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個資 個資 的最新熱門文章 教學 最新版的 LINE 安全隱私設定,保護你的個資安全 PCuSER 發表於 2014年7月30日 18:00 Plurk LINE雖然是一款好用的即時通訊軟體,不過筆者自己在使用上也一直擔心與煩惱著兩件事情:一個就是帳號到底有沒有「確實的安全防護],另外一個就是一些煩人的遊戲邀請有沒有「簡單關閉的方法」(而不是還是我先安裝遊戲再去關閉) 新聞 紅米手機被爆連線時,持續偷偷傳輸資料到到中國伺服器! newmobilelife 發表於 2014年7月19日 14:04 Plurk 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最容易影響使用者接受一件產品,就是性價比,而近來的性價比之王小米手機當然大受用戶歡迎,不過近期就有網支發現,原來紅米手機系列產品內,卻有一個暗藏的木馬程式,會在未經使用者授權下連接中國的伺服器。 新聞 即便系統恢復出廠設置,你 Android 手機中的資料資訊還是能被輕而易舉的找到 36Kr 發表於 2014年7月10日 12:00 Plurk 根據The Verge的消息,安全軟體發展商Avast本周對Android系統恢復原廠設置功能的安全性和徹底性提出了質疑。Avast 公司購買了 20 部二手的 Android 手機,以檢驗其能否從其中恢復出此前手機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資訊,結果是即便已經恢復原廠設置,裡面的內... 舊手機要賣人之前你都知道要恢復原廠設置,但還是有個小細節要提醒 Haop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10日 10:00 Plurk 通常我們都知道舊手機要給人之前,要先恢復成原廠的設定值,把自己的資料刪除再交出去,避免自己的個資或照片外流。但是,各廠牌的Android手機對於恢復原廠設定,又有些小小不同的設定,萬一有一個選項沒勾選到。還是會給自己增加一些麻煩。 新聞 LINE 日本證實多筆使用者帳密遭外洩,呼籲使用者快更改密碼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 發表於 2014年6月19日 17:56 Plurk 今日日本法新社報導, LINE 發言人證實在 5 月底至 6 月間在日本發生 303 起使用者帳戶密碼外洩事件,並至少造成 3 起金錢損失。目前 LINE 已交由日本警方進行調查,並呼籲使用者更改密碼。 新聞 阿碼科技:某單位正藉由 iPhone 簡訊民調,收集街頭運動者個資 數位時代 發表於 2014年5月14日 19:04 Plurk 前兩周,iPhone使用者陸續收到簡訊民調,內容主要為「服貿是過還是死」以及「核四存廢之爭」。資安公司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今日(5/14)在部落格發表文章指出,雖然投票不須署名,令人有「匿名投票」的錯覺,但他發現,實際上每個人收到的網址都不同,因此系統知道是誰在投票,能掌握... 新聞 Facebook 將提供匿名登入機制,不用再讓一堆第三方應用程式任意取用你的個資了! Hani 發表於 2014年5月07日 19:02 Plurk Facebook 將提供匿名登入機制,不用再讓一堆第三方應用程式任意取用你的個資了! 新聞 駭客研究出盜取個資的無人機,偽裝成 Wifi 欺騙你的手機 ifanr 發表於 2014年3月25日 13:01 Plurk 自從稜鏡事件之後,我們都知道網路上並沒有什麼隱私可言,以至於再次看到隱私洩露的時候,都開始抱著「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也不少」的無奈態度了。 手機不該 Root/越獄/刷機的理由有很多; 但 「安全」 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資訊人權貴 發表於 2014年2月18日 10:02 Plurk 手機不該 Root/越獄/刷機的理由有很多; 但 「安全」 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科技愈進步,資料外洩愈多 ! 13個保護個資的提醒 Haopeng 發表於 2014年2月14日 18:38 Plurk 前陣子PChome的相簿出大包了!一堆私人相本只要用手機瀏覽完全不設防。我一直沒弄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在網路上的東西,只要加個密別人就看不到。別說那些技術高超的駭客,每個網路服務公司的MIS,大概都有能力可以看到整個伺服器裡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這裡提醒幾個使用網路或手機的安全觀念! 新聞 遠通電收再度出包!eTag官網遭駭,民眾資料外洩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1月08日 00:01 Plurk 遠通電收不久前才宣稱遭駭客 DDoS 攻擊,而這次真的是完全入侵,今天下午(2014年1月7日)遠通電收的 FETC 官網遭駭客破解的消息傳出來(其實早在1月6日就被專業網站發現漏洞,之前可能就有資料流出),只用一些簡單的手法就將該網站內的所有資料全部看光光,金流網站的安全... 新聞 PDF 雲端服務洩個資,機密文件搜尋看光光 無敵小恩恩 發表於 2013年12月03日 13:18 Plurk 最近又發生個資外洩的問題,不過這次不是人力銀行或是網路服務出包,而是一個免費的 PDF 轉檔服務。因為 PDF Online 網站預設公開設定的關係,只要透過簡單的搜尋語法就可以找到不少履歷、個資或是機密文章,但其實這都是使用者自己洩漏出去的。 上一頁3下一頁
教學 最新版的 LINE 安全隱私設定,保護你的個資安全 PCuSER 發表於 2014年7月30日 18:00 Plurk LINE雖然是一款好用的即時通訊軟體,不過筆者自己在使用上也一直擔心與煩惱著兩件事情:一個就是帳號到底有沒有「確實的安全防護],另外一個就是一些煩人的遊戲邀請有沒有「簡單關閉的方法」(而不是還是我先安裝遊戲再去關閉)
新聞 紅米手機被爆連線時,持續偷偷傳輸資料到到中國伺服器! newmobilelife 發表於 2014年7月19日 14:04 Plurk 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最容易影響使用者接受一件產品,就是性價比,而近來的性價比之王小米手機當然大受用戶歡迎,不過近期就有網支發現,原來紅米手機系列產品內,卻有一個暗藏的木馬程式,會在未經使用者授權下連接中國的伺服器。
新聞 即便系統恢復出廠設置,你 Android 手機中的資料資訊還是能被輕而易舉的找到 36Kr 發表於 2014年7月10日 12:00 Plurk 根據The Verge的消息,安全軟體發展商Avast本周對Android系統恢復原廠設置功能的安全性和徹底性提出了質疑。Avast 公司購買了 20 部二手的 Android 手機,以檢驗其能否從其中恢復出此前手機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資訊,結果是即便已經恢復原廠設置,裡面的內...
舊手機要賣人之前你都知道要恢復原廠設置,但還是有個小細節要提醒 Haopeng 發表於 2014年7月10日 10:00 Plurk 通常我們都知道舊手機要給人之前,要先恢復成原廠的設定值,把自己的資料刪除再交出去,避免自己的個資或照片外流。但是,各廠牌的Android手機對於恢復原廠設定,又有些小小不同的設定,萬一有一個選項沒勾選到。還是會給自己增加一些麻煩。
新聞 LINE 日本證實多筆使用者帳密遭外洩,呼籲使用者快更改密碼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 發表於 2014年6月19日 17:56 Plurk 今日日本法新社報導, LINE 發言人證實在 5 月底至 6 月間在日本發生 303 起使用者帳戶密碼外洩事件,並至少造成 3 起金錢損失。目前 LINE 已交由日本警方進行調查,並呼籲使用者更改密碼。
新聞 阿碼科技:某單位正藉由 iPhone 簡訊民調,收集街頭運動者個資 數位時代 發表於 2014年5月14日 19:04 Plurk 前兩周,iPhone使用者陸續收到簡訊民調,內容主要為「服貿是過還是死」以及「核四存廢之爭」。資安公司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今日(5/14)在部落格發表文章指出,雖然投票不須署名,令人有「匿名投票」的錯覺,但他發現,實際上每個人收到的網址都不同,因此系統知道是誰在投票,能掌握...
新聞 Facebook 將提供匿名登入機制,不用再讓一堆第三方應用程式任意取用你的個資了! Hani 發表於 2014年5月07日 19:02 Plurk Facebook 將提供匿名登入機制,不用再讓一堆第三方應用程式任意取用你的個資了!
新聞 駭客研究出盜取個資的無人機,偽裝成 Wifi 欺騙你的手機 ifanr 發表於 2014年3月25日 13:01 Plurk 自從稜鏡事件之後,我們都知道網路上並沒有什麼隱私可言,以至於再次看到隱私洩露的時候,都開始抱著「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也不少」的無奈態度了。
手機不該 Root/越獄/刷機的理由有很多; 但 「安全」 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資訊人權貴 發表於 2014年2月18日 10:02 Plurk 手機不該 Root/越獄/刷機的理由有很多; 但 「安全」 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科技愈進步,資料外洩愈多 ! 13個保護個資的提醒 Haopeng 發表於 2014年2月14日 18:38 Plurk 前陣子PChome的相簿出大包了!一堆私人相本只要用手機瀏覽完全不設防。我一直沒弄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在網路上的東西,只要加個密別人就看不到。別說那些技術高超的駭客,每個網路服務公司的MIS,大概都有能力可以看到整個伺服器裡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這裡提醒幾個使用網路或手機的安全觀念!
新聞 遠通電收再度出包!eTag官網遭駭,民眾資料外洩 TechNews科技新報 發表於 2014年1月08日 00:01 Plurk 遠通電收不久前才宣稱遭駭客 DDoS 攻擊,而這次真的是完全入侵,今天下午(2014年1月7日)遠通電收的 FETC 官網遭駭客破解的消息傳出來(其實早在1月6日就被專業網站發現漏洞,之前可能就有資料流出),只用一些簡單的手法就將該網站內的所有資料全部看光光,金流網站的安全...
新聞 PDF 雲端服務洩個資,機密文件搜尋看光光 無敵小恩恩 發表於 2013年12月03日 13:18 Plurk 最近又發生個資外洩的問題,不過這次不是人力銀行或是網路服務出包,而是一個免費的 PDF 轉檔服務。因為 PDF Online 網站預設公開設定的關係,只要透過簡單的搜尋語法就可以找到不少履歷、個資或是機密文章,但其實這都是使用者自己洩漏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