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 採購:4款外接盒、6款高速隨身碟實測與推薦

USB 3.0 採購:4款外接盒、6款高速隨身碟實測與推薦

目前 USB 3.0 傳輸介面已有高達 5Gbps 頻寬傳輸速率,為傳統 USB 2.0 介面3倍以上的傳輸速度,傳50GB藍光影片不用十分鐘!USB 3.0將成為下屆傳輸檔案的主流,還不來用嗎!?我們列出了以下6款隨身碟與4款外接硬碟盒提供參考!

隨著價格不斷降低,容量不斷提昇,有越來越多人選擇USB隨身碟,以及隨插即用的USB行動硬碟,當作資料隨身中心,或檔案傳輸媒介。雖然硬碟與flash記憶體的讀寫效能持續進步,容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傳輸頻寬卻受限於USB 2.0老舊介面,成為長期停滯不前的障礙。USB 3.0介面出現後,正式將這個長期停滯規格一舉突破,讓最新的隨身碟與外接硬碟,終於有合理的效能發揮空間。

向下相容就是好

電腦外部傳輸除了USB 3.0以外,其實早就有高效能介面,像是IEEE 1394eSATA都在其中。那在隨身碟與行動硬碟這一塊市場,為什麼廠商多半要採用、消費者也要選擇USB 3.0介面呢?原因之一就是普遍性,拜先人打下的根基,現在任何一台新電腦都具備USB 2.0介面,而USB 3.0的隨身碟與行動硬碟,都可以插到USB 2.0的電腦上使用。就算不滿意USB 2.0的效能,現在搭配USB 3.0介面的電腦零組件也越來越多,例如主機板與機殼,可說是爆炸性成長,不怕之後找不到介面插。

高速外部傳輸介面比較
  USB 3.0 eSATA IEEE 1394b
理論最大頻寬 500MB/s 300MB/s 100MB/s
隨插即用 可(需支援AHCI)
供給電壓 5V 8V~30V
供給電流 900mA 1500mA
舊電腦普及性
新電腦普及性

那麼IEEE 1394與eSATA介面也並非一無是處,IEEE 1394擁有強大的供電能力,可以滿足錄音設備與解碼器等等的供電需求,一般儲存裝置就更不在話下,沒有USB常遇到供電不足的困擾。而eSATA介面的優勢,是在於儲存設備(特別是SATA硬碟與SSD)的相容性,以及資料傳輸的效能。因為eSATA介面本身是採用SATA原生信號在做傳輸,不必經過晶片轉換,讓外接裝置「有如內接」。但是eSATA介面本身並不提供電源,目前看到的改良版Power eSATA,是跟USB 2.0共用電源接腳,供電能力自然就跟USB一樣平凡。

隨身碟與行動硬碟抉擇

從功能面來說,隨身碟與行動硬碟其實還蠻像的,都是可以隨身攜帶、隨插即用、在電腦外傳遞與儲存檔案的一個媒介。它們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體積與容量,隨身碟可以輕易放進口袋,但是行動硬碟卻勉強了一點。而隨身碟的價格帶又更廣泛,從500元以下的低價機種,直到5,000元的高階產品都找得到。行動硬碟受限於硬碟機的固定成本,當季最便宜的全新機種也不會低於1,500元,如果依照價格考量的玩家,以及對大眾的接受度,確實是隨身碟比較親和

在以往的USB 2.0年代,隨身碟跟行動硬碟的傳輸效能不會差太多。加上flash記憶體的搜尋時間與反應速度,本身就比機械式硬碟還優異,要是隨身碟再搭配更高檔的控制晶片,在讀寫零碎檔案的場合,反而可贏過一般的行動硬碟。如果一般人沒有大容量的需求,對行動硬碟的需要自然沒有那麼迫切,購買隨身碟將是普遍較佳的選擇,實際上也造成隨身碟比行動硬碟還普及數倍的情況。

USB 3.0 採購:4款外接盒、6款高速隨身碟實測與推薦

▲本次實測的6款隨身碟實際可用容量:相同容量的隨身碟,因為flash晶片差異,以及內部控制晶片定義了不同的預留空間,所以實際容量也有一些差異。

USB 3.0希望無窮

目前到了USB 3.0時代,行動硬碟的原始效能終於被解封,而大容量隨身碟可以藉由flash控制器的多通道技術,也讓傳輸速率更進一步。如果要問兩者誰比較強,其實都還有一些期待空間。不過USB 3.0還是新技術,成本也較高,對隨身碟廠商而言,多半會先應用在高階產品中。所以我們常看到USB 3.0隨身碟,都是32GB起跳的大容量,其實不必太驚訝。

因此,目前USB 3.0隨身碟的單價也被提高,跟行動硬碟相比,低價格的優勢就沒有這麼明顯,這一點得先留意。購買大容量隨身碟,或是行動硬碟的消費者,多半會有搬移大容量檔案的需求,否則一般小容量隨身碟就能滿足需要。因此USB 3.0把傳輸頻寬擴大,對於解除效能瓶頸而言,最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隨身碟選購,機構設計是重點

在選購隨身碟時,多數人第一眼先看外觀,第二再看價格。不過隨身碟的型號實在太多了,如果你也注重隨身碟的傳輸效能,要是包裝上沒有特別強調,或是認為廠商不可信的話,只能看雜誌或到網路上搜尋,要是找不到資料也得認命。其實細部的機構設計,更要先花時間特別研究,因為這是跟每次使用都息息相關的規格。

像是防水防震的有無,後蓋能不能套上隨身碟尾部,會不會太厚一次佔用2個USB插槽,諸如此類的細節。除了機構設計以外,外觀上也可以注意外表材質與顏色耐不耐髒,會不會容易留下指紋或刮痕等等。

行動硬碟與外接盒的機構設計就更重要了,從安裝硬碟開始,如果設計不良就會先讓你裝得一肚子火。除了9.5mm標準厚度的2.5吋硬碟以外,某些外接盒更會支援7mm超薄型,以及12.5mm加厚型的2.5吋硬碟,可以說硬體的相容性又更高了。而比較高級的外接盒,更會在防震功能投下更多心力。

像是在固定硬碟的螺絲處設計膠圈,或是內部貼上海棉,除了吸音吸震以外,還有填充內部空間,避免硬碟搖晃的功用。如果行動硬碟不小心受撞擊或掉落,有做吸震處理的高階外接盒,就會更有保障。

是否有備份、加密軟體也很重要

雖然行動硬碟與隨身碟本身就很方便,如果能再搭配應用軟體,它的實用性與功能性又會往上增加。例如目前已經有很多使用者,選擇將系統備份至2.5吋外接硬碟,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有軟體能幫你自動完成這件事,那是不是很便利呢?

除此之外,行動硬碟如果要當成檔案備份用途,多半會儲存個人相關、甚至是較隱私或較機密的資料。如果外接硬碟能再搭配加密軟體使用,就能補強保密問題,就算是遺失也不必怕檔案外洩。多數大廠牌的隨身硬碟與外接盒廠商,會免費提供可以備份檔案、加解密的應用軟體,消費者在選購時也可以納入考慮重點當中。

延伸閱讀:

看懂 USB 3.0:為什麼很快?架構完整大介紹

USB 3.0 晶片,砍掉重練變更強

【Computex 2010】家家都有USB 3.0

(後面還有:6款極速隨身碟大選購)

T小編
作者

使用 Facebook 留言
neco
1人給推

1.  neco (發表於 2011年11月16日 09:59)
新電腦普及性這部分我覺得有爭議
在USB3還沒出現的時候很多MB都直接在後窗上放上ESATA
且在怎樣接個cable就可以轉出ESATA來用了
要說他的普及性是低我覺得不太合理
Fa4b9f228e3ef129cea19b53be24e31d?size=48&default=wavatar
3.  loken0408 (發表於 2011年11月16日 16:13)
現在cp值最高的是威剛 S102 PRO 實測讀可到100以上寫50以上
最重要某屋只賣1450元
八雲紫
1人給推

4.  八雲紫 (發表於 2011年11月16日 18:17)
"目前看到的改良版Power eSATA,是跟USB 2.0共用電源接腳,供電能力自然就跟USB一樣平凡。"
這一句話不知道是幾年前的資料了?
Power eSATA最後的版本已經接上大4P電源了
何來跟USB共用電源腳?
一般Power eSATA都是另外的子卡(主機板內建太花成本了)
而且是要另外接大4P
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驅動2Bay的陣列裝置了(陣列不需另加電源)
727c1b84e9d6f99ed3b90c8b7260e4b6?size=48&default=wavatar
6.  steel17 (發表於 2012年8月24日 21:14)
作者說:線性讀寫的測試項目中,就算是速度最差的型號,效能也遠勝傳統USB 2.0隨身碟的「30MB/s」先天限制...,這個結論不正確,讀確實會超過,寫則未必。
幾個月前在PCHOME買了一個Verbatim 32GB的USB 3.0拇指碟,廣告上說其寫入速度在25MB以上,而且價格不到800元,有這麼好康的事,當然馬上就去敗了一個,收到後做了一些測試,隔天就退了貨。本想Verbatim是大廠,應該不會廣告不實,沒想到大廠也一樣。
原來這些號稱寫入速度在25MB以上的USB 3.0拇指碟,都做了一些手腳來騙Windows 7及Supercopier這類的拷貝程式,可能他們所用的USB 3.0控制器上有個幾百K的SRAM作cache,所以可以輕易騙過Windows 7及Supercopier這類的拷貝程式,但它終究騙不過專業的測試軟體HD Tune,當我用HD Tune Pro的"檔案效能測試"功能來測它的傳輸率時,它就原形畢露了,在HD Tune Pro的測試曲線上,它在前150MB確實可以保持近40MB/s的寫入速率,然而過後它就在0MB/s到40MB/s之間擺盪,它的曲線就像示波器出現了一堆的突波一樣,最後HD Tune Pro給它的平均寫入速率是11639KB/s,在買這支拇指碟前不久才買了一支PQI 16GB的USB 3.0拇指碟,我也拿去測試一番,結果PQI比較誠實,測試曲線非常平穩,平均寫入速率是10674KB/s,雖然比Verbatim稍差,但它至少沒有廣告不實。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