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誇張到可拍成電影的 AI 新創:Windsurf 創辦人落跑投靠 Google,臨時 CEO 48 小時神救援讓 250 名員工破涕為笑

誇張到可拍成電影的 AI 新創:Windsurf 創辦人落跑投靠 Google,臨時 CEO 48 小時神救援讓 250 名員工破涕為笑

如果你以為電影《社群網戰》已經夠精彩(Facebook的故事),那你還沒看到 Windsurf 的 AI 新創實錄。這不是劇本,而是真實發生在 2025 矽谷的戲劇性商戰:

一間市值一度逼近 30 億美元的 AI 獨角獸,創辦人竟在關鍵時刻拋下全公司,轉身投靠Google,留下 250 名員工陷入迷惘。然後,臨危受命的臨時 CEO 竟然在 48 小時內逆轉命運,把整間公司「賣」給對手,還讓所有員工笑著離場。這波操作,矽谷集體驚呆。

創辦人與技術核心「落跑」換Google股票?

故事主角是 AI 寫程式工具新創 Windsurf 的年輕執行長 Varun Mohan。他領軍打造出年營收破億美元的熱門工具,吸引 OpenAI 提出 30 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案,員工群組早已開始討論退休後要去哪裡度假。

結果戲劇性轉折登場:交易破局,原因竟是 OpenAI 不敢得罪母公司微軟,因為微軟擔心Windsurf 與自家產品 GitHub Copilot 產生衝突。Mohan 下一步更令人傻眼—他直接帶著核心技術團隊跳槽到 Google DeepMind,用 24 億美元技術授權加高薪「被買走」,把整家公司晾在一旁。

這波操作讓 Windsurf 瞬間從獨角獸變成空殼公司,250 名員工一夕之間沒了靠山,連未來都看不到。

Windsurf 創辦人 Varun Mohan

臨時CEO神救援,讓全體員工喜極而泣

面對創辦人「落跑式出走」,Windsurf 的營運總監 Jeff Wang 臨危受命成為臨時 CEO。他在 X 平台上坦言:「那 48 小時堪稱地獄」。公司士氣低到谷底,有員工邊開會邊哭,財務混亂、離職潮已在門口排隊。

但轉機出現了。競爭對手 Cognition 在兩天內拍板以約 3 億美元收購 Windsurf 的殘餘資產、品牌與所有員工。條件誠意十足:保留全員、讓大家參與財務成果分配、甚至取消股權限制。這讓原本準備收拾行李的員工們「破涕為笑」。

Windsurf,死裡逃生。

 

矽谷人震怒:「這已經不是創業,而是背叛」

這場「創辦人棄船記」在矽谷掀起軒然大波。OpenAI 早期投資人 Vinod Khosla 在 X 怒轟:「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投資這些人!」更把 Mohan 比喻成 WeWork 創辦人 Neumann 的翻版。

Replit 創辦人 Amjad Masad 則發文表示:「這打破了矽谷的社會契約。」Cognition 執行長更語帶批評地表示:「真正的創辦人,是會與船共存亡的人。」

但也有人為 Mohan 緩頰。Y Combinator 執行長 Garry Tan 指出,Mohan 讓早期 40 位工程師賺進 7 位數報酬,並保住投資人高達 23 億美元資產。他反問:「我們是否對成功的創辦人太嚴苛?」

這不只是Windsurf,這是AI併購新常態

令人擔心的是,這種「買人不買公司」的分拆式收購,正成為矽谷常態。

Character AI、Inflection、Scale AI 都曾發生類似案例,創辦人與技術團隊被高價挖角,留下員工自生自滅。對那些為公司燃燒青春、拿低薪拼搏的新創員工來說,這無異於背叛。

創投人 Steve Brotman 說得直白:「這種模式更快、更便宜、也不怕反壟斷審查。」但代價,是整個矽谷信任制度的崩解。

史蒂薇
作者

資深編輯,出版過上百本英語與電腦學習類書籍,參與線上遊戲雜誌《密技吱吱叫》及系列專刊《密技大牌檔》《密技大紅包》《密技冰風暴》…等企劃與執行製作,現從事科技媒體內容經營。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