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印度工程師越來越多,面臨的不是種族歧視問題、而是自家人的種姓歧視問題

矽谷印度工程師越來越多,面臨的不是種族歧視問題、而是自家人的種姓歧視問題

雖然更多印度工程師進入矽谷工作,在印度當地盛行的種姓制度也隨之而來。低種姓的工程師們表示,美國科技公司不理解種姓歧視,也沒有明確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

1999年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資料庫管理員班傑明‧凱拉(Benjamin Kaila)每次到美國科技公司應聘時,都會祈禱在面試過程中沒有其他印度人。這是因為凱拉屬於印度社會等級制度中地位最低的種姓「達利特」(Dalit),以前在印度當地被稱為「賤民」(untouchables)。

矽谷一直存在多樣性問題:其仍然由白人和亞裔男性主導,黑人和拉丁裔員工的代表性仍然不足。但多年來,隨著有關精英管理的爭論愈發激烈,科技行業對印度工程師的依賴導致了另一種歧視的滋生,這就是種姓制度下的歧視。而像凱拉這樣的「達利特」工程師說,美國僱主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凱拉說,在過去20年裡的100多次工作面試中,自己只得到了一個工作機會,因為總是另一個印度人親自面試。凱拉說,當面試小組成員有印度人時,他會面對一些似乎是為了弄清他是否屬於高種姓的個人問題。

凱拉說:「他們不會提什麼種姓制度,但他們很容易就能認出我們。」他滔滔不絕地說出辨認自己可能是達利特的所有招數,包括膚色更黑等等。

矽谷印度工程師越來越多,面臨的不是種族歧視問題、而是自家人的種姓歧視問題

印度種姓制度遺留下來的歧視,很少被當作矽谷持續存在多樣性問題的一個因素。數十年來,科技行業從少數頂尖學校招聘人才,或者依賴H-1B簽證體系招收高技能員工的做法已經塑造了技術勞動力的種族結構。儘管如此,「達利特」工程師們表示,科技公司並不理解種姓歧視,也沒有明確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

今年6月,加州公平就業和住房部對思科公司及其兩名前工程經理提起訴訟,指控他們歧視一名「達利特」工程師。

訴訟宣佈後,為「達利特」爭取權利的非營利組織在三週內就收到了近260名美國科技工作者關於種姓歧視的投訴,投訴內容包括基於種姓的誹謗和笑話、欺凌、歧視性僱傭行為、同行評議中的偏見以及性騷擾。投訴最多的公司是Facebook(33人),其次是思科(24人)、Google(20人)、微軟(18人)、IBM(17人)和亞馬遜(14人)。而在Google、蘋果、微軟、思科和其他科技公司工作的30名印度女工程師稱,她們在美國科技行業面臨著種姓歧視。

美國科技行業對印度員工的依賴越來越大。自2009年以來,美國已經簽發了170多萬份H-1B簽證,其中65%的人是印度籍。卡托研究所移民政策分析師戴維‧J‧比爾(David J. Bier)說,近70%的H-1B簽證持有者在科技行業工作,而2003年這一比例還不到40%。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南亞問題的教授德維什‧卡普爾(Devesh Kapur)發現,2003年,在美國工作的印度移民中,只有1.5%是達利特或較低種姓的成員。

大型科技公司的年度公司多樣性報告,通常不會區分東亞或南亞的員工,也不會深入探討種姓、階級或性別的社會經濟差異。

「就像種族主義一樣,種姓主義在美國和科技行業依然存在,」微軟駐西雅圖工程師拉加夫‧考希克(Raghav Kaushik)說。他的種姓在印度屬於高等級的統治地位,但多年來一直從事平等倡導工作。「思科發生的事情不是偶然,實際上更普遍。」

思科發言人羅賓‧布魯姆(Robyn Blum)在一份聲明中說:「思科致力於為所有人提供一個包容性的工作場所。我們在報告和調查員工提出擔憂方面有健全程式,自2016年起就是如此。我們已經確定我們完全遵守了所有法律和我們自己的政策。思科將積極為自己辯護。」

「達利特」工程師說,大多數印度高種姓階層的員工似乎並未意識到自己的等級特權,認為種姓偏見已經是過去式。事實上,諸如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亞馬遜董事會成員英德拉‧努伊(Indra Nooyi)的種姓婆羅門在印度當地屬於最高等級。

Facebook、蘋果、Google以及微軟發言人均表明致力於為員工提供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工作場所,禁止任何歧視和騷擾。

2006年微軟內部電子郵件顯示,種姓歧視是科技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那一年,在印度政府宣佈針對邊緣化種姓的平等行動措施後,公司內部論壇上發了一場辯論,討論的焦點是「達利特」應聘者的門檻是否被降低,以及他們天生的智力和職業道德問題。微軟HR進行了干預,但只是暫時關閉了話題。

考希克和當時在微軟工作的Prashant Nema說,沒有員工會因為對達利特表達偏見而面臨後果。微軟發言人表示,微軟鼓勵並促進所有員工的對話和回饋,但拒絕對2006年那場論壇的辯論細節發表評論。

思科訴訟中的申訴人是一名印度工程師,名叫約翰‧多伊(John Doe)。他聲稱,由於兩名經理都知道他是「達利特」,自己的薪酬較低,工作機會被剝奪。訴訟還稱,多伊因抱怨工作環境不友好而遭到報復。

業內人士表示,此案將對科技公司在美國的運營產生明顯影響,但也會使在印度運營的跨國公司更加關注這個問題。

30名「達利特」女工程師正在敦促其科技行業僱主和整個美國企業,將種姓納入一個受保護的類別,這樣她們就能安心地向人力資源部門報告這類偏見。她們說,之所以移民到美國是為了逃避在印度頂尖工程學院遭受的欺凌和虐待,那裡佔主導地位的種姓人群質疑她們的開發能力。但諸如印度理工學院等也充當著向矽谷輸送技術人才的主要渠道。例如在思科案例中,多伊和他的經理都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

哈佛大學教授阿姜塔‧薩勃拉曼尼亞(Ajantha Subramanian)說,印度理工學院通過強大的校友網路推動年輕一代進入矽谷,在美國科技文化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薩勃拉曼尼亞說:「儘管種姓偏見並非印度理工學院獨有,但它在校園裡很普遍,因為高種姓的教師和學生普遍認為他們優於低種姓。」

被認定為「達利特」的後果還可能導致同事的排斥,甚至在辦公室之外也是如此。一位工程師說,他與其他思科員工分享了一則批評婆羅門至上的新聞後,被暫時從WhatsApp的一個團隊中開除。

微軟的考希克說,種姓偏見的普遍存在使得思科案的結果更加緊迫。微軟Google亞馬遜怎麼想都不重要了。他們必須按法律來辦。」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