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全球巡迴台北站登場,小島秀夫與新川洋司暢談設計思維與核心理念

《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全球巡迴台北站登場,小島秀夫與新川洋司暢談設計思維與核心理念

由日本知名遊戲創作人小島秀夫開發的 PlayStation 5 獨佔遊戲《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已於 26 日正式上市,小島秀夫也於 6 月初展開《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巡迴,繼洛杉磯、巴黎、東京、首爾等多個國家後,終於來到台北站,這也是小島秀夫睽違 6 年多再度與台灣玩家見面。這次小島秀夫攜手美術總監新川洋司一同抵台,感謝台灣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對遊戲的熱愛。

延續前作劇情,連結未知世界

延續第一部的劇情,《死亡擱淺 2》讓玩家和主角山姆一起繼續探索未知的世界。「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為了尋找 UCA 之外仍存的人類聯繫,山姆與夥伴們踏上了新的旅程,肩負起守護人類、阻止滅絕的使命。加入他們,一同穿越充滿超自然威脅與重重挑戰的世界,探索內心始終縈繞的疑問:「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傳奇遊戲創作者小島秀夫,再次帶來顛覆想像的全新作品。

為慶祝遊戲系列續作正式上市和回饋玩家,小島秀夫和美術總監新川洋司睽違多年再度拜訪台灣,並在西門町的 WESTAR 舉辦 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 見面會活動,數百名粉絲在當天齊聚西門町!

《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全球巡迴台北站登場,小島秀夫與新川洋司暢談設計思維與核心理念

深入分享開發細節與設計巧思

小島秀夫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提到,無論是《死亡擱淺》第一代還是續作,他都堅持每個細節都必須服務於遊戲的核心概念,從戰鬥玩法、畫面到音樂,都是為了讓玩家深度沉浸於完整世界觀之中,最終發行前,工作室會先建立 Alpha 版本進行遊玩測試,收到回饋後再進行提煉與調整,最後才能呈現完整且精彩的遊戲體驗。除此之外,早在第一代接近完成時,他就已開始構思續作,並著手邀請演員參與,雖然曾因 COVID-19 疫情爆發而動搖,但最終在某位演員的鼓勵下重拾信心,並更加確立「連接」作為系列的精神核心。

特別是在角色設定方面,其實遊戲中的每位角色,都背負著過去的創傷,無論是一代熟悉的面孔,還是二代新加入的焦油人、偶人、蕾妮、忒明蘿,都在極端孤獨與破碎中尋找信念,這也正是他持續探索人類情感與連結的核心動力。

兩位也分享了各自最喜歡的遊戲內裝置,小島秀夫表示,這次最滿意的更新是將主角山姆的終端設備由手銬改為戒指,象徵從束縛中解放,並且在啟動時需要比出「讚」的手勢,呼應遊戲中的社交紐帶系統;新川洋司則特別滿意這次載具系統的更新,他在設計時的首要原則是「不破壞世界觀」並「回應玩家操作」,因此融入更多操作時的互動性,例如在車輛靜止時,轉動操作手把會改變玩家視線,帶來更接近現實的體驗,這些細節更新希望玩家可以一一探索。

小島秀夫先生抵達台北為《死亡擱淺 2》宣傳。

面對繁忙行程與壓力,小島透露並不會刻意去排解壓力,因為有時候保有一定程度的壓力,反倒能夠進一步激發出自己的創作力,同時他也會每天運動、並保留一些時間閱讀或看電影,觀摩其他創作者的優秀作品;新川則坦言自己不如小島自律,甚至在巡迴前一個月才開始練重訓「補救」體力,但認為只要每天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即使只是開著車回家這樣的小事,也都能讓壓力獲得抒發。

最後,遊戲創作人小島秀夫及美術總監新川洋司也分享多年來的心境變化,從最初「為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創作,到如今因全球玩家的回饋,逐漸轉變成「為玩家創作」。這樣的轉變也讓個人成長與遊戲內容同步擴張,更期待大家能享受遊戲所帶來的體驗。

美術總監新川洋司親自在活動現場簽名。

《咒》導演柯孟融分享如何成為 NPC 

小島秀夫在粉絲見面會中也提到,雖因工作繁忙近年來少有時間關注電影,但多年前曾看過台灣恐怖片《咒》,由於氣氛太過驚悚,當看到角色即將進入地道的場景時,他甚至嚇得直接關掉畫面。他還補充,台灣恐怖片在日本相當有名,許多觀眾提到台灣電影時,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恐怖題材。

活動尾聲,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是小島忠實粉絲的《咒》導演柯孟融驚喜現身,並特地上台向小島秀夫與新川洋司獻上禮物。柯孟融談到這段合作經歷時笑說,原本只是因緣際會參觀 Kojima Productions,沒想到現場就被邀請進行臉部掃描,最後意外成為遊戲中唯一一位台灣 NPC。

《咒》導演柯孟融擔任見面會的神秘嘉賓。

活動最後,小島秀夫和新川洋司也與現場玩家一一合影留念,讓粉絲能與製作團隊留下珍貴紀念,為《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台北站畫下美好句點。

小治
作者

《PC Home 電腦家庭》雜誌及 T 客邦網站編輯。負責遊戲類型新聞及評析、軟體應用教學及企劃撰寫、電腦相關周邊硬體測試,以及打雜…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