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我們都知道手機可以記錄用戶的所在位置,但根據外媒《Quartz》最新的一項實驗,不論是你在爬山、騎車,甚至是所在地點的氣壓、手機有沒有在充電,Google 都可以掌握 Android 手機用戶這些細緻的生活動態。

雖然根據 Google 的說法,用戶可以選擇將紀錄位置的功能關閉,但隨著手機應用的功能面逐漸擴大,一旦關閉地點功能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會影響到許多用戶平時常用的手機功能。

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根據外媒《Quartz》最新的一項實驗,不論是你在爬山、騎車,甚至是所在地點的氣壓、手機有沒有在充電,Google 都可以掌握 Android 手機用戶這些細緻的生活動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連電壓都能掌握,Google究竟了解用戶多少

紀錄用戶分秒足跡的功能,主要來自 Google 在2009年推出的「Google 定位(Google Latitude)」當中的一項分支功能「地點歷史紀錄(Location History Browser)」,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時間軸(Your Timeline)」。Google 定位最初目的是讓用戶可以允許特定的人,追蹤自己的地理位置並將結果呈現在 Google Maps 上,然而在2013年時 Google 關閉「Google 定位」保留了「地點歷史紀錄」,用戶可以每天看到自己唯一的時間軸座標,幫助你記下去過的地方、走過的路線。

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Google「定位紀錄」功能(左圖),透過已登入 Google 帳號的裝置,會記錄下你曾造訪過的地點,然後繪製私人地圖,提供實用資訊。Google Map 中「你的時間軸」功能(右圖),可幫助你記下去過的地方、走過的路線。

「地點歷史紀錄」雖然不是使用 Android 手機必要安裝或設定的功能,但卻左右 Google Maps、Google 照片、Google Assistant、Google App 的功能表現,主要用來協助預測交通狀況、所在地點景點、餐廳推薦等。

為要了解 Google 究竟透過「地點歷史紀錄」功能蒐集了多少資訊,外媒《Quartz》做了一項實驗,他們使用三星 Galaxy S8、Google Pixel 2、Moto Z Droid 這三款 Android 手機,並各自安裝不同的 Android 軟體版本,在皆不安裝 SIM 卡的情況下,使用一台行動 Wi-Fi 分享器連接這三台手機。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後,《Quartz》發現共有以下10項數據會被回傳至Google伺服器:

  1. 手機認為用戶目前正在從事的活動(例如:走路51%、騎腳踏車4%、軌道運輸3%)
  2. 大氣壓力
  3. 是否有連接 Wi-Fi
  4. 連接 Wi-Fi 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5. 附近 Wi-Fi 熱點訊號強弱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6. 附近藍牙訊號的媒體存取控制地址(MAC)
  7. 手機電量,以及是否正在充電
  8. 電池的電壓
  9. 手機 GPS 座標以及準確性
  10. GPS 海拔準確性

科技便利、個人隱私,數位時代難解的課題

這十項蒐集的數據,程度超乎許多人過去既有的想像,不過 Google 強調「地點歷史紀錄」是可以手動關閉的,但唯有開啟這項功能,才能享有更高品質的 Google 服務。

Google 發言人表示:「例如你可以收到你每天通勤路線的交通狀況預測、用地點分類來查看照片、接收你目前造訪地點的景點餐廳相關建議,甚至是找回你遺失的手機,用戶是完全可以自行選擇開關歷史地點功能的,你可以隨時選擇編輯、刪除或關閉。」

雖然功能可以關閉,但對於 Android 用戶來說,等於是把一部分重要的使用體驗作交換,況且 Google Maps、Google 照片、Google Assistant、Google App 這幾項功能都是一般用戶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應用,因此幾乎很難避免。

Android用戶都不知道,Google正默默蒐集10項關於你的事
▲雖然得到了科技便利,但同時也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交換與犧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外媒《Quartz》擔心 Google 掌握龐大的用戶資訊,會將資料賣給廣告商,甚至未來政府也可能要求存取個人手機資料。不過這也如同目前中國盛行的行動支付一樣,雖然得到了交易的便利,但也讓公司掌握所有人日常消費習慣的軌跡,雖然科技大廠在用戶隱私保護永遠可以做得更好,不過這也正是數位時代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所必須交換或犧牲的代價。

數位時代
作者

《數位時代》,關注國內外網路創業生態,精選全球科技業的重要趨勢、創新模式和最新動態,並有記者第一現場的報導,以及各類社群活動消息。希望能協助讀者早一步領略趨勢脈動、領先掌握下一步行動的競爭優勢。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