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換新好時機:自組電腦,零組件該怎麼挑?從處理器到機殼完全分析!

記憶體價格回穩,規格更進化

過去數年來,影響電腦組裝價格最劇烈零組件,莫過於是記憶體了。遙想2018年的前半段,當時一條 DDR4-2400 8G的記憶體,要價近2,000元新台幣,實在不是個合理的價格。幸虧,當時的超高價位已經是最後高點,從2018年的下半年起,記憶體價格就瘋狂下跌,逐漸回到合理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水準,現在每GB記憶體大約接近100元,即一條 DDR4-2400 8G的 RAM,零售價約為800到900元左右,是個值得入手的好時機。

記憶體價格終於下跌到合理範圍,就算不是組裝新電腦,只要是DDR4平台主機板,覺得容量不夠都可以買一兩條來插好插滿!

記憶體電壓大幅下降

從DDR3、DDR3L到DDR4,記憶體一直以來的發展方向,都是很明確的「提升時脈(傳輸率)、降低電壓、增加模組密度」三個需求。DDR3時代,記憶體的普遍電壓為1.5V,DDR3L 出現後則降到1.35V,DDR4最高則不會超過1.2V,甚至最低達到1.05V,是非常大的進步。更低的電壓代表更小的功率消耗,同時發熱也更少,記憶體本身就越穩定。與 DDR3還有 DDR3L互相兼容不同,DDR4由於規格設計差異,與前代的記憶體完全不相容。

時脈將會越來越高

隨著技術進步,現在主流的 DDR4規格,已經從前兩年的 DDR4-2133與 DDR4-2400,提升到 DDR4-2666、DDR4-2933與 DDR4-3200。其中,有些記憶體會標註「原生顆粒」,意即該產品的預設頻率,並非是透過超頻所達成。選擇原生顆粒記憶體的好處是,運作起來雖相對穩定,但可能也缺乏了超頻能力與調效空間,一切以「穩」為前提的用戶,就適合買原生顆粒的產品。

挑選記憶體時,常發現許多通路會特地標出,該模組預設的「CL」值,此即RAM的「時序」,理論上越低越好,但也可透過調整參數來達成。

是否有需要購買超頻記憶體?

超頻記憶體顧名思義,就是除了記憶體本身能穩定運作的原生時脈外,還可以透過主機板設定的調整,來觸及更高的記憶體頻率,這對於電腦效能的提升,固然是有幫助,但卻不是沒有風險。現在的記憶體超頻比以往簡單,廠商會在超頻記憶體中,設定好不同的「配置」,再經由 Intel 主機板的 X.M.P.或 AMD 主機板的D.O.C.P.功能,載入這些配置後,讓記憶體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突破原生時脈。由於記憶體超頻時,可能會提高電壓進而造成零組件發熱,所以超頻記憶體通常也會於散熱上,多設計一些配件來降低熱量。所以說,買不買超頻記憶體,其實是見仁見智,如果消費者想要試著逼出電腦的效能極限,就可以考慮購買。

超頻記憶體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其意義可能不大,但對於追求極限的玩家,配合RGB燈光的RAM模組,嘗試能榨出多少效能也是一種樂趣。(圖片來源:G.SKILL)

電腦記憶體挑選
現在組裝新電腦,請至少挑選 DDR4-2400以上規格,若價格相同,當然時脈選越高越好,至於是否為原生顆粒或超頻記憶體,其實就較無所謂。進階一點的消費者,除考慮品牌忠誠度外,還可以深度思考用料、散熱或酷炫的RGB燈等附加因素。即便只是文書機,建議的記憶體選配容量,至少都得8G以上,預算多一些裝16G也非常推薦。只採用內建顯示晶片的電腦,無論 Intel 的 UHDGraphics 或 AMD 的APU,請一定要搭配雙通道記憶體。

固態硬碟不僅平價更是主流

挑選新硬碟一直以來都是件很有趣的學問,有些人追求容量、有些人追求速度、有些人追求輕薄,而有些人則是覺得「硬碟不要壞」就行了。講到硬碟產業的發展,這幾年來還真是變了不少,傳統硬碟正在逐漸退出市場,並由固態硬碟取而代之,其原因莫過於固態硬碟的技術持續進步,每GB的容量與售價,已逐漸能與傳統硬碟互相抗衡。除了硬碟本身的改變外,傳輸介面即接口的轉變,也是電腦零組件市場演變較多的地方。

M.2 SSD已經成為主流,而現在的主機板上,也至少會有一個M.2接口,但要注意主機板上M.2究竟是支援PCIe、SATA或兩者皆可。

傳統硬碟追求容量

傳統硬碟,也就是 HDD,無論容量或速度上,基本上都已經遇到了瓶頸。消費級傳統硬碟目前市售產品以1TB與2TB為主流,再往上可以看到3TB、4TB、6TB 容量的產品,基本上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使用者對於儲存空間的需求。

M.2 SSD與主機板上的M.2接口,由於Key不同可能發生不相容的情況,但常見的M.2 SSD不脫M Key或B+M Key(如圖右),純B key非常罕見。(圖片取自網路)

固態硬碟更為平價

SSD 這幾年來由於採用了3D NAND 技術,還有 TLC、QLC 顆粒的出現,使得其容量不斷攀升,但製造成本卻持續下降,所以大幅拉近了與 HDD 間的價格差距,再加上 SSD 天生就比 HD D快上好幾倍,自然成為消費者採購的首選。雖然同樣用1TB 來比較,QLC 顆粒 SSD 與傳統HDD,每 GB 大概還有1~1.25倍的價差,但已經不是令人難以下手的價格。

多數M.2 SSD都支援NVMe規範,只是版本略有不同,包裝上通常會註明。NVMe大幅放寬過去AHCI的頻寬與容量限制,讓硬碟運作更有效率。(圖片來源:威剛)

M.2界面全面興起

以往的 SATA 3接口最大頻寬為6Gb/s,換算成理論速度就是600MB/s,但這對於固態硬碟而言,並無法完全發揮其速度潛能。於是,同時具備 SATA 與 PCIe 雙界面支援的M.2,就因此而誕生了。其實以前早有廠商推出 PCIe 界面的 SSD,但得占用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且體積過大、拆裝不便,而 M.2則大幅度縮小了體積,同時解決速度與空間問題。M.2 SSD 演變至今,以能完全發揮速度的 PCIe x2、x4為主流,SATA 界面的M.2 SSD,可能會從市場上逐漸消失,回歸原本2.5吋硬碟的樣貌,但 SATA 界面並不會因此淡出,畢竟大容量的 HDD 還是會用到它,而且 M.2雖然較不佔空間,但主板上也沒那麼多位置可以開孔,拉條 SATA 線接到硬碟上還是很有必要。

電腦硬碟挑選
如果有大量的資料儲存需求,不妨配置一顆主流的2TB、4TB的 HDD,當作資料碟來使用,畢竟傳統硬碟的價格大致上已經到達低點,未來也不會明顯的降幅,頂多儲存空間上限還有機會提升。即便沒有大量資料要存放,選擇 SSD 後,也可搭配一顆1TB  HDD 做為輔助,CP值會相當高。選購 SSD 方面,裝機系統碟已可從512GB容量起跳,可再分割一部分給予資料儲存;256GB雖然夠用,但不建議再分割。界面上 HDD 只有 SATA 3可選,SSD 可先插滿 M.2 PCIe後,再用2.5吋 SATA SSD 當做擴充。

機殼不只是挑好看而已

電腦其中一個重要的零組件──機殼,其重要性卻經常遭消費者忽略。如果是自己組裝的電腦,很多人在挑選機殼時,通常都只在意「好看與否」,雖然不能說這樣的標準是錯的,但其實機殼還有許多值得深度研究的地方。

電競RGB燈效流行後,越來越多玩家為了「光害」,紛紛選擇玻璃側透機殼,但拆裝、使用時必須小心,玻璃爆裂的問題在DIY圈可是時有所聞。(圖片來源:技嘉)

前置USB 3.0是絕對標配

雖然現在市面上還是有不少機殼,其前置的 USB 連接埠並沒有 USB 3.0支援,僅能採用 USB 2.0的速度來傳輸,但現在許多裝置,尤其是 USB 隨身碟與行動硬碟,都已經紛紛換上 USB 3.0來提高效率與品質。或許在10年前,機殼前面板有沒有 USB 3.0並不重要,但就筆者角度,現在機殼如果沒有前置 USB 3.0,真的是有些太過時了。 

購買機殼時,廠商大多都會用如下圖的方式,告訴消費者廂內的配置與容納量為何,無論是多顆硬碟安裝或要上水冷、塔散都得參考。(圖片來源:視博通)

主機板尺寸與機殼大小

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寸土寸金,許多人都希望組裝一台「不要佔如此大體積」的電腦,而 PC 的體積就是靠機殼大小與主機板尺寸來決定的。標準的主機板尺寸稱為 ATX,其寬為30.5公分,深為24.4公分,絕大多數電腦機殼都能容納 ATX 尺寸主機板,那如果想要小一點呢?消費者此時就可以考慮購買 microATX,簡稱 mATX 的主機板,寬、深都只有24.4公分,保留了足夠的主板面積,功能也相對完整,而有了 mATX 主機板,就可以挑選 mATX 專用的機殼,藉此縮小整台 PC 的尺寸,而大部分 ATX 機殼,也都能裝上 mATX 主機板,不過這樣似乎就失去挑小板子的意義了。若真的需要再小一點的電腦,Mini-ITX 規格雖然不常見,但至少市面上還是有板子與機殼可以挑選。

主機板尺寸最常見的為下列三者,如果覺得標準ATX太大,mATX也有許多產品能夠考慮,Mini-ITX則相對少見。(圖片來源:Wikipedia)

硬碟的擴充性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消費者,那就是機殼內部的「硬碟架」位置與空間,如果使用者有很多顆硬碟需要安裝,規格又是2.5吋、3.5吋皆有,購買機殼時一定要先研究一下內部,究竟能夠安裝幾顆不同尺寸的硬碟。若是 SSD,問題可能不大,即便不鎖在硬碟架上,純粹擺著也沒多大影響,但 HDD 因為轉盤、磁頭的壽命問題,一定要記得鎖牢、平放,以避免搖晃造成硬碟出現損害。

電腦機殼挑選
一卡好看的機殼,雖然是購買新電腦的充要條件,但並非絕對條件,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得在意其實用性、擴充性與尺寸大小。其實筆者相當推薦用 microATX 規格的板子來組裝新電腦,一是機殼可以因此挑「小一號」,避免占用生活空間,二是絕大多數主機板功能得到保留,不太會有缺接口、缺插槽的問題,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已非常夠用。前面板擁有 USB 3.0非常有必要,不用特地為了省點錢,購買沒有前置 USB 3.0的機殼。若是超頻玩家,則就要注意機殼的風扇數量、水冷相容性與塔散、顯卡高度等問題。

挖礦潮過去,顯示卡回歸玩家優先

數年前爆發的「數位貨幣挖礦潮」,把顯示卡市場搞得滿城風雨,先不說高端卡漲價的情況有多嚴重,中階、入門顯卡的需求量也是大增,就算消費者肯付錢,店家也不一定有貨能賣,簡單來說就是一團混亂。但隨著挖礦潮過去,「礦工們」終於找到比消費級顯示卡更有效率的挖礦方法,顯卡市場價格也逐漸回穩,直到現在基本上已經看不見什麼影響。

現今的卡皇是哪一張呢?這就是黑、金配色,擁有4,608個CUDA核心的NVIDIA TITAN RTX,想推動它官方建議至少要配備650瓦的電源啊!(圖片來源:NVIDIA)

NVIDIA推全新RTX系列

在 NVIDIA 方面,去年中他們推出了全新的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並換上圖靈微架構,主打光線追蹤與深度學習反鋸齒兩項具有前瞻性的功能,明顯是針對遊戲玩家而來。目前消費者可以買到的 RTX 20系列顯示卡,有 RTX 2060、2060 Super、2070、2070 Super、2080、2080Super 與2080Ti 這幾款,顧名思義數字越大,效能越好,當然價格也就越貴。值得一提的是「Super」後輟版本近期才剛推出,但根據效能測試,其提升幅度都比原先沒有 Super 的產品,要強上了不少。

最新的NVIDIA GeForce RTX 20 Super系列,自先前的推出產品基礎上,再解放出一些性能,價格卻沒有明顯上升許多。

AMD 用RDNA架構應戰

為什麼 NVIDIA 近期會推出帶有 Super 後輟的改款 GeForce RTX 20系列顯示卡呢?其關鍵就在於 AMD 的全新 Radeon RX 5700與 RX 5700XT 兩款產品。 AMD Radeon RX 5000採用全新「RDNA」架構,瞄準主流的中、高端消費市場,不過已經推出的兩款新顯卡,並非是本系列中最高階的版本,頂多只能算是中階,大約與 RTX 2060 Super、2070同等,而 AMD 也尚未公布對應 NVIDIA RTX 2080系列的最高端產品。 

採用RDNA架構的AMD RX 5700XT,雖是定位於中階卡,但效能比起過去的GCN架構大幅進步。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變

在顯卡市場中,這麼多眼花撩亂的型號,如果不積極做功課,真的很難一眼看出誰強誰弱,雖然 AMD 與NVIDIA都有自己的命名規則,原則上型號的數字越大、效能就會越好,但實際上卻不盡然完全就是這麼回事,但唯有一個真理從來沒被打破,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不論型號再怎麼變,甚至是跨代、跨品牌顯卡對比,上市時價格相近的顯示卡,基本上都會落在同一等級,所以挑選選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看消費者的口袋有多深。

外接顯示卡挑選
只要是沒有內建顯示晶片的 CPU,消費者都會需要一張顯示卡搭配使用,選擇 NVIDIA 或 AMD 的產品,原則上是「信仰」問題。但如果不在意品牌,只看「性價比」的話, AMD 的 Radeon RX 570是張CP值挺高的入門卡,與之對應的就是 NVIDIA 的 GTX 1060。若想要再強一些的效能,不妨直接上探全新的 GeForce RTX 2060 Super 或 RTX 2070,與之對應的 AMD 產品就是 RX 5700與 RX 5700 XT。至於頂規顯卡呢?在 AMD 拿出 RDNA 系列最強產品前,RTX 2080Ti,甚至荷包充裕的話還有 Titan RTX,看起來還是比較實在的選擇。

電源供應器別只挑便宜,效率很重要

電源供應器是 PC 上非常關鍵的部分,畢竟所有的零組件都要電力驅動,若是電供的品質太差,或者瓦數不足,電腦就很容易發生大大小小的狀況,所以為電腦挑選一顆品質佳、高CP值的電源供應器,自然就成為了課題。

瓦數足夠比什麼都重要

今時不同往日,電腦走向節能發展,零組件如 CPU、RAM,甚至於硬碟、顯示卡,都已經沒有過去如此吃電,電供的品質也比過去好上不少。以一台沒有獨立顯示卡,採用入門級 CPU,且只裝一顆硬碟的 PC 來說,可能350瓦的電供就已經能確保安定運行,若要加張獨立顯卡,則建議提升到450瓦,才能更安心一些。總歸來說,電腦需要多少電源瓦數來運作,是可以依照零組件資料事先算出來的,網路上也有許多相關工具,根據其計算結果多加個100瓦來選購,應該就很足夠了。 

 電源供應器的盒裝或某一面,通常都會有像這樣的參數表,除了判斷瓦數外,還可以知道該產品為單路或雙路供電等多項資訊。

模組化與非模組化

當今市場上的電源供應器,依型態可分成三種,即非模組化、半模組化與全模組化,而這個「模組化」所指的意義,就是從電源供應器到電腦各項零組件間,其「配線」是否能夠讓使用者自行拆裝。非模組化即完全不能拆裝線材,半模組化則是部分配線允許消費者拆裝,全模組化則是全部線材都可以自由替換。對於一般電腦使用者而言,電供是否有模組化,其實影響並不大,但如果是比較高階、挑剔的玩家,可能會想要自行更換線材,確保供電的穩定性與品質,或是改裝 RGB 燈效,甚至於讓機殼內的線路整理能夠簡潔些,就可以選購模組化電源。

如圖的ROG Thor 850P就是顆全模組化電源,配線可自行拆裝、更換,適合進階的DIY電腦玩家。

80 PLUS牌位依然要看

80 PLUS 由低而高分為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六種牌位,最低的白牌也能確保電供於20%、50%及100%滿載運作時,擁有高於80%以上的電能轉換效率。電源供應器的80 PLUS 牌位越高,就代表被浪費的能源越少,除了能給 PC 更穩定的電源供給,也對環境產出更少廢熱。挑選具備80 PLUS 認證的電源,雖然不是基本要件,但對品質總是多一層保障。

80 PLUS的六種牌位,等級由低而高分別是白、銅、銀、金、白金與鈦金,選購擁有80 PLUS認證的電供會較為安心。

電源供應器挑選
如果沒有對特定品牌有所偏好,用電腦本身將消耗的瓦數,以及預算限制來挑選電源,是相對較實在的做法。80 PLUS 牌位可當作客觀參考,至少有白牌應該會比較讓人安心,雖然再上去的牌位會更佳,但可能就會反映於價格上。電源有模組化與否,對一般玩家而言並不是非常重要。反倒是未來如果使用者有擴充零組件,如顯示卡、硬碟等的需求,那預先購買更高一階瓦數的電源供應器,可以省去重複研究、挑選電供的麻煩。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雜誌
 
Sony Ear Duo- 無線開放式耳機內建語音助理
歡迎加入 PC home雜誌粉絲團

想看小編精選的3C科技情報&實用評測文,快來加入《T客邦》LINE@
MikaBrea
作者

曾任PC home雜誌硬體編輯,負責軟體教學以及產品評測,專注於遊戲/電競與其它有趣的一切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