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Sony FE 400-800mm F6.3-8 G OSS 超望遠變焦鏡頭自推出以來迅速成為鳥類攝影圈的熱門話題,這不僅是 Sony 鏡頭系統中首支涵蓋至 800mm 焦段的鏡頭,在機動性、影像畫質與自動對焦性能上的表現,無一不讓廣大攝影愛好者充滿期待。有鑑於此,T 客邦特別採訪到台灣知名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帶讀者們從專業攝影者的視角,深度體驗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的第一手使用心得。

關於|梁皆得

台灣知名生態紀錄片導演,自幼熱愛觀察鳥類。1992 年隨中研院劉小如教授前往蘭嶼,參與蘭嶼角鴞的研究,啟發了他投入紀錄片創作的契機。多年來,陸續完成《ㄉㄨㄉㄨㄨˋ:蘭嶼角鴞的故事》、《老鷹想飛》、《尋找神話之鳥》、《守護黑面琵鷺》等作品,致力於透過影像呈現鳥類生態與環境變遷的關聯。作品曾多次獲得金馬獎、金穗獎、金鐘獎肯定,並在多個國際影展中獲獎。

➤ 目前經營Facebook

從賞鳥到走上拍鳥之路

我小時候是住在彰化農村,家附近有很多樹林,有樹林自然就會吸引許多鳥類聚集,每天聽牠們在樹上吟唱、看牠們互相追逐嬉戲,無形之中慢慢培養起我對觀察鳥類的習慣與熱情;國中時我買了人生第一本鳥類攝影書,正式開啟我對鳥類的廣泛認識。

後來有幸加入台中鳥會,結識當時的會長吳森雄老師,他教導我很多鳥類的相關知識,更在我退伍後,介紹我到剛學成歸國、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的劉小如教授身邊擔任研究助理,自此我的工作便再也離不開「鳥」這個可愛的生物。

梁導耗時三年完成的《ㄉㄨㄉㄨㄨˋ:蘭嶼角鴞的故事》,不僅入圍第 32 屆金馬獎最佳紀實報導片,還獲得第 19 屆美國蒙大拿州國際野生動物影展科學訓練影片優選的肯定。這部作品也成為梁導轉型為專職生態紀錄片工作者的重要分水嶺,開啟了他在生態影像創作的嶄新篇章。

跟隨劉小如教授前往蘭嶼進行蘭嶼角鴞研究工作期間,我正好看到有團隊在當地拍攝生態紀錄片,於是興起為蘭嶼角鴞拍攝紀錄片的念頭,和劉教授商討後我開始利用研究工作的空檔,耗時三年時間完成「ㄉㄨㄉㄨㄨˋ:蘭嶼角鴞的故事」這支紀錄片。考量到拍片需要花費龐大的時間與心力,於是決定請辭研究助理的工作,全心投入紀錄片的創作及拍攝至今。

輕巧、精準、值得信賴

我們早期 (1990 年代) 拍攝紀錄片用的是 16mm 電影底片,攝影器材不只非常重,鏡頭也全都是手動對焦,總之一切都很克難,但也是樂在其中。大概在 2008 年時我才轉換成數位攝影機,不過還是搭配手動鏡頭持續拍攝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 2024 年因為考慮到眼睛退化的問題,使用手動鏡頭不甚方便,因此決定購入無反相機。

由於我的拍攝題材都是以鳥類為主,所以朋友建議我可以考慮 Sony α 系統,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Sony α 系統的自動對焦非常快,機身和鏡頭也很輕巧,於是沒考慮太久便購入了 α1、SEL200600G 和 SEL600F40GM 作為拍攝紀錄片的主力器材。

拍了幾十年生態紀錄片,梁皆得前半段時間都是使用底片機和手動鏡頭,雖然中間有換成數位電影機,但仍是搭配手動鏡頭拍攝,2024 年他決定擁抱新科技,投入 Sony α 系統的懷抱。

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可以感受到 Sony α 系統真的如同多數攝影師說的那樣,不僅容易上手,而且比過往使用的器材輕巧非常多。像 SEL600F40GM 只有大約 3kg,跟我早期另一支重達 7kg 的 600mm 手動鏡頭相比,整整輕了一倍以上,再加上 α1 也很輕巧,無論拍攝或攜行時的負擔都獲得很顯著的改善。

再來是我認為 Sony α 系統的自動對焦性能很值得信賴,拍攝過程你只需要專心構圖,無論鳥與拍攝者之間的距離如何變化,始終都能穩穩地鎖定住目標,不得不說,轉換到 Sony α 系統對我跟團隊真的是一個超加分的決定。

原來 800mm 可以這麼輕!

我對 SEL400800G 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真的很輕、非常輕,尤其像我們這種長期拍攝鳥類紀錄片,早就已經習慣大砲重量的人來說,初次拿到 SEL400800G 一定會有「哇!800mm 鏡頭怎麼會那麼輕」的驚豔感。

這組鏡頭搭配目前最新的 Sony α1 II,機動性真的很棒!你可以一看到目標就毫不猶豫馬上拿起來手持拍攝,更不用說背著它深入山野間拍鳥比以前使用的器材輕鬆太多,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SEL400800G 相較梁皆得以往用過的大砲都輕上許多,機動性與便利性的表現都讓他大推。

橫跨 400mm-800mm,提供更多創作空間

SEL400800G 對我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加裝增距鏡就能擁有 800mm 的視角。相信有在拍鳥的人都知道,變焦鏡加裝增距鏡雖然能獲得 1.4 倍或 2 倍的焦長,但最大光圈也會等比縮減,以拍片來說,畫質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若是拍照就還得同時考慮快門速度夠不夠凝結鳥類的瞬間動作,以及畫質是不是能接受…等等。SEL400800G 不僅原生就有 800mm 焦距,而且 400mm 到 800mm 正是拍攝鳥類最常用到的焦段範圍,這對畫面或構圖安排都提供相當大的彈性。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 SEL400800G 最大優勢在於具備原生的 800mm 視角,且 400mm-800mm 正是拍鳥最常用的焦段範圍,對畫面或構圖安排都有很大的彈性。(上:Sony α1 II + SEL400800G,800mm、F9、1/1600s、ISO 800、紅嘴鷗〔看大圖〕|下:Sony α1 II + SEL400800G,800mm、F9、1/2500s、ISO 800、大冠鷲〔看大圖〕)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另外,400mm 和 800mm 間的變焦環轉動範圍非常小,幾乎只要 1/4 圈就可以完成兩端焦距的變換,對於需要快速切換視角或轉換拍攝目標來說真的既快速又方便。採內變焦設計也對拍鳥相當有幫助,除了變焦時的重心平穩外,當躲在偽裝帳拍攝時,也不必擔心因變焦而突出的鏡筒會將目標嚇跑。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 SEL400800G 不僅採用內變焦設計,且 400mm 和 800mm 間的變焦環轉動僅約 1/4 圈即可完成,對於變焦的重心平衡和操作方便性都起到很大的幫助。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變焦鏡也有出色畫質

無論是拍攝紀錄片或照片,我們對畫質當然會有一定程度的重視。如果被攝目標(鳥類)因為畫質不好而無法清楚呈現,那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SEL400800G 讓我相當驚豔的一點是,雖然是顆變焦鏡頭,但畫質表現卻遠超預期,只要 ISO 不要拉太高,不管是 400mm、600mm 或 800mm 端,光圈全開的影像就非常清楚,散景也很平滑柔順,影像整體的銳利度和氛圍感都很不錯。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 SEL400800G 雖是一顆變焦鏡,但在任何焦段都展現出色的解像力。從上圖 100% 裁切的結果看,不僅鳥眼相當清晰,就連身上的羽毛也根根分明。(Sony α1 II + SEL400800G,506mm、F9、1/250s、ISO 5000、紅耳鵯〔看大圖〕)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 從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所拍攝的 4K 60p 高解析度影片 (反嘴鴴) 可以看到優異的畫質表現。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的高性能,拍片、拍照都不費吹灰之力

從拍片的角度看,α1 II 可以錄到 8K 解析度,也能拍攝 4K 120p 的影片,這使得後製階段能運用的空間相當大,再加上內建 AI 自動對焦,搭配 SEL400800G 的追焦不只快速還很穩定,而且重量輕、機動性相當高,對比之前使用的器材,這個組合拍紀錄片真的輕鬆太多了。

如果是拍照,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的預拍和最高 30fps 連拍功能,就算看到鳥展翅起飛那一刻才按下快門,還是能從容捕捉到起飛瞬間的畫面,幾乎可以說是隨手拍就是精彩作品,讓攝影師能夠沉浸在以往不曾有過的拍攝樂趣中。

▲ 梁皆得導演強調,利用 α1 II + SEL400800G 這個組合拍攝紀錄片不僅比以往輕鬆許多,後製的彈性也很大;搭配 AI 自動對焦,要捕捉黑鳶補食的畫面也是輕而易舉。

α1 II 的「預拍」功能對以往很難拍攝的畫面 (像是鳥類起飛的瞬間) 相當有幫助,就算看到鳥類開始動作才按下快門都還來得及。(Sony α1 II + SEL400800G,800mm、F9、1/2000s、ISO 8000、褐翅鴉鵑。)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 受惠於 SEL400800G + α1 II 出色的自動對焦性能,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易捕捉到鳥類展翅飛行的畫面。(上:Sony α1 II + SEL400800G,800mm、F9、1/2000s、ISO 3200、遊隼〔看大圖〕|下:Sony α1 II + SEL400800G,800mm、F9、1/2000s、ISO 8000、褐翅鴉鵑〔看大圖〕)

深度剖析 Sony SEL400800G,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如何善用它來拍攝鳥類?

支援「呼吸效應抑制」和「防手震」,拍片更無負擔

除了輕量、對焦快、畫質好之外,我發現在使用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拍攝影片時,即使在不改變視角與焦距的情況下調整對焦範圍,也幾乎沒有呼吸效應產生。這對於敘事手法中常見的精細對焦移動來說,能有效避免畫面變形或干擾觀感,是影片拍攝上的一大優勢。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的防手震效果對手持拍攝相當有幫助,加上鏡頭輕巧、機動性高,大幅提升了長焦段拍攝時的靈活性與操作彈性。

另外,SEL400800G 的防手震表現也很出色,與鏡頭本身的高機動性可說是相輔相成。由於鏡頭輕巧,除非是要進行長時間錄影才需要上腳架,一般拍攝多半是看到目標後立即手持拍攝,而穩定的防手震效果能有效抑制長焦拍攝常見的晃動,就算手持也能拍出穩定、清晰的影像。

從拍片到拍照,α1 II + SEL400800G 一組搞定

體驗過 SEL400800G 搭配 α1 II 後,確實能感受到 Sony 在影像技術上的進步與便利、貼心的設計。針對過去常見的拍攝痛點,諸如鏡頭過重、焦段受限、對焦不易、畫質不佳…等,這個組合幾乎都給出具體又有效的解決方案,大幅提升效率與實戰表現。

▲ 梁皆得使用 α1 II + SEL400800G 在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所拍攝的反嘴鴴、青足鷸和黑面琵鷺片段。 

就拍攝紀錄片來說,未來我會以 SEL400800G + α1 II 和 SEL600F40GM + α1 II 作為主要的工作器材,同時雙機雙鏡作業,視當下需求靈活運用或依場景快速切換,讓拍攝更具彈性。

如果你是拍照為主,尤其是鳥類攝影,那我會毫不猶豫推薦 SEL400800G + α1 II。它兼具輕量化、靈活焦段、高速對焦與優異畫質,涵蓋了鳥類拍攝中最常使用的焦距範圍,是一組「進可攻、退可守」的強大組合,未來若是有多餘預算再搭配一顆定焦鏡,那全世界任何飛禽幾乎都可以輕鬆收入記憶卡中。

探索更多 SEL400800Ghttps://go.sony.tw/8s2dvw2p

August
作者

DIGIPHOTO網站編輯,長期專注於攝影相關的產業報導,並時常分享攝影器材評測心得,以及攝影技巧和軟體後製等教學,同時也樂與攝影同好交流。

使用 Facebook 留言
許阿財
1.  許阿財 (發表於 2025年5月13日 13:43)
Sony新款SEL400800G鏡頭具備輕量化與高解析特性,特別適合鳥類攝影需求,專業攝影師梁皆得在文章中實測指出其自動對焦快速、影像清晰,並能應對高速移動主體。根據Sony官方資料,此鏡頭重約2.5公斤,採用XD線性馬達,提升追焦表現,為野外拍攝提供極大便利。這種精準與效率的提升,猶如正常出金娛樂城於PTT論壇上獲得的正面評價,代表穩定性與高效回應使用者期待。本文純屬學術分析,探討影像科技如何與使用者經驗高度整合。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