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蘋果工作了 17 年,認為「蘋果輸給了自己」

他在蘋果工作了 17 年,認為「蘋果輸給了自己」

蘋果在過去一年所做的事情遭到了很多的批評。本文作者 Chuo 是一名曾在蘋果工作了17年的員工,他在本文發表了他對蘋果的看法。他認為在過去的十年以來,蘋果第一次沒有全力以赴。當然,這不意味著蘋果就完蛋了。不過在某些方面蘋果的確沒有做的足夠好,其實他們有能力做到的,但是蘋果現在卻輸給了自己。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埋下了一些隱患。我之前幾年也曾看到人們抱怨過蘋果公司,但是和現在有所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很多的抱怨,的確是事實。

下面幾件事在我看來是代表著蘋果現在需要別人來幫他們指出並改正的問題。

 

產品開賣一拖再拖

蘋果很少錯過產品開賣的日期,即使有,也不會很久。但是反觀現在,我們看到了好幾個產品的發布後開賣日期一拖再拖,或者產量跟不上,出貨量過小的情況。去年是 Apple Pen 是這樣,現在 AirPods 又如出一轍、無線充電器AirPower甚至拖了兩年後直接取消。

他們也錯估了產品的需求,這是蘋果過去從沒有做過的。至少自從賈伯斯重回之後,沒再發生過。iPhone SE 的需求的確震驚了蘋果的管理層。這導致了消費者很多時候是買不到產品的。這更加凸顯出了一個底層的問題:蘋果似乎對他們自己的消費者不是很瞭解,因為消費者的反應往往和他們之前在模擬分析得出的結果不相符。蘋果本身和消費者有些脫節了,而且失敗的預估讓這個問題變得十分明顯。

 

蘋果似乎失去了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

蘋果的產品在過去幾年一直沒有大的進步。如果你看一下蘋果的無線路由器,你也許以為 WIFI 是一個成熟的科技並且沒有多大的改進。事實上很多的創新正在發生,尤其是在MESH上,蘋果似乎忽略了這些部分。你過去買蘋果的路由器以為他們擁有最先進的無線科技,但是如今只是因為他的易用性和蘋果的品牌價值而已。其實他們已經很落伍了。

蘋果路由器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說明蘋果沒有用心的開發產品:現在蘋果更關注那幾個有同類強力競爭對手的產品研發。

 

產品線更新慢

跟多人在抱怨蘋果對於 Mac 產品線的更新的缺失。這導致了一切推論的出現比如:「蘋果不關心」或者「他們正在放棄這個產品線」。我不這麼認為,不過我的確認為蘋果做了某些錯誤的戰略決策,將他們拉到了今天這般田地。 

當初他們終於更新 Mac 的時候,他們僅僅更新了 Mac pro 而沒有更新桌機。而桌機才是硬體上最落伍而且最急需更新的產品線。這讓 Mac 使用者傷心透頂。蒂姆庫克似乎一直在說著「請耐心等待」。讓等待著 Mac Pro 的人一等就是四年,一直到2018年才等到2018版 Mac Pro ,有點太過分了。

蘋果習慣用數據來定義用戶:很多人抱怨 MacBook Pro 忽略了一切專業用戶的需要。原因是蘋果對專業用戶的理解和真正用戶的專業需求不一樣。這種偏差,很難解決掉。蘋果的商業決定很多時候並沒有考慮這些人。

為什麼做一個產品?如果你把一個企業看穿,那麼只有三個理由是可以讓一個產品存活下去的:

因為它賺錢:更多的產品是用來賺錢的。有些產品勢必會比其他產品有更好的收益效果,但是沒有人會願意做虧本的買賣。除非...

因為它有戰略意義:有時候你為了某些戰略意義去打造一個產品,這不關乎賺錢與否,但是必須去完成,否則在之後你可能錯過某個商機(iTunes 就是如此,起初利潤更多的是來自 iPod 產線和之後的音樂媒體銷售)或者你正在投資某些長期項目,你知道在未來會賺錢,但是你需要現在先打造出產品線並增長其市場,如果你不做,別人會的。Apple TV 代表著某種消費習慣,這就屬於一個戰略性的產品。早期的蘋果路由器也是如此,蘋果看到了無線領域的巨大需求與潛力,而且已有的設備並不優秀。

因為它對你重要:你做這個,就是因為你覺得你應該做這個。蘋果對於產品易用性的承諾是長久以來堅持的,這不是因為它可以賺錢,只是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我把這個點寫出來因為這幫助我闡述蘋果對於麥金塔產品線做的十分錯誤的一些事情。蘋果的筆電產品滿足了很多不同用戶的需求,從產品數量上就顯而易見了。

但是有一個問題:一些被蘋果排除在外的小生態用戶往往是蘋果最大的支持者。現在蘋果給這部分用戶的選擇只有 iMac,這似乎就是蘋果對於專業用戶的反應了。這其實是有效的,雖然往往並非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這勢必會導致消費者最終會選擇其他的品牌,或許 Linux 或許 windows。

在蘋果看來這些風險是值得的。我無法斷言,至少在過去幾年裡,這並非事實。即使在報表上看來,一切都很美,但是用筆電來滿足那些原本的桌機用戶,真的靠得住嗎?

 

 

 

蘋果正在變得懶惰

蘋果自然對未來的軟體是有所規劃的,其中雲端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你可以從任何地方檢視你的資料。那是雲端的核心概念,notes APP 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除了 note 之外,蘋果沒有做的那麼好,要不就是太前衛,要不就是和用戶缺乏互動,導致了許多用戶轉向了其他的軟體。

蘋果對細節的掌握沒有那麼到位,似乎硬體變成了蘋果關心用戶的唯一重點了,事實上,我期望了遠遠不止硬體設計而已。

蘋果應該找回「最棒的發布會」的那種期待。

蘋果一直把最好的設計和應用體驗應用到自己的平台上。在過去的幾年裡,用戶發現Office 365比蘋果自帶的辦公軟體更加易用。蘋果應該建立一系列步驟,讓開發者知道怎麼在其平台開發出最好的產品。

蘋果依然認真的對待著 Mac,但是 HomeKit 呢?Home APP 呢?好吧,可能你全都在 iOS 上完成了。可是這怎麼讓 Mac 用戶感覺他們被重視了呢?

你多久沒聽到過 Mac 的新聞了,AppleTV 的呢?你是不是覺得 iTunes 比 iOSs 更需要更新呢?蘋果,如果你想理解為什麼人們不滿意,就去看看你自己的 Apple TV APP 吧,然後抿心自問,有誰會相信這是蘋果的產品?蘋果總是在不斷地推出像 Touch Bar 這樣的功能,並指望著我們會愛上它。可是你卻沒有告訴我們,「怎麼」愛上它。

 

倒也不是全都那麼糟

你可能感覺,似乎蘋果所有事情都沒做對,這倒也不是。蘋果並沒有處在危機期,他們只需要讓整個系統順暢的運轉就好。他們還是做了很多對的事情。

你往往忽略製造上的挑戰,Pencil 和 AirPods 似乎的確是創新,蘋果似乎應該放慢逼迫生產商的節奏,他們的產品對於現有生產線來說有點太難了。而一旦他們克服了生長線的挑戰,產品將會是無懈可擊的。如果你是 Mac Pro 的用戶,你會愛上桌面版的 Touch ID 以及 Touch Bar.

蘋果開放了嗎?沒有,他們依舊封閉。更多的是需要內部的思考和重組,以找回之前的那種狀態。這都是庫克的錯嗎?我不這麼認為,這只是一個問題,它發生了然後蘋果需要去改正的過程而已。我們要注意到蘋果的規模,他們還在努力像小公司那樣去做事。蘋果需要調整內部結構以應對不斷增長的規模和結構。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Max
1.  Max (發表於 2019年4月26日 19:53)
完全同意
等新iMac等了那麼多年,等到我都改變自己的環境來配合舊iMac了。 你新iMac出來,我已經不需要了。
k
1人給推

2.  k (發表於 2019年4月27日 11:26)
為什麼2019年會轉載了一篇2017年初寫的在探討蘋果2016年表現的文章呢?就算七成還是適用於今天,例如Mac的部分,但很多提到的時間點和觀點都明顯過時,像是所有「去年」產品其實是三年前,倒數第二段建議蘋果要在服務(Apple TV, iTunes, Apple News...)加強正是蘋果今年的策略,上個月的發表會完全在講這個,應該要在文章開頭馬上提及文章的時空背景才對來避免讀者感到混亂,而且這些觀點也是許多國外資深蘋果評論家的共識,要找到一篇比較新的評論來翻譯轉載也不會很困難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