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網路經濟其實是貨真價值的實體經濟,現在的這些科技巨頭都快要變成工業巨頭了。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彭博社最近對比了一下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和科技巨頭 Google,通用汽車全球 5.8 萬名員工每年製造 1 千萬台汽車,Google 的使用者則是坐在電腦前搜索訊息,打開網站播放影片,接著 Google 從中傳回相關的資料訊息。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通用汽車是美國營收排名第十二的大公司,貨真價實的製造業代表,然而它每年在其工廠、汽車裝配機器人和其他材料上的「資本財」(Capital Goods)花費,遠低於美國的科技網路公司。

去年通用汽車在資本財上的支出為 85 億美元,相比 2015 年的 72 億美元已經增加了將近 20%。

但讓人震驚的是,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 這四家科技巨頭,去年一共花費了 800 億美元來升級資本財,以裝備它們用來提供服務的硬體設備。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例如 iPhone 產線上,那些組裝測試和拆解回收的流水線機器人。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還有 Facebook 的海底電纜工程,除了聯合微軟、西班牙電信公司 Telxius,在大西洋海底鋪設海底電纜,Facebook 還聯合軟銀、亞馬遜在太平洋海底打造長達 14000 公里的海底電纜,這都是為了我們在打開 Instagram 的時候,可以讓影片更快的出現在你的螢幕上。

資本財」(Capital Goods)指的是用來協助生產其他商品或者服務的物品,是生產者投入的三大要素之一。資本財與土地、人力合稱起來,就是「生產要素」。

在 2015 年,這些科技公司在資本財上的投入的手筆已經高達 400 億美元。這個數字讓它們和汽車廠商、通訊廠商、石油開發商一樣,成為美國最大的資本財賣家。這些被認為會長期持有的資本財,包括工廠、重型設備、房地產等。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與此同時,科技互聯網公司的資料儲存也需要用到大量的硬體設備。今年 6 月,微軟在蘇格蘭奧克尼群島海岸線附近的水域中,部署了一個水下資料中心。這個像潛水艇一樣的設備,總共有 864 台伺服器,由一條連接歐洲海洋能源中心的水下電纜供電。 Facebook 和 Google 則是選擇把資料中心建在靠近北極圈的國家。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在中國,騰訊在貴州的山裡挖洞以存放資料,阿里巴巴則是在年平均氣溫 17 攝氏度的千島湖建立資料中心。

科技巨頭的大手筆,反映出很少有企業能夠異軍突起動搖它們的位置,這也讓人們開始擔憂行業的馬太效應。

贏者通吃的馬太效應?科技巨頭正在變成工業巨頭

正如彭博社提出的疑慮,Google 可以為自己的無人駕駛公司一年豪擲 200 億美元,以確保它用上最好的晶片和光達傳感器,那麼還有多少家無人駕駛公司擁有足夠的實力與之抗衡?

最近,鴻海集團的郭台銘與阿里巴巴的馬雲,一個是製造業大亨和一個網路大亨在製造業方面進行了隔空對話。

馬雲在 9 月 17 日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表示

未來製造業不僅僅是製造業,而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製造背後的服務和體驗,未來的製造業都是服務業。

郭台銘在 25 日的集團內部會議上,反對了馬雲的觀點,認為未來製造業競爭力仍在製造業本身

如果沒有好的車刀、半導體、模具等硬體,不可能做出好的產品,製造業的關鍵競爭力還是在本身製造技術能力。

科技企業成長為巨頭枝繁葉茂後,產業佈局擴張到其他領域無可厚非。畢竟所有的網際網路,都是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之上,因此「工業互聯網」這個詞語也越來越常見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範兒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