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公路區間測速4月1日開罰,但區間測速真的是防超速最佳解嗎?

北宜公路區間測速4月1日開罰,但區間測速真的是防超速最佳解嗎?

新北市警局宣布,今年4月1日起將北宜公路納入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路段,清明連續假期提醒用路人要注意速限,以免荷包失血。

國內近年山區道路事故逐漸增加,有些人開入山區道路,往往大腦就被頭文字D附身,因此事故頻傳。山區道路如北宜公路、台3線,也常常傳出重機飆速、或是超跑自撞等事件,且嚴重影響當地住戶生活安寧。不過,依照以往在固定地點設置超速照相效果有限,因此山區道路的事故依然頻頻發生。

由於去年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後,成效顯著,因此新北市警局規劃北宜公路19.1公里到23.1公里間跟進使用區間測速,並將在4月1日起正式執法。警方表示,由於北宜公路彎道多,且去年共計發生614件車禍事故,期盼區間測速執法提醒用路人注意速限與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新北警方表示,北宜公路19.1公里至23.1公里之間將以平均速率執法,目前限速40公里。如果依照目前北宜公路行車情形,新北警方預估目前的行車速率中,超速者占總流量一成左右。而遇到假日違規比率較高、而機車超過60公里比率較高。在4月開始的區間測速初期,將以行車速率超過60公里的違規車輛優先取締。

北宜公路區間測速4月1日開罰,但區間測速真的是防超速最佳解嗎?

 

區間測速真的是萬靈丹嗎?

目前警方的測速方式,主要以固定桿或活動式雷達測速,這兩種方法雖能精準偵測車速,但大多數的駕駛者都已經習慣在接近固定桿前,會將車速降低,通過後隨即拉高車速。此外,也常發生因為前方駕駛在看到測速照相時連忙減速,導致後車追撞的事故。

北宜公路區間測速4月1日開罰,但區間測速真的是防超速最佳解嗎?

而「區間平均速率」測速,則是指車輛在兩點之間進行測速,算出當車輛進入開始點至結束點之間所花的時間,再透過距離來換算。因此,速率是以車輛在這段距離之間的平均值來認定,如果其間一小段距離超速不會立即構成違規,後續減速即可。

從技術原理上來看,當車輛從A點進入的時候,首先A點的裝備會先車牌辨識,記錄這台車進入的時間。然後當車子開到B點,B點車牌辨識出你這台車的時候,就會計算你所花的時間。當判定你的車輛所花的時間低於規定平均時速的時候,就會啟動拍照,成為違規舉發的證據。

根據警方表示,國內目前唯一實施區間測速的新北市萬里隧道,從去年7月1日開始實施後成效良好,車輛違規顯著減少94.3%,交通事故也減少86.2%隧道內通行車輛平均速率降低,車流更均勻穩定。但也有網友反應,因為開入萬里隧道的許多駕駛擔心受罰,反而一開入隧道變就龜速,變得更阻塞。

當了解區間測速的原理後,相信你也馬上會想到,其實區間測速也不見得是萬靈丹。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當情況嚴重的時候,很有可能在出口會有一堆先前超速的車輛,排在出口的測速點前方計算時間,等著平均時速達到標準再通過。如果等候的車輛數量變多,就會造成在出口處堵塞的情況。

由於國內首先實施的萬里隧道其實距離並不長,因此這樣的情況可能還不會太常發生。但如果區間測速的路段一長的話,那麼出口阻塞的機率也會變大。這種情況,就跟國道上有時會在部分照相點附近阻塞的情況類似。

 

區間測速路段內違規、同時被測速照相拍到該怎麼罰?

那麼,在區間測速路段內,是否就沒有固定測速照相了呢?

新北市警方表示,區間測速係著重於路段的速度控制,固定桿測速則是點的速度控制,兩者適用的目的不同。因此就算兩者都設立,也並沒有衝突。比方說,區間測速的範圍內如果有高危險的彎道,那麼設立測速照相桿依然有所必要,以確保車輛在彎道前減速。

那麼,如果兩者都測出違規的話,要怎麼開罰呢?警方表示,如果區段內同時採區間平均速率取締與傳統固定桿測速取締,兩者均超速則以違規較重者舉發。

另如果是當天連續遇到區間測速路段內違規,以及區間測速路段以外路段固定桿測速之舉發呢?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5條之1規定,違規地點相距6公里或違規時間相隔6分鐘以上或行駛經過一個路口以上之限制。

 

北宜公路現場取締難度高,需靠科技輔助執法

自從北宜公路的主要交通功能被國五取代後,北宜公路成為部分車主競速和違規駕駛的場地,而在這段路上取締違規行為也相當困難,因此警方近年來只能透過科技的輔助,加強保護用路人的安全。

在北宜公路上逆向超車的事故也是頻頻發生,因此,也是在去年的清明節前夕,北宜公路石碇坪林段開始設置了高畫質攝影設備及車牌影像辨識系統,可全天自動辨識任意跨越行車分向限制線(雙黃線)的汽機車。

北宜公路區間測速4月1日開罰,但區間測速真的是防超速最佳解嗎?

畢竟執法機關人力有限,難以24小時於現場取締,透過這類科技,系統將可以自動將違規案件提供警方取締,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