來完成這幾家公司的資金交易,進一步規避所得稅。荷蘭的稅法以公司註冊地而不是所在地為基準,因此這三家公司都在歐盟範圍內,免收企業所得稅。

這樣一來,蘋果在海外的營業所得所需繳納的稅款就被大大降低了。曾有數據顯示,蘋果在海外所需繳納的稅率僅為 2% 至 3%。關鍵是,這種方式一點也不違法。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更多的科技公司採用的是在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設立離岸公司。除了每年法定的少量企業登記等費用之外,其他營收皆免稅。雖然這種方式比起蘋果的「愛爾蘭荷蘭三明治」來說,顯得沒有那麼精妙和高明,但都成功幫助企業規避了本應繳納的高額所得稅。

因此在本輪稅改中,表面上看,從 35% 到 20% 的稅率下調幅度的確令人振奮,但對本來就把稅率控制得很低了的科技公司們來說,實際可能不升反降。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目前在美國各行業的企業有效稅率中,科技公司的平均繳納標準大約為 18.5%。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而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本輪稅改還將對這些科技公司帶來更多潛在的影響。

首先,在本輪稅改中,美國原來改採取的全球徵稅原則,將逐漸變更為屬地徵稅。這就意味著,那些曾經為了規避本國高所得稅而選擇在境外建離岸公司的企業,如今可以回流美國本土了。但有業內專家認為,轉為屬地原則將增加跨國公司在海外收入的稅收,其中科技板塊將受到最大的影響。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同時,雖然稅改並未給科技公司帶來更多實際性的降稅,但對很多以往稅率較高的行業,比如通信、製造業、金融等來說,仍然是非常大的利好。秉持著聞風而動的原則,市場上大量的資金將流入這些行業,引發對科技股的拋售潮

而如果把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考慮進去,這些科技公司也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對於科技公司的主要僱員——處在高稅收州的中產人群來說,他們的稅收壓力將變得更大,再加上川普政府的限制移民政策傾向,他們中的很多外國僱員可能將會重新衡量繼續留在這裡的可能性。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對川普政府來說,這項稅改的本意,是希望這些以往在海外投資的美國企業,能夠借此回流,造福本國的就業和經濟。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政府的這把如意算盤未必能打得那麼響亮。無論是在 2004 年小布希時期,還是後來的歐巴馬時期,很多獲得減稅優惠的公司,要麼是用多出的這筆資金來發放獎金,要麼是回購股權,很少真的用於回國投資建廠。

這一輪美國史上最大的稅改讓許多公司股票大漲,但為什麼眾多科技公司卻不升反跌?

不過從整體來說,科技公司對本次稅改還是持支持態度的。在過去的 2017 年第三季度,包括微軟、亞馬遜、蘋果、Google 等在內的多家科技公司,一直在不斷增加關於遊說政府推動稅改的投入有些專家就認為,這次稅改給科技公司帶來的不一定都是不利因素。

整個稅收體系是非常複雜的,所得率或有所提升,但其他環節間接帶來的稅收降低所帶來的實惠也是有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項可能很快就要落地的新稅收政策,將如同蝴蝶效應一樣,給美國本土乃至全球的科技行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SoIN
1.  SoIN (發表於 2017年12月12日 13:00)
科技公司之所以讚同的原因,我想主要還是因為避稅並不是他們的初衷,只是35%的稅實在太高,讓他們很難乖乖繳納,所以才用這類地下招術來避開,但像這類避稅手段無論合不合法,總是名聲不好,於是他們才會不斷遊說稅改,希望把稅收比例降低一些,讓他們也可以回歸正常納稅(哪怕降低後還是比避稅時的要高許多,至少合理點他們也願意守規則,名聲也比較重要)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