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用 Gogoro 電動車,為什麼台灣的 GoShare 超熱門,但歐洲共享機車 COUP 卻玩不下去?

同樣都用 Gogoro 電動車,為什麼台灣的 GoShare 超熱門,但歐洲共享機車 COUP 卻玩不下去?

歐陸共享機車 COUP 在近日宣布將終止服務,反觀台灣 GoShare 共享機車服務卻看似經營得風生水起,同樣是採用 Gogoro 電動車,是什麼造成了兩者之間的不同命運?

Gogoro 所推出的共享機車服務「GoShare」自今年 8 月底在桃園市首發、並於 10 月下旬正式登陸台北市,即便共享機車先驅 WeMo 已行之有年,iRent 也在今年加入市場,但較晚面世的 GoShare 卻依然創下共享機車熱潮,在社群討論度、車輛流通率上都創造了之前所沒有的高峰。

反觀 Gogoro 位於歐洲的合作夥伴,Bosch 博世全資子公司 COUP 卻在近日宣布將在 12 月中結束租賃機車業務,並陸續撤出德國柏林、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等地,其共享機車服務歷時三年餘終吿熄燈,旗下 5,000 台 Gogoro 將暫時留存,形同宣布「不玩了」。

然而,台灣的 GoShare 與 COUP 共享機車服務雖然同樣採用 Gogoro 電動機車以及 Gogoro NetWork 換電站系統,但兩者營運狀況可說完全兩樣情,究竟為何共享機車在台灣獲得好評,但在歐陸卻面臨停止業務的窘境?

Gogoro共享機車服務GoShare台北市也騎得到!首波投入1,000台,年底總計將達4,000台

一、營運商本質不同

台灣 GoShare 與德國 COUP 所推出的共享機車服務是基於完全不同的基礎,台灣 GoShare 是 Gogoro 所推出的共享機車服務,由 Gogoro 負責調度、行銷與營運,反之甫宣布結束營運的 COUP 則是 COUP 自家專責營運,相較之下 Gogoro 僅只是車輛與能源系統供應商,Gogoro 並無法介入 COUP 的租賃機車營運。

換言之,Gogoro 在 COUP 的租賃機車服務中的角色是「供應商」,近似的例子就像是台灣另一個共享機車平台 Wemo 的車輛供應商是 Kymco 光陽,而 GoShare 本身由 Gogoro 負責營運,其角色有些類似 Toyota 所推出的 Toyota Rent a Car 服務一般。

COUP 自 2016 年起開始採用 Gogoro 作為旗下共享服務的車款,至結束營運前已累積拓點四座城市,車隊總數也達 5,000 輛之多。

二、規模與營運成本差異

COUP 最初在德國柏林推出時,其費率為每半小時要價 3 歐元(約合台幣 110 元),或是整日租借 20 歐元(約合台幣 720 元)。不過目前的收費標準已有所調整,根據營運地點不同而有不同的收費標準。為了讓大家瞭解 COUP 的營運規模,我們節錄了他們在德國柏林、圖賓根(Tübingen)、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的營運範圍。

德國柏林:

基本費率每分鐘 0.2 歐,營運範圍 112 平方公里。

 法國巴黎:

基本費率每分鐘 0.25 歐,營運範圍 76.1 平方公里。

西班牙馬德里:

基本費率每分鐘 0.23 歐,營運範圍 58 平方公里。

德國圖賓根(Tübingen):

基本費率前 10 分鐘 1.9 歐,之後每 10 分鐘 0.19 歐,營運範圍 5 平方公里。

關鍵還是在於 GoStation 換電站

從以上營運範圍與收費標準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租賃費用與營運規模呈現正相關,舉例來說在營運規模最大的德國柏林擁有次低的收費,而營運範圍最小,僅 5 平方公里的圖賓根則有最低的價格。這意味著「營運成本」與「規模經濟」息息相關。

但即便是在德國柏林,每分鐘仍然需要 0.2 歐元的費用(約等於台幣 6.72 元),反觀台灣 GoShare 收費相對便宜許多,前 6 分鐘免費,之後每分鐘 2.5 元。我們簡單製作了以下表格比較兩者的收費級距差異:

租借時間/所需費用  GoShare  COUP
10 分鐘 10 元 約 67.2 元
20 分鐘 40 元 約 134.4 元
40 分鐘 90 元 約 268.9 元
60 分鐘 135 元 約 403.3 元

在 COUP 官方的服務終止聲明中,有提到很重要的一點是換電站的數量並不多,同時營運不敷成本,因此決定停止業務,反觀目前 Gogoro 在全台已佈建 1,500 座 GoStation 座換電站。共享經濟若需達到理想的效益,仍須規模經濟的支持,尤其像是 Gogoro NetWork 這類以換電站更換電池的營運方式更是如此,若換電站數量更多,理應能降低人工維護成本並提高車輛週轉率。

COUP 與 GoShare 營運模式雷同,但兩者面臨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市場。

三、歐陸市場競爭激烈 台灣市場尚在成長中

雖然同為共享機車,但在歐陸與在台灣仍有著天壤之別,首先在歐陸主要國家「共享經濟」並非是什麼新概念,而且早已行之有年。COUP 在歐洲除了需要面對至少三家以上的競爭對手,例如歐陸最大的共享機車「emmy」,此外還需要與近 10 家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動滑板車競爭,加上歐洲並非一年四季都適合騎機車,先天發展條件上並不比台灣來得更有優勢。

反觀台灣為機車王國,作為其中一種交通移動手段,騎乘機車是非常普遍的行為,而在 GoShare 之前也已有 WeMo 以及 iRent 等共享機車業者加入市場,也間接打開了台灣人對共享機車服務的接受度。

除此之外,GoShare 官方行銷手法更是一絕,它有著 Gogoro 自身品牌加持,無形中容易吸引愛嚐鮮、還沒騎過 Gogoro 的使用者嘗試,而本身對於 Gogoro 電動機車有興趣的民眾也有可能透過 GoShare 的騎乘經驗而決定購買機車,也形成一定比例的「導購」需求,再加上 Gogoro 品牌引領網路話題的能力以及 GoShare 粉絲團小編的各種創意,使得 GoShare 初出茅廬便打下堅實基礎。

社群經營是 Gogoro 的拿手好戲,GoShare 也十分懂得利用粉絲團和各種活動來創造網路話題。

GoShare 為自己創造了絕佳的「主場優勢」

其實與其說同為 Gogoro NetWork 系統下的共享機車服務,不如說是共享機車在歐陸以及台灣的兩個面向。當然,橫跨歐陸三個國家、四座城市的 COUP 共享機車也是在推出服務三年餘、拓展車隊數量達到 5,000 輛後才終止服務,反觀 GoShare 今年八月底才投入營運,現在論及成敗仍然太早。

但不可否認的是,GoShare 的成功是很多面向所促成的,例如品牌加持、社群行銷、民情趨勢與更完備換電站建設,如此才能夠造就目前 GoShare 的討論熱潮,而這些恰恰也是遠在歐陸的 COUP 所難以複製的條件。

Furch
作者

前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現任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站長,Canon Taiwan合作講師、Sony Taiwan講座講師、正成貿易合作講師、Sony Pro Support攝影師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