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Auto-Zone試駕影片的重點及觀賞建議

【公告】Auto-Zone試駕影片的重點及觀賞建議

整體來說,會定期追蹤汽車新聞的人,都比關注 3C、或科技類的人數少很多;一方面是車子的單價比較高、不夠平易近人,另一方面、是因為沒事想要順手把玩一下汽車,總是也不太方便。所以很多車迷朋友們,會借助我們汽車媒體的力量,以我們的試駕體驗心得來做為參考;但、我們媒體的心得報導內容都會是一樣的嗎?

【公告】Auto-Zone試駕影片的重點及觀賞建議

當然,我們從事各行各業,就算是同性質的行業,其中各家或多或少也會有所不同!媒體也不例外。有時我們喜歡的是某家的風格,有時我們欣賞的是某位主持人的特色;這些都是個人的喜好。

我們 Auto-Zone在試駕評測方面,也有特別專注的地方,除了儘量詳細敘述全車肉眼可見的內外觀概況外,最大的重點是擺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而相對於那些看起來生動有趣、熱血沸騰的試駕「感覺」,反而是我們最不會去刻意強調的環節;因為「感覺≠科學」。我舉個例子:HTC、三星、及 Apple的同級手機拿來比較開機、上網速度,我們會想看到評測的結果是「感覺上某某手機比較快」,或是真實「把實際測得的時間結果列出來」呢?

一位試車編輯「身材的高矮胖瘦、個性的內向外向、年紀的多寡、入行的資歷、人生的經歷背景、甚至性別/性向...」,一切的一切,都影響著那篇試駕報導的主觀/客觀立場!

但、話雖如此,我們試駕一部汽車時,仍免不了要提及自己的感覺;因為汽車這東西真的就是有一大部分都是屬於「感覺」的啊!而就因為我們比一般民眾摸過的車還要多一些,所以這也是大家來看我們報導的原因。

目前,礙於台灣的環境、車廠的積習、以及汽車媒體的經營模式,我們都有許多無可奈何的地方;沒錯,我們也看過每一集的 Top Gear、每一篇的 Autocar...之類,但、別家我不敢說,目前 Auto-Zone這邊就是不會、也無法成為那樣類型的汽車媒體。

性能車輛沒有經歷過賽道實測、逼極限,只在一般道路鄉間偷偷超速小飆了一段,就要鉅細靡遺地描述出這部車從靜止到完全發揮的性能,先別說環境不足、讓人真的蠻難辦到的 ;就算有環境,也還要有那樣的技術啊!

我們都曉得「人比車兇」很重要,但、這裡得摸著良心說一句話:「我們真的達不到人比車兇的境界」!

所以, 我們不願意提供太多類似小說般夢幻的試駕情節給大家,我們必須儘量找出較科學的東西來呈現、告訴你影響一部車性能操控的東西是什麼;而未來如果天候、時間允許,我們也會為大家對車輛做 出更多使用科學儀器的測試。



再次,謝謝大家的支持。


Auto-Zone 玩車特區& 編輯部 敬上

sniper-廖剛
作者

「Auto-Zone 玩車特區」 主編 ==> http://auto-zone.com.tw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