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只靠用戶關注​不靠廣告,做APP做到月賺百萬美元。放在五年前只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今天卻悄然變成現實,有趣的是,這些正在賺錢的公司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廠,甚至部分公司自成立之初便採用遠端辦公模式。

更加有趣的是,這些新工具大多由 AI 驅動,並賦能到使用者實際需求。「實際」兩個字很關鍵,因為過去 20 年使用者對工具產品一直有需求,但具體需求卻一直在變。

在APP工具誕生之初,使用者需要的是殺毒、清潔、WIFI 和傳輸,這是由手機系統尚不完善、網路情況不佳決定的;後來,被需要更多的可能是壁紙、修圖、表情包、魔法上網;再到現在又出現了情緒/健康、螢幕外掛、繪圖、植物識別、Chat Bot 等多種新的工具需求。但不論如何演化,使用者對工具的需求始終圍繞「精準、高效、便捷、安全」。而工具廠商要做的就是不斷修煉內功、提升底層技術能力、發現並滿足新的需求。

PictureThis 應用程式商店截圖

「擁有植物識別應用 Picturethis 和硬幣識別應用 Coinsnap 的睿琪,成為繼字節跳動、騰訊和歡聚之後營收最高的中國APP廠商」,一時之間,成為開發圈最值得討論的新聞。

而這個案例其實恰好代表了傳統工具廠商與新興工具廠商,在面對工具市場的不同選擇。

傳統廠商更看重「規模」,因此在業務選擇時更傾向於要做普適的、高頻的需求,而新興工具似乎更願意從細分市場切入,用多個垂直人群去拼湊完整的商業版圖。

 

靠 ChatGPT Bot 爆火的公司,都是老手

由於先前 ChatGPT 官方尚不支援行動端APP,再加上很多使用者並不瞭解 ChatGPT 具體能完成哪些需求、也不清楚如何用一大堆提示詞讓ChatGPT 精準地滿足自己的需求,於是 ChatGPT Bot 們紛紛上線,並通過更實惠的訂閱價格和更便捷的使用體驗,獲得了超預期下載。

其中 Chat with Ask AI、Genie、AI Chatbot、ChatOn 登上了美國 App Store 下載總榜 Top100。

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目前 4 款 Chat Bot 產品都針對不同的需求訓練出了不同的 Bot,當使用者希望利用 ChatGPT 完成撰寫文章、寫報告、給客戶發郵件等常用需求時,無需再進行通用的常規描述,只要給出具體的個人需求便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在這點上 AI Chatbot 完成得最好,Chat with Ask AI UI 最簡單。

而這四款產品背後的 4 家公司中的 3 家憑藉發行工具產品實現了月入千萬,而且更有趣的是越南廠商 Vulcan Lab 實際上是一家軟體外包服務商,這也是意味著這收入很可能是 Vulcan Lab 的副業。

相較於很多 Internet 公司已經有至少 10 年的儲備,這幾家正在賺錢的工具公司仍然很年輕,經驗最豐富的 Vulcan Lab 第一款產品上線於 2017 年,AppNation 更是 2021 年才有了第一款產品。雖然很年輕,但肉眼可見的是在過去三年四家公司都一頭紮進了工具賽道,通過持續推出新產品不斷瞭解市場需求,並取得了一定成果。

而通過對 4 家公司旗下工具產品的整理來看,四家公司應該都屬於我們前面提到的「從細分市場切入,用多個垂直人群去拼湊完整的商業版圖」的新工具廠商。

儘管 4 家公司背後都有明顯的 AI 驅動痕跡、且在產品定位上也有一定重合,但神奇的是旗下產品又有各自基因。

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Codeway,在圖片領域的積累更深,Face Play 做 AI 換臉、Wonder 做 AI 繪圖、Pixelup 主攻 AI 修圖,就連記憶體清理 App Cleanup 也主打圖片清理。

月入超 100 萬美元的 Face Play 應用程式商店截圖。

AppNation,雖然最賺錢的幾款產品都是時下流行的聊天機器人和繪圖,但實際上一直沒有放棄「使用者安全和音訊」方向的嘗試,鏡頭尋找、嬰兒監控、無痕瀏覽都是 AppNation 堅持了 3 年的項目,在 AI 方向有了更多沉澱後又開始嘗試用 AI 生成音樂以及做原聲和背景音分離。

Vulcan Lab,除了上述表格中的提到的場景,另外兩個主要方向是「內容的轉換以及距離追蹤」,從文字到語音的 Text to Speech,從圖片到多語言文字的 Camera Translator。旗下距離追蹤產品則小到物品追蹤,大到空間站和衛星的追蹤。

AIBY,則很好地平衡了「老場景和新使用者」與「大眾與細分群體」的關係,字型設計和螢幕外掛都算不上什麼新鮮玩意,但是 AIBY 總能從行銷和 UI 上讓老樹開新芽。

月入超 50 萬美元的 Fonts Art 應用程式商店截圖。

前面提到之所以將 Codeway、AppNation、Vulcan 和 AIBY 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旗下都有 ChatGPT Bot 產品登上了美國 App Store 下載總榜 Top100,對於 AppNation 和 Vulcan Lab 來說此次登榜是一次新的突破,而對 Codeway 和 AIBY 而言只是「多次出圈中的一次」。

那麼憑什麼這些年輕的工具公司能夠月入百萬美元?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始終緊隨市場熱點。

從美國等市場下載榜 Top100 和暢銷榜 Top100 入榜產品來看,過去幾年海外工具的幾個熱門趨勢分別是:AI 換臉、動漫頭像、iOS 16 帶來的小元件熱潮、AI 繪圖、生物識別和 ChatGPT Bot。

聰明的讀者肯定已經看出,雖然時間跨度較大、應用情境也有很大不同,但實際基本都可以看作是 AI 驅動的結果,而且圖片和 AI的結合更容易吸引人眼球。

一位已經靠 AI 繪圖實現月入 6 位數的 AI 創作者分享,「目前社群媒體上流量最好的、最容易變現的其實不是充滿想像力和技術含量的奇幻大作,而是頭像和壁紙」。相較於 AI 對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強大作用力,普通人更加關注 AI 可以為自己做什麼。

目前幾個應用比較多、且比較賺錢的案例是:

(1)AI 修圖,與傳統修圖相比,AI 修圖主要突出簡單、快捷,並且將老照片修復、畫質恢復、黑白照片上色等增強功能設為賣點,「讓過去的回憶重現眼前、讓長大的自己回到過去」提供的情緒價值足以讓使用者付費;

(2)動漫頭像,儘管 Midjourney 已經開始支援電圖、包括也有不少 AI 繪畫 App 支援使用者免費用 Prompt 生成照片,但對於多數使用者而言網路環境、英語、偵錯難度都是門檻,一鍵生成才是重中之重。每隔一段時間動漫頭像都會流行一陣,在這個過程中與其宣傳功能和技術的創新,不如做文化和潮流的同行人;

(3)物體識別,包括但不限於植物識別、昆蟲識別、鳥類識別、蘑菇識別、金幣識別等。以植物識別為例,與國內只有少部分使用者會在春夏來臨時或者逛公園時嘗試瞭解所見的植物種類不同,歐美的花園和綠植文化發展更為成熟,因而也更有瞭解和養護植物的需求。

資料來源:點點資料

4 款頭部植物識別 App 近 30 天營收總和便可以達到 740 萬美元,很難讓人不心動。

除了以上三種,再特別說一下 Codeway 旗下空間清理 App Cleanup,作為旗下最不起眼、但卻最賺錢的 App,根據點點資料統計,僅 Cleanup iOS 端近 30 天營收就超過了 130 萬美元。

這甚至是一個有點反常識的結果,我們身邊很多使用 iPhone 的使用者儘管平時也會遇到記憶體緊張的情況,但手機上並不會再安裝記憶體清理應用,更別說 Cleanup 的主要收入來自美國、英國和澳洲等成熟市場。

相較於傳統空間清理 App 無差別攻擊,Cleanup 將目光聚焦在「圖庫中的重複照片」上,利用 AI 識別重複的、相似的照片,並以此來達到解放記憶體的效果。

作為拍照愛好者和美景收集器,筆者 512G 的記憶體中有 107.43G 被圖庫佔領,圖片在總記憶體中的佔比超過 20%。做一個不嚴謹的對比:Cleanup 終身訂閱價格為 39.99 美元,iCloud 年訂閱價格 35.88 美元,128G 記憶體的 iPhone14 Pro 官方報價 999 美元。

看起來,Cleanup 性價比完勝,但實際上 Cleanup 月訂閱價格 7.99 美元,iCloud 月訂閱價格 2.99 美元,怎麼賺錢、賺得誰的錢,一目瞭然。

我們都知道,社群&泛娛樂和遊戲產品的訂閱方案總是暗藏玄機,但實際上通過筆者的體驗、觀察和分析,新工具廠商們在訂閱方案上使用的技巧也值得細細推敲。

工具廠商的訂閱方案里,不止多了一個心眼

通常情況下,訂閱方案裡包括訂閱引導、付費點、訂閱週期、訂閱等級、訂閱優惠、訂閱地點和訂閱顯示等多個部分,也有一些APP甚至會在性別、年齡上下手,其中最臭名昭著也最賺錢的是全球最大的約會交友應用 Tinder。 

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相比 Tinder,工具類 App 的訂閱方案還是會簡單、直接一些。在本部分我們將分析 CodeWay 和 AIBY 的訂閱方案為什麼能賺到錢。 

搭上GPT話題APP時代來臨,個個月賺百萬美元、秘訣是「看起來有用」

1、訂閱前置。與社群產品更關注使用者留存和 LTV,Code Way 和 AIBY 都深知使用者留給工具產品的耐心並不多,但目標卻很直接,因此改變了社群產品常用的“讓使用者自己去發現訂閱計畫”的策略,轉而採用產品+訂閱方案的開場,即使用者在瀏覽完 3-4 頁的產品介紹後,將直接跳轉到訂閱頁面,“逼迫”使用者在使用前就作出選擇。 

 從左到右分別為:Cleanup、Wonder、Fonts Art、Themify 訂閱頁面截圖

2、隱藏完整訂閱方案。雖然在後續使用中筆者發現以上幾款產品都提供周、月、季度、年和終身的訂閱方案,但系統只大多隻顯示周和年/終身方案,而月和季度則需要仔細尋找才能發現。 

從使用者視角來看,周的總價更低、年/終身訂閱性價比更高;從平台角度來看,小週期可以擴大訂閱使用者規模、大週期可以增加訂閱收入規模。 

3、試用與優惠不同享。Code Way 和 AIBY 旗下所有產品都為使用者提供 3 天的免費使用,但問題出在如果使用者選擇開啟免費試用權限,就不得不放棄性價比更高的年訂閱價格。 

4、頻繁推送訂閱彈窗。在筆者未開啟訂閱付費時,系統經常會彈出付費頁面,時時刻刻提醒筆者不應該白嫖如此好用的工具。 

5、限時優惠。當使用者並沒有為系統的第一次訂閱推送付費時,系統會通過提供額外限時減價的方式吸引使用者付費,比如 AIBY 旗下植物識別應用 NatureID 就給出了限時 1 小時的 50% 的折扣,用心動的價格讓使用者無法拒絕。 

6、使用者好評吸引付費。AIBY 在訂閱頁面中放入了其他使用者好評的滾動欄,用同為使用者視角的評價推動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並完成付費。 

而事實上,除了訂閱模式,Code Way 和 AIBY 也有通過廣告和內購的方式創造更多收入,因此移除廣告和內購優惠也是讓訂閱更有吸引力的一部分。

雖然,產品功能和定位不同會導致付費點設計天差地別,但通過筆者對這 10 款應用的觀察,發現「數量限制和品質限制」是新工具 App 的常用付費點,比如 Code Way 旗下 Chat with Ask AI 和 AIBY 旗下 ChatOn 都支援使用者免費使用限定次數的與 ChatGPT 對話,但只有開通會員才可無限制使用,這就與 Dating App 常用的無限制匹配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而 AppNation 旗下 Genie 和 Vulcan Lab 旗下 Ask AI 要求使用者訂閱會員才可以使用語音功能,又與 Dating App 會在使用者會員後為其推薦優質使用者一樣。更多和更好,是工具 App 在訂閱方案中的核心要義。 

但實際上這一切的大前提是工具類產品,確實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功能和服務,工具類產品要想賺錢首先要有用,或者該說,至少要「看起來有用」。 

 

本文轉載:36氪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