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 iPad 創造者回顧iPad這十年:其實iPad比iPhone更早在實驗室出現,但至今它還沒找到自己的定位

初代 iPad 創造者回顧iPad這十年:其實iPad比iPhone更早在實驗室出現,但至今它還沒找到自己的定位

10 年,賣出了超過 4 億台設備,這是蘋果 iPad 誕生至今所取得的成績。它最初只是蘋果在考慮低價上網本時意外推動的項目,受到多點觸控技術的影響,賈伯斯才決定將平板電腦的點子轉變成實際的產品。

為了確認螢幕尺寸,當時蘋果設計團隊專門製作了 20 多個長寬比不同的模型,然後全部擺在桌上,讓大家逐個擺弄,以便獲得最真實的回饋。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最終,第一代 iPad 選擇了 9.7 英吋的觸控螢幕,配合鋁製背殼,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畫框」。這些特性在今天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但也確定了往後多年 iPad 的基礎形態和發展方向。

上月底正好是 iPad 誕生 10 週年,科技媒體 Input 採訪到了兩位前蘋果員工,一位是蘋果的前軟體工程總監貝瑟妮‧ 邦吉諾(Bethany Bongiorno),而伊姆蘭‧喬杜裡(Imran Chaudhri)則是蘋果人機互動團隊的前設計總監。

兩人都曾深入參與過第一代 iPad 的設計和開發,如今他們則分享了不少幕後開發故事,也算是對這段歷史的補充。

平板電腦比 iPhone 更早出現在蘋果的實驗室中

iPad 項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iPhone 出現之前。幾年前,蘋果就已經做出了一個名為「Q79」的多點觸摸互動原型,樣子和 iPad 很像,但由於技術障礙和成本原因,蘋果選擇把螢幕縮小,先用在手機上面,這才有了第一代 iPhone。

蘋果還一度考慮過給 Mac 電腦裝上觸控螢幕,但由於新推出的 Power Mac G4 Cube 電腦銷售不佳,之後蘋果開始轉向小型設備的開發中,iPhone 便是其中之一,之後就輪到了 iPad。

到了 2007 年,低價上網筆電開始對個人電腦市場帶來了一定影響,這也成了蘋果重拾平板電腦項目的誘因之一,加上多點觸控螢幕技術在 iPhone 上的成功,iPad 的誕生自然也被提上日程。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據貝瑟妮回憶,由於當時蘋果正在聚焦新款 iPhone 的開發,所以只能重新建立一個團隊負責 iPad。新項目使用了「K48」的代號,而「Wildcat」則是當時 iPad 軟體的代號名。

然而,進入一個新的產品市場並不是輕鬆的事,很多基礎設計都需要從頭展開,這也是為什麼,蘋果會用大量模型機來確定最符合使用習慣的螢幕尺寸。

但在應用情境上,有些變化並不在蘋果的猜想之內。

用 iPad 拍照不是蘋果的本意,但使用者卻不這麼認為

iPad 上很多重要的基礎特性,都是在早期開發時確定下來的。

比如在相冊中經常會用到的多指縮放手勢,能夠讓你在相冊瀏覽和照片觀看這兩個介面件快速切換,就是當時提出的設計。貝瑟妮認為這些手勢更能體現出 iPad 多點觸控螢幕的優勢。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伊姆蘭則提到了和初代 iPad 一同發佈的鍵盤底座。最開始,開發團隊還抱著傳統電腦的思路去開發 iPad ,所以才會出現這樣一個如此異類的配件,雖然這確實能讓 iPad 看上去「像」是一台電腦。

不過在賈伯斯看來,他更傾向於把 iPad 視為「數位相框」。如果有個底座可以把 iPad 支起來,然後放到廚房或客廳裡,就能讓它在閒置時發揮出更多作用。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 iPad 真正上市後,它變成了一個更私人化的產品——人們躺在沙發上使用 iPad 看影片、新聞的時間,遠比它作為數位相框的時間要多。

某種程度上,這些使用習慣也符合我們現在對 iPad 的定位,只是對當時的蘋果來說,並未想到平板電腦會和家中的沙發、床產生如此密切的聯繫。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另一個在設計之初沒有被蘋果想到的使用情境,則和拍照有關。

最開始,蘋果團隊還不相信人們會拿著那麼大的螢幕走出門,更別說拿來拍攝,所以初代 iPad 並沒有配備鏡頭,到了 iPad 2 才出現改變。

貝瑟妮回憶所,她在 2012 年倫敦奧運會的體育場上,發現很多人都在用 iPad 來拍照。原因並非是 iPad 的鏡頭有多好,而僅僅是因為人們希望獲得一個更大的取景框,來滿足視覺上的需求。

當蘋果意識到這一點後,便決定對 iPad 的鏡頭規格進行升級,但同時也針對照片瀏覽等應用做了更充足的優化。

很可惜,iPad 沒能成為和智慧型手機一樣的日常存在

2010 年 1 月 27 日,賈伯斯以一貫的演講風格來為 iPad 的登場做鋪墊。就和初代 iPhone 的發布節奏一樣,它在幻燈片上放了一台 iPhone 和一台筆電,中間標了個問號。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這兩者間還可能存在別的東西嗎?」他問道,隨即坐在了皮革椅子上,拿出了 iPad 開始瀏覽新聞,完成了這台新設備的首秀。

時過境遷,今天 iPad 已經不再具備開頭那幾年的熱賣勢頭,每年的營收在蘋果財報中的佔比也趨於穩定,但這種見頂的趨勢,也讓人開始質疑平板電腦的未來。

伊姆蘭認為目前 iPad 會遭遇增長困境,仍然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他認為如果使用者同時擁有一台桌上型電腦和一台筆電,那麼就會對 iPad 的存在感到困惑。

誕生 10 年後,初代 iPad 的創造者們聊了些幕後故事

作為初代 iPad 項目的參與者,兩人也對 iPad 沒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向前發展抱有一絲遺憾。他們一度希望 iPad 能夠成為更大眾,且被廣泛使用的消費電子設備,甚至取代紙質教科書,讓學生們不用再背著笨重的書包去上學。

但受限於各種商業決策,還有大螢幕手機對於人們使用習慣的影響,很多願景都沒能落地。

另一個事實是,真正參與到 iPad 開發的蘋果員工數目可能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龐大。

很多人覺得這是蘋果舉全公司之力推動的項目,但按照貝瑟妮的說法,iPad 團隊更像是蘋果公司內部的一個「初創團隊」,人員和資源的有限,讓 iPad 很難像 iPhone 一樣保證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及對整個個人電腦市場產生更大的影響。

題圖來源:NYT

ifanr
作者

ifanr依托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用敏銳的觸覺、出色的內容,聚焦 TMT 領域資訊,迅速成為中國最為出色的新銳科技Blog 媒體。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