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零組件 零組件 的最新熱門文章 新聞 Intel 正式推出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10nm 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啟用新命名規則 R.F. 發表於 2019年8月02日 11:00 Plurk 千呼萬喚始出來,早先 Intel 於多個公開場合談論的 10nm 製程代號 Ice Lake 處理器系列,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1 日正式發表,除了驚人的 IPC 提升幅度,內建顯示繪圖 Gen11 也有不錯的演出,同時也將顯示繪圖等級納入型號,更容易讓人一目瞭然。 Picasso 再次定義內顯效能高度,AMD 第二代 Ryzen 5 3400G 處理器測試 R.F. 發表於 2019年8月01日 09:00 Plurk 此次隨著採用 Zen 2 微架構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上市,大家習慣稱為 APU 的內建繪圖顯示第二代處理器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3 3200G 也一同和大家見面。這一代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5 2400G 有何異同... AMD Ryzen 3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大舉進攻,良駒配好鞍 GIGABYTE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如何選? Basih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3:00 Plurk AMD 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單執行緒效能與對手 Coffee Lake 平起平坐,更延續多執行緒大方送的傳統。只是良駒易求、好鞍難尋,1 張可發揮 PCIe 4.0 新規格效能的主機板亦相當重要。 新聞 AMD 釋出新版晶片組驅動程式 1.07.29,調整 Ryzen Balanced 電源計畫反應速度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1:00 Plurk AMD 於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導入 UEFI CPPC2 功能,將處理器 Performance States 調整由作業系統拉回至處理器本身自行決定,提供更快的 1ms 調整速度。如今 AMD 提供新版晶片組驅動程式 1.07.29,略為調整 Window... 新聞 選購 SSD 必備知識,效能 UP UP 的 SSD 升級實戰! Axiang Chin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0:00 Plurk 單位儲存成本愈來愈經濟實惠的「固態硬碟(SSD)」,更成為許多使用者裝機時的首選,而之所以 SSD 受到消費者歡迎的主要原因,追本溯源,當然還是它在效能方面的表現,確實是遠遠超過傳統的機械式硬碟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Founders Edition 鐘響上場,拉近與 RTX 2080 Ti 的效能距離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23日 21:00 Plurk NVIDIA 於 7 月初陸續推出 RTX Super 系列改版產品,首先推出 GeForce RTX 2060 Super 以及 GeForce RTX 2070 Super,拉抬產品效能超越競爭對手 AMD Radeon RX 5700 和 Radeon RX 5700... 大容量儲存應用再升級,Seagate IronWolf 16TB、IronWolf Pro 16TB NAS 硬碟測試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9日 09:00 Plurk 由於 SSD 價格從去年開始出現較大的降幅,512GB、1TB 產品建置成本已相當接近傳統硬碟,但在更大容量規格,傳統硬碟仍具備較低的單位儲存成本優勢。Seagate 近日在台推出 NAS 應用產品線 IronWolf、IronWolf Pro 最大容量 16TB 版本,塞...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評測,PS5016-E16 高速存取更有低溫全銅散熱片!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5日 09:00 Plurk 隨著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上市,AMD 將 PCIe 4.0 帶往消費級主流平台,受惠於介面頻率加倍,傳輸頻寬為 PCIe 3.0 的 2 倍。目前效能成長最有感的應用為 PCIe NVMe SSD,GIGABYTE 同為首波發售的一員,AORUS NVMe ... 新聞 Raspberry Pi裝上這個變超威!ICE Tower風扇光是氣勢就贏了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7月11日 14:00 Plurk 雖然Raspberry Pi 4是相當輕省的運送平台,但若在不使用任何散熱裝置的前提下,全速運作時SoC的溫度可能會衝破攝氏80度,可能會導致因過熱而暫時降速度的問題發生。使用者除了可以利用散熱片協助排除廢熱之外,也可以嘗試這款外觀非常神勇的側吹式主動散熱器。 新聞 記憶體恐將漲價!二戰問題擴大至貿易戰,日本加強管制半導體製程原料輸出至韓國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0日 09:00 Plurk 消費者好不容易等到記憶體價格下探,近期玩家陸續補貨 DDR4 記憶體,加上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推出,可讓廠商銷售更快速度版本的記憶體,但卻因日、韓 2 國在二戰徵用工賠償問題談不攏,導致日本加強輸出 3 款半導體製程材料的出口管制。 AMD Radeon RX 5700/RX 5700 XT 顯示卡測試,升級 RDNA 架構與 TSMC 7nm 製程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07日 21:05 Plurk 今天除了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效能解禁,另外 1 款同樣採用 TSMC 7nm 製程的 RDNA 架構顯示卡 Radeon RX 5700/RX 5700 XT 同步問世,AMD 藉此更新中階至中高階娛樂用顯示卡產品線,繪圖效能相較過去 GCN 架構產品更具能... AMD Ryzen 7 3700X、Ryzen 9 3900X、X570 晶片組主機板實測,Zen 2 微架構的首場戰役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07日 21:00 Plurk 終於到了 7 月 7 日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的解禁時間,這次不僅透過 chiplet 設計將主流市場核心數量上推至十二核心,單執行緒 IPC 效能追上 Intel Coffee Lake,配套 X570 晶片組更連帶升級至 PCIe 4.0,頻寬翻倍! 上一頁19下一頁
新聞 Intel 正式推出第十代 Core 系列處理器,10nm Ice Lake U 和 Ice Lake Y 啟用新命名規則 R.F. 發表於 2019年8月02日 11:00 Plurk 千呼萬喚始出來,早先 Intel 於多個公開場合談論的 10nm 製程代號 Ice Lake 處理器系列,終於在美國當地時間 8 月 1 日正式發表,除了驚人的 IPC 提升幅度,內建顯示繪圖 Gen11 也有不錯的演出,同時也將顯示繪圖等級納入型號,更容易讓人一目瞭然。
Picasso 再次定義內顯效能高度,AMD 第二代 Ryzen 5 3400G 處理器測試 R.F. 發表於 2019年8月01日 09:00 Plurk 此次隨著採用 Zen 2 微架構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上市,大家習慣稱為 APU 的內建繪圖顯示第二代處理器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3 3200G 也一同和大家見面。這一代 Ryzen 5 3400G 和 Ryzen 5 2400G 有何異同...
AMD Ryzen 3000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大舉進攻,良駒配好鞍 GIGABYTE X570 晶片組主機板如何選? Basih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3:00 Plurk AMD 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 Ryzen 3000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單執行緒效能與對手 Coffee Lake 平起平坐,更延續多執行緒大方送的傳統。只是良駒易求、好鞍難尋,1 張可發揮 PCIe 4.0 新規格效能的主機板亦相當重要。
新聞 AMD 釋出新版晶片組驅動程式 1.07.29,調整 Ryzen Balanced 電源計畫反應速度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1:00 Plurk AMD 於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導入 UEFI CPPC2 功能,將處理器 Performance States 調整由作業系統拉回至處理器本身自行決定,提供更快的 1ms 調整速度。如今 AMD 提供新版晶片組驅動程式 1.07.29,略為調整 Window...
新聞 選購 SSD 必備知識,效能 UP UP 的 SSD 升級實戰! Axiang Chin 發表於 2019年7月31日 10:00 Plurk 單位儲存成本愈來愈經濟實惠的「固態硬碟(SSD)」,更成為許多使用者裝機時的首選,而之所以 SSD 受到消費者歡迎的主要原因,追本溯源,當然還是它在效能方面的表現,確實是遠遠超過傳統的機械式硬碟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Founders Edition 鐘響上場,拉近與 RTX 2080 Ti 的效能距離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23日 21:00 Plurk NVIDIA 於 7 月初陸續推出 RTX Super 系列改版產品,首先推出 GeForce RTX 2060 Super 以及 GeForce RTX 2070 Super,拉抬產品效能超越競爭對手 AMD Radeon RX 5700 和 Radeon RX 5700...
大容量儲存應用再升級,Seagate IronWolf 16TB、IronWolf Pro 16TB NAS 硬碟測試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9日 09:00 Plurk 由於 SSD 價格從去年開始出現較大的降幅,512GB、1TB 產品建置成本已相當接近傳統硬碟,但在更大容量規格,傳統硬碟仍具備較低的單位儲存成本優勢。Seagate 近日在台推出 NAS 應用產品線 IronWolf、IronWolf Pro 最大容量 16TB 版本,塞...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2TB 評測,PS5016-E16 高速存取更有低溫全銅散熱片!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5日 09:00 Plurk 隨著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上市,AMD 將 PCIe 4.0 帶往消費級主流平台,受惠於介面頻率加倍,傳輸頻寬為 PCIe 3.0 的 2 倍。目前效能成長最有感的應用為 PCIe NVMe SSD,GIGABYTE 同為首波發售的一員,AORUS NVMe ...
新聞 Raspberry Pi裝上這個變超威!ICE Tower風扇光是氣勢就贏了 國寶大師 李文恩 發表於 2019年7月11日 14:00 Plurk 雖然Raspberry Pi 4是相當輕省的運送平台,但若在不使用任何散熱裝置的前提下,全速運作時SoC的溫度可能會衝破攝氏80度,可能會導致因過熱而暫時降速度的問題發生。使用者除了可以利用散熱片協助排除廢熱之外,也可以嘗試這款外觀非常神勇的側吹式主動散熱器。
新聞 記憶體恐將漲價!二戰問題擴大至貿易戰,日本加強管制半導體製程原料輸出至韓國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10日 09:00 Plurk 消費者好不容易等到記憶體價格下探,近期玩家陸續補貨 DDR4 記憶體,加上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推出,可讓廠商銷售更快速度版本的記憶體,但卻因日、韓 2 國在二戰徵用工賠償問題談不攏,導致日本加強輸出 3 款半導體製程材料的出口管制。
AMD Radeon RX 5700/RX 5700 XT 顯示卡測試,升級 RDNA 架構與 TSMC 7nm 製程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07日 21:05 Plurk 今天除了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效能解禁,另外 1 款同樣採用 TSMC 7nm 製程的 RDNA 架構顯示卡 Radeon RX 5700/RX 5700 XT 同步問世,AMD 藉此更新中階至中高階娛樂用顯示卡產品線,繪圖效能相較過去 GCN 架構產品更具能...
AMD Ryzen 7 3700X、Ryzen 9 3900X、X570 晶片組主機板實測,Zen 2 微架構的首場戰役 R.F. 發表於 2019年7月07日 21:00 Plurk 終於到了 7 月 7 日 AMD 第三代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系列的解禁時間,這次不僅透過 chiplet 設計將主流市場核心數量上推至十二核心,單執行緒 IPC 效能追上 Intel Coffee Lake,配套 X570 晶片組更連帶升級至 PCIe 4.0,頻寬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