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聰明的無人車,低估了「人」這個障礙物

世界上最聰明的無人車,低估了「人」這個障礙物

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導者 Waymo,製造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無人車。它也被視為是 Alphabet 在 Google 以外最大的金融機會,部分華爾街分析師甚至給出了 2000 億美元以上的未來估值。但 Waymo 可能低估了「人」的作用。

 

圖片來源:Jesse Rieser for Fast Company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這個主要測試場地,Waymo 嚴重的人工短缺問題,暴露在官員、Waymo 工作人員,以及普通市民等各個層級之中。

 CNBC 實地訪問,亞利桑那州官員表示,儘管該市專門為無人車改造了一些街道、停車場,而且還和警察和消防部分設置了緊急車輛報警,但是民眾依然對無人車提出了很多憤怒的抗議。

為了安全起見,Waymo 無人車限制了速度,比人類駕駛要慢很多。但是,民眾指出這些車嚴重阻礙了交通。

世界上最聰明的無人車,低估了人這個「障礙物」

所以他們迫使車輛駛離道路,還向無人車扔石頭。作家 Dan Albert 說起了 Waymo 在路上的情況:

它表現得像是一個想要考駕駛執照的 15 歲孩子,而不是一個成熟的「司機」。

再加上相關的法律協議制定不完備,各個司法管轄區也不統一,管轄部門的員工很多情況都無法處理,還需要官員制定更詳細的條文。

圖片來源:Jesse Rieser for Fast Company

另外,Waymo 自身也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

根據今年 1 月份曝光的 Waymo 組織架構,這家公司只有 950 名員工,而其中 2/3 都是工程技術人員。

所以 Waymo 為了在每輛無人車上都配備安全駕駛人員,持續擴招臨時團隊,近期還增加了一個新職務:臨時勞動力主管,都是為了意外情況發生時能進行人為調控。

圖片來源:Jesse Rieser for Fast Company

前陣子一名安全駕駛人員 Chris Ingle 在車內時,就發生了警察認為車輛違規卻無法攔截無人車的情況。無法即時辨識指揮的無人車,只能由安全駕駛人員隨後停下。

原本各大自動駕駛公司都希望透過無人車減少人力運送的勞動成本,但事實上,不僅維修、洗車、換油等業務需要招人,全天候的後台運營也需要招人,因為 Waymo 還發現,人們依然需要由人而非機器帶來的購物體驗: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運輸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客在乘坐無人車時也需要完整的端到端的使用者體驗。

世界上最聰明的無人車,低估了人這個「障礙物」

最後,就是最根本的乘客問題了:Waymo 還需要更多使用者,來幫他們訓練無人車。

該公司已經利用人員互動和 Waymo One 司機的回饋,來訓練自動駕駛汽車的駕乘體驗。但儘管車內建有高級駕駛模擬器,在更多天氣比較惡劣的地區,比如雨、霧、空氣汙染等環境下,仍需要更多實地駕駛經驗,因為先進的自治系統可能會在這些情況下癱瘓

圖片來源:Jesse Rieser for Fast Company

而且去年 3 月在 Uber 的自動駕駛車撞人事件發生後,人們對無人車還是無法保持完全的信任。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生現在仍在對校園裡的自動駕駛汽車發起抗議。當地一位年輕人表示:

你只要進去這輛「機器人汽車」,就會感到很奇怪。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另外,Waymo 公司 CEO 克拉夫西克在採訪中說道:

Waymo 還需要大約 10 年的時間才能變得無所不在,部分原因是人類還不能放棄他們自己的汽車。

所以,得不到更多民眾的支持,也是阻礙 Waymo 發展至關重要的原因。

2018 年 3 月Uber無人車在亞利桑那州坦佩發生的事故。圖片來源:坦佩警察局

近年來,優步、特斯拉、通用汽車等公司都湧入自動駕駛的戰場,分析師認為 2026 年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價值將達到 5566.7 億美元。

現在 Waymo 的困境,其實更像是一個摩擦的過程。

畢竟自動駕駛並不是一個幻想式的未來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的未來趨勢。

圖片來源:Jesse Rieser for Fast Company這也是為什麼 Waymo 將自動駕駛汽車定位為「一項減少安全威脅的公共事業」,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拯救每年全球逝於交通事故的 125 萬人

  • 本文授權轉載自ifanr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