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加州數百名車主的「環保汽車夢」正逐漸變成惡夢。他們所購買的豐田 Mirai —— 豐田旗下的旗艦氫燃料電池車,如今讓人騎虎難下。這些車主紛紛對豐田及其他相關單位提出集體訴訟,指控其在氫燃料補給網絡的可行性上誤導消費者。
根據 Teslarati 報導,隨著氫燃料補給基礎設施的崩壞與燃料價格飆升,許多 Mirai 車主陷入「有車不能開、卻還要繳車貸」的困境。這起訴訟也引發外界對豐田及早期支持氫能汽車的聲浪質疑,是否過早將這項技術推向尚未成熟的市場。
原告之一的車主 Sam D’Anna 在 2022 年 7 月以7.5 萬美元(約新台幣 220萬元)購買了一輛 Mirai,沒多久便嘗到現實的苦果——氫燃料幾乎耗盡,最近的加氫站卻無法運作。她指控豐田涉及詐欺、疏忽以及違反消費者保護法。儘管車輛閒置,她仍須每月支付約 1100 美元的貸款。
其實,加州曾大力推廣氫能,規劃投入數千萬美元建置加氫站網絡,豐田、現代與本田等車廠也相繼推出氫能車。氫燃料車的概念原本吸引人——幾分鐘內完成補給,排放物僅為水蒸氣,曾被視為電動車的強勁替代選擇。
然而現實與理想相去甚遠。加州目前僅約有 50 座加氫站,且多數運作不穩。2024 年,殼牌甚至退出市場並關閉多處站點。即便有營運中的加氫站,也常面臨設備維修與供應短缺問題。更糟的是,每次加滿燃料的費用從 70 美元(約新台幣 2057 元)飆升至將近 200 美元(約新台幣 5,860 元 元)。
負面情緒正在形成惡性循環——需求下滑導致投資停滯,加氫站建置也隨之延遲。
豐田在氫能領域的投入無疑是大膽且出於善意。這項技術在某些場域,特別是需要快速補給與長續航的偏遠地區或商業用途下,確實具有潛力。然而,對一般乘用市場來說,氫能的未來仍充滿極高的不確定性。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