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電子近日在台灣發表 2025 年新一代智慧家電產品系列,完整涵蓋智慧顯示器、Soundbar 音響、冰箱、洗衣機等家庭核心設備。以「AI for All」為核心理念,三星強調透過人工智慧全面提升家庭日常的互動性、效率與美學整合,呈現其對智慧居家生活的最新詮釋。
AI 驅動視聽進化,打造更沉浸的家庭娛樂
三星於 2025 年全面升級其智慧顯示器產品線,導入最新一代 Samsung Vision AI 技術,強化影像與音效處理能力,並提升整體操作體驗,目標打造更沉浸且舒適的家庭影音環境。
新款顯示器搭載擁有 768 個神經網路的高效 AI 處理器,效能較前代提升達 1.5 倍。這使得影像升頻技術能夠更準確地將解析度不足的訊號來源轉化為接近 8K 或 4K 畫質,同時降低畫面雜訊與鋸齒感,臉部細節與紋理表現更為細膩。AI 也能自動根據觀看環境與內容類型調整影像設定,用戶可選擇電影、運動或一般等三種自訂模式,依需求設定色彩、亮度與對比。進一步而言,AI HDR 功能可將 SDR 內容升級為接近 HDR 畫質,強化光影與色彩的表現,讓影像層次更豐富。
為提升色彩呈現準確度,三星引入 Color Booster Pro 技術,透過 AI 即時分析影像色調與分布,依使用者偏好進行動態色彩優化。另一方面,顯示器亦結合抗反光真星黑面板與智慧護眼模式,可根據環境光自動調整畫面亮度,降低反光與倒影,提升觀影舒適度。
在聲音表現方面,三星智慧顯示器整合 AI 音場處理技術,分析並優化聲源分布。獨家魔術音效與 AI 魔幻音場可結合 Soundbar 聲道,提升環繞效果,搭配最多可連接兩台 Music Frame 音響,透過自動位置偵測,建構 360 度沉浸式音場體驗。AI 迴聲定位技術 Pro 則能結合空間條件與 Dolby Atmos技術和天空聲道喇叭,自動優化音效輸出,形成完整包覆的聲場效果。此外,智慧抗噪功能 Pro 可即時辨識環境噪音與人物對話,自動提升語音清晰度;AI 聲音感測學習則能記憶用戶的音量偏好,調整至最合適的聆聽模式。
Neo QLED 與 OLED 系列進一步擴展使用情境
在操作系統方面,2025 年全系列智慧顯示器搭載全新 One UI Tizen 系統,用戶只需登入三星帳號,即可在個人化介面中存取各式串流內容。搭配 SmartThings 應用程式與中文語音遙控支援,用戶能輕鬆切換頻道或調整音量。系統亦支援 7 年免費更新,並整合 Samsung Knox 資安平台,確保個資與裝置安全,提升整體使用穩定性。
Neo QLED 系列作為三星旗艦級顯示產品,搭載最新 AI 高效處理器,具備更強的影像與聲音演算能力。機身設計走極致纖薄路線,可無縫融入現代室內空間。今年起,抗反光真星黑面板也擴展至 Neo QLED 系列,並取得 VDE 護眼認證,結合聰明護眼模式,提升長時間觀賞時的舒適性。旗艦型號 QN990F 則為全球首款支援非指向性 8K 無線傳輸的顯示器,搭配無線美型集線器,整合電源與訊號來源,僅需一條線即可完成連接,無線訊號覆蓋範圍可達 10 公尺,讓空間佈局更加自由靈活。
在 OLED 產品線方面,三星導入升級版抗反光真星黑面板技術,有效減少反光與倒影,即便在光線複雜的空間中也能保持畫面黑階與層次清晰。新一代 OLED HDR Pro 技術使畫面亮度提升70%,顯著強化對比表現與細節還原,呈現出迄今最優質的 OLED 視覺體驗。旗艦款 S95F 不僅支援 G-Sync 與 FreeSync Premium Pro 雙認證,並具備 165Hz 高更新率,能於高速畫面下提供無撕裂、順暢的觀看感受,適用於高規格遊戲與影音娛樂使用情境。
隨著大尺寸智慧顯示器需求日益增加,三星於 2025 年在台推出多款超大尺寸新機型,首度導入 100 吋 Mini LED 顯示器 QN80F,產品線涵蓋入門款的 Crystal UHD、高階 Neo QLED,以及 MICRO LED 系列,提供從 83 吋至 114 吋的多種選擇。
設計生活系列顯示器
三星 2025 年設計生活系列產品強調結合視聽功能與空間美學,提供多種外型與使用情境的選擇。新款 The Frame Pro 顯示器採用量子 Mini LED 背光技術與抗反光消光黑面板,能有效降低環境光反射,強化影像對比表現。此機型通過 UL 無眩光與 Pantone ArtfulColor 色彩驗證,具備高準確度色彩還原能力。搭載 NQ 4 AI 第三代高效處理器,支援多項 AI 功能。機身設計包含零間隙壁掛架與磁吸式邊框,可依使用者喜好替換,融入居家裝潢。
The Serif 則以造型設計為主軸,採襯線字體風格外觀,搭配可拆卸腳座,提供 43、50 與 55 吋機型,適用於不同室內空間。The Premiere 超短焦雷射 4K 投影機使用三原色雷射技術,色彩表現提升至 154%,亮度增加 14%,距離牆面 11 公分即可投影最大 130 吋畫面,並支援 AI 畫質調整。
The Freestyle 微型智慧投影機重量僅 800 克,可投影 30 至 100 吋畫面,兩台裝置可合併輸出最大 160 吋影像,支援即時畫面優化,適合多元娛樂用途。Music Frame 音響則結合設計與功能,內建前導喇叭與波導空間設計,搭配兩個五吋低音單體,提供清晰寬廣音場與渾厚低音。此裝置可作為獨立無線喇叭使用,或與三星智慧顯示器連動形成杜比 3D 環繞音效系統。
此外,三星藝術市集平台現已支援 MICRO LED、Neo QLED 與 QLED 等顯示器產品,用戶登入後可瀏覽與收藏全球超過 3,500 件來自博物館與藝術合作夥伴的數位藝術作品,讓顯示器同時具備日常使用與藝術展示的雙重功能。
結合智慧空間聲學應用的全新 Soundbar
三星 2025 年新款 Q 系列 Soundbar 由 Samsung Audio Lab 研發,經多次音效調整後正式推出。旗艦型號 Q990F 配備真實 11.1.4 聲道,支援 Dolby Atmos 技術,並為首款支援無線杜比全景聲的產品,可實現不依賴傳統音源線的無線音效傳輸。儘管其重低音喇叭體積比以往縮小58%,仍可維持深沉低頻效果。該機型可與智慧顯示器的 AI 處理器連動,根據音源類型分配至不同聲道,營造 360 度包圍式音場。搭載的 AI 智慧抗噪 Pro 功能則可自動分辨背景聲與對話,即使在環境吵雜時也能維持語音清晰。
中階型號 QS700F 則主打輕巧與空間彈性,機身縮小 20%,適合桌面或壁掛安裝。其內建陀螺儀感測器,能根據擺放方式自動調整天空聲道與前置喇叭的輸出方向,精確還原 Dolby Atmos 效果。超薄型的 Soundbar S800 與 S801,厚度僅 4 公分,機身內置六個喇叭單體與一個 6.5 吋無線重低音模組,雖設計精巧,仍具備立體與包覆性的音效表現,滿足不同空間對聲學與外觀的需求。
Bespoke AI 智慧家電:家電螢幕化與智慧應用結合
Bespoke AI Hybrid 四門旗艦冰箱內建 9 吋「AI Home」全彩觸控螢幕,可作為智慧中控台操作其他家電,並內建 AI 智慧鏡頭可識別 37 種食材,管理保存期限與庫存。AI Hybrid 冷卻系統可根據內部溫度與使用情境自動調整功率,延長食材新鮮度。冰箱冷藏室門底部搭載觸控感應器,僅需輕觸或透過 Bixby 聲控門就會自動打開,即使雙手拿滿東西或不便以雙手開門時,也能輕鬆地將食物存放進冰箱內。
三星新款 Bespoke AI 智慧滾筒洗衣機配備 7 吋 AI Home 觸控螢幕,具備直覺操作介面、即時洗程更新與耗電監控功能。AI 可偵測衣物量與髒污程度,自動調整水量與洗劑,並透過智慧投放技術提升清潔效率。搭載 AI Ecobubble 節能模式,即使冷水洗也能有效去污,小容量機型最高可節省 70% 電力。
而 Bespoke AI 智慧熱泵滾筒洗衣機,配備 7 吋觸控螢幕與 SmartThings 連線功能,支援遠端查看與控制洗衣進程,提供直覺化操作體驗。擁有 22 公斤大容量,結合 AI 智慧洗衣與熱泵烘乾技術,可依衣物材質與髒污程度自動調整洗劑與烘乾時間。超高速模式下,98 分鐘即可完成洗脫烘程序,節能技術則最高可減少 19% 耗電量。
至於 Bespoke AI 智慧熱泵式乾衣機採用除濕原理進行低溫烘乾,有效減少衣物變形風險。AI 可依衣物濕度與重量自動調整溫度與強度,節能 10%、縮短 15% 烘乾時間,並具備 99.9% 高溫殺菌功能。外型採全平面設計,支援與洗衣機堆疊或並排安裝。同系列直立式洗衣機則整合 AI 洗衣、節能模式與減震靜音功能,提供 13 至 19 公斤多款容量,兼顧效能與安靜表現。
還有新一代美式對開冰箱,延續簡約設計,具備 655 公升大容量與 SpaceMax 技術,提升儲物空間而不影響保鮮效能。搭載 AI 變頻壓縮機,可依使用習慣自動調節運轉,結合 SmartThings 節能分析功能,最高節電 10%,並提供 20 年壓縮機保固。
智慧平台 SmartThings:打造全家庭聯網中心
三星 SmartThings 在過去十年中持續推動智慧居家轉型,讓用戶可透過手機遠端操控家中設備,並利用個人化通知與自動化功能簡化日常生活。2024 年起,SmartThings 更新支援 Matter 1.4 標準,強化跨品牌設備整合能力。
三星智慧顯示器內建 SmartThings Hub,可作為家庭控制中心,支援包括寵物攝影監控、手勢操作等功能。透過連動 Galaxy Watch,使用者能以手勢控制裝置。搭配 AI Home 螢幕與 Map View 功能,還能即時管理家中所有智慧設備,從設定洗衣行程到遠端開啟空氣清淨機,打造高效率且無縫的智慧生活環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