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電競筆電無疑已成為市場上最受矚目的產品類別,其迅速崛起的主因在於遊戲效能的大躍進與機動性的顯著提升,使其在應用彈性上相較傳統桌上型電腦更具優勢,不僅擺脫空間的限制,也能隨需移動,滿足多場域使用情境。不過,對於追求「極致效能」的進階用戶或專業級玩家而言,即便電競筆電表現愈加強悍,在純粹硬體性能、擴充彈性與使用體驗等方面,仍與高階桌機存在一定落差。
然而,這樣的差距並非無法跨越,部分定位旗艦的頂規電競筆電正逐步打破上述界線。以電競領導品牌 MSI 推出的 Titan 系列為例,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旗艦中的旗艦」,不僅配備當代最先進的硬體架構,也兼顧產品設計質感與操作手感,並體現 MSI 對玩家需求的深度理解與技術創新。
2025 年最新力作 MSI Titan 18 HX AI 再次印證了此一定位,該機型延續 Titan 系列一貫的頂規基因,機身以高強度鎂鋁合金打造,搭配雙色設計語彙與精緻細節,塑造出兼具專業感與未來感的獨特風格,有別於一般電競筆電常見的粗獷路線。
硬體規格方面 Titan 18 HX AI 更是毫無妥協,搭載 最新一代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記型電腦 GPU,內建 24GB GDDR7 記憶體,無論是支援光追的遊戲大作、AI 模型訓練或影片剪輯等面向都能從容應對。處理器部分則搭載 Intel 最新一代 Arrow Lake 架構的 Core Ultra 9 285HX,內建獨立 NPU(神經處理單元),除提供高時脈以及與桌機同等級的運作功耗外,也針對 AI 本地推論、內容創作與高負載遊戲場景進行加速優化。此外,透過 MSI 獨家研發的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模式,可將 CPU 與 GPU 聯合輸出功率推升至最高 270W,進一步釋放極限效能,讓 Titan 18 HX AI 不僅僅是一台「筆電」,更是可媲美高階桌機的行動戰力平台。
除此之外,Titan 18 HX AI 在其他硬體配置同樣展現極致風範,足以用「奢華」來形容。本次受測機配備高達 96GB DDR5-6400 記憶體,儲存系統則採用三組 2TB M.2 NVMe SSD,並透過 RAID 0 磁碟陣列整合為總容量 6TB 的高速儲存平台,讀寫效能是傳統 PCIe Gen4 的兩倍。
I/O 擴充方面,Titan 18 HX AI 規劃了最新的 Thunderbolt 5 埠,支援雙向最高 120 GB/s 的資料傳輸速率,並整合 DisplayPort 2.1 顯示輸出與最高 140W USB PD 快速充電功能,滿足高效能周邊設備、外接顯示器與高速儲存裝置的多樣需求;顯示器部分,Titan 18 HX AI 採用尺寸達 18 吋的 UHD+(3840 x 2400)120Hz mini LED IPS 面板,不僅具備極高的解析度與更新率,更支援 區域控光技術,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可呈現極致對比與亮度表現;而在輸入體驗方面,Titan 18 HX AI 配置由德國知名鍵軸品牌 Cherry 打造的薄型機械鍵盤,提供明確的段落感與回饋手感,搭配設計精緻、具備隱藏式無接縫 RGB 背光的玻璃觸控板,進一步強化整體操控感受與美學表現。
外觀設計
MSI Titan 18 HX AI 外觀設計整體延續 Titan 系列一貫的風格,走的是低調附有質感的路線。機身採用兼具輕量與強度的鎂鋁合金材質打造,並巧妙運用黑色與銀色雙色搭配,讓視覺層次更加豐富。雖然 Titan 18 HX AI 並無傳統電競筆電常見的強烈科幻味,但仍可見多項具辨識度的電競元素。像是帶有 RGB 燈效的 MSI 龍魂盾徽 Logo,依舊是上蓋的視覺焦點;前置轉軸延伸出的尾部機身則點綴了立體感十足的三角飾紋,並在機身後側加入鮮明的藍色斜向飾條,為整體設計增添個性與識別度。
相較於偏低調內斂的機身,Titan 18 HX AI 的底殼則顯得大膽奔放許多,不僅採用多層次結構打造,呈現強烈的立體感,搭配大面積散熱孔、造型獨特的止滑墊,以及多種紋理拼接的設計,營造出豐富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隱藏在底部之下的是具備大面積均溫板的 Vapor Chamber Cooler 散熱系統,能全面覆蓋 CPU 與 GPU 兩大效能核心,同時延伸的熱導管還能協助為 PCIe Gen5 SSD 有效降溫。再加上 3D 散熱結構、雙風扇與四個出風口的組合,即便在高效能運作下,依然能保持系統穩定與散熱效率。
除了優異的硬體規格,原廠也十分重視 Titan 18 HX AI 在聲光體驗上的表現。今年的新款搭載一塊 18 吋的 4K+ mini LED 顯示器,兼具高解析度、高亮度與高對比特性。16:10 的顯示比例帶來更開闊的視野空間,3840 x 2400 的解析度則位居同級產品之最。得益於 mini LED 技術,這塊面板擁有高達 1000 nits 的峰值亮度,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顯示與 K-Zone 多區背光調控,具備 200 萬比 1 的超高對比度,不僅符合 DisplayHDR 1000 標準,也支援 120Hz 更新率,無論是觀賞影片或玩遊戲,都能呈現流暢且穩定的視覺效果。
此外,Titan 18 HX AI 在操控方面也有顯著提升,這點常被一般電競筆電忽略。它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全尺寸鍵盤,並採用了德國知名機械鍵盤品牌 Cherry 專為筆電設計的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超薄機械軸。這款由 SteelSeries 打造的鍵盤在展現纖薄的同時,透過內部黃金交叉點接觸系統,帶來明確段落感和精準回饋的觸發手感,此外也支援華麗的單鍵 RGB 背光,玩家可以透過 SteelSeries GG 軟體自訂四級背光亮度以及豐富多變的色彩與動態效果,讓操控不僅實用,更充滿樂趣。
除了獨特的機械鍵盤外,Titan 18 HX AI 另一項與眾不同的亮點是全球首創的「無接縫 RGB 觸控板」。這款觸控板設計與機身掌托完全齊平,且採用無按鍵設計,視覺上相當簡潔美觀,透過環繞的 RGB 燈光明確界定觸控範圍,並與鍵盤背光相互呼應,營造出一體且炫麗的光效氛圍。
擴充性方面,Titan 18 HX AI 的配置也極其完整,機身左右及後側均設有多種類型的連接埠,且間距充足,方便玩家插拔各種裝置。除了通用性高的 USB 3.2 Gen2 Type-A、HDMI 2.1、RJ-45 網路埠與 SD Express 讀卡槽外,Titan 18 HX AI 還支援最新的 Thunderbolt 5 規格,開啟 Bandwidth Boost 功能後,最高可達雙向 120Gbps 的傳輸速度,同時支援 DisplayPort 2.1 視訊輸出與 PD 3.1 快速充電,為外部設備擴充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硬體規格一覽與效能實測
既然被稱為電競機皇,Titan 18 HX AI 自然配備了當前筆電市場中最頂尖的硬體陣容。
Titan 18 HX AI 搭載目前頂尖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記型電腦 GPU,採用最新 Blackwell 架構,擁有高達 10,496 組 CUDA 核心與 2,160 MHz 的加速時脈。搭配多達 24GB 的 GDDR7 顯示記憶體、256-bit 記憶體介面以及 896GB/s 的記憶體頻寬,提供強大效能。更支援最新的 DLSS 4 技術,能大幅提升遊戲的動態幀率,帶來流暢且高品質的遊戲體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Titan 18 HX AI 也內建專為筆電效能最佳化的 NVIDIA Max-Q 技術,透過 AI 科技的輔助,能讓筆電的 CPU、GPU、記憶體、散熱系統、軟體與顯示器等配備運行最佳化,讓筆電也能發揮至極致效能。
處理器採用 Arrow Lake 世代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擁有 8 顆效能核心(P-Core)與 16 顆效率核心(E-Core),共計 24 核心與 24 執行緒的混合架構,搭配 36MB 三層快取及 55W TDP,最高時脈可達 5.5GHz。此外,這顆處理器整合了 4 顆 Xe-Core 的 Intel Graphics 整合 GPU,並搭載獨立的 Intel AI Boost NPU,有助提升 AI 運算效率。
除了頂尖的雙核心運算配置,Titan 18 HX AI 其他硬體規格同樣達到封頂水準。記憶體方面提供兩組 DDR5-6400 插槽,最大支援容量可達 96GB。儲存擴充部分,機身配備多達四組 M.2 2280 插槽,其中一組支援 PCIe Gen5 x4,另外三組則支援 PCIe Gen4 x4。本次測試機型預裝一組 Gen5 SSD 與兩組 Gen4 SSD,透過微星 Super RAID 5 技術組成 RAID 0 架構,不僅保有最大儲存容量,同時大幅提升檔案的讀寫效能。
重點規格一覽
處理器與儲存裝置效能跑分一覽
3D 效能跑分一覽
系統綜合效能跑分一覽
遊戲效能實測
除了前面的效能跑分實測,為了更深入了解 Titan 18 HX AI 在遊戲表現上的實際效能,筆者選擇多款不同類型的 3A 級大作,針對 FHD+ 與原生 UHD+ 兩種解析度進行基準測試。測試項目包含關閉 DLSS 與開啟 DLSS(含畫格生成)的效能比較。受測遊戲中,像是只支援傳統 DLSS(無畫面生成)的《地平線:期待黎明》與《古墓奇兵:暗影》;支援 DLSS 3 畫格生成的《極限競速:地平線 5》與《魔物獵人:荒野》;以及已支援最新 DLSS 4 多畫格生成的《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後三款遊戲還額外針對 2x 與 4x 畫格生成模式的效能差異進行了測試。
從上述跑分結果可見,僅支援傳統 DLSS 的《地平線:期待黎明》與《古墓奇兵:暗影》在開啟 DLSS 後均有明顯效能提升,尤其在 UHD+ 高解析度下表現更為突出。此外,支援 DLSS 3 畫格生成的《極限競速:地平線 5》與《魔物獵人:荒野》,啟動畫格生成功能後,畫面流暢度明顯提升,無論 FHD+ 或 UHD+ 解析度,效能均提升約 50%。
支援最新 DLSS 4 多畫格生成技術的《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在啟動 4x 多畫格生成後,整體效能提升可達 3 至 4 倍。其中,《電馭叛客 2077》在開啟光線追蹤且使用 UHD+ 解析度時,開啟 DLSS 4 的 4x 畫格生成可輕鬆突破 160 FPS。而被公認極度吃效能的《黑神話:悟空》,在 UHD+ 解析度下開啟 4x 畫格生成後,也能達到超過 150 FPS 的優異表現。至於新作《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同樣展現出 DLSS 4 的強大實力,未開啟時 UHD+ 僅有 53 FPS,但啟用後效能飆升超過 3 倍,平均近 190 FPS 的表現;在 FHD+ 解析度下,不開 DLSS 即突破 110 FPS,開啟 DLSS 4 之後更是飆升至近 4 倍效能的 421 FPS,提升幅度令人驚艷。
除了DLSS4,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另一個大幅強化遊戲體驗的關鍵就是新一代「NVIDIA Reflex 2」,透過 Frame Warp 技術可以透過「延遲最佳化預測渲染演算法」補足畫格移動的空缺,讓螢幕顯示內容更為即時,也能大幅降低遊戲畫面延遲帶來的影響,在遊玩 FPS 類型的遊戲時的體驗升級更為明顯!
結語
作為微星的年度旗艦,MSI Titan 18 HX AI 延續了其獨特設計風格與卓越規格,再次彰顯「機皇」獨一無二的地位。外觀雖未做大幅改變,但保留了過去廣受好評的絕佳質感,採用鎂鋁合金材質,兼具輕量與堅固。雙色設計低調中帶有細節亮點,無論是機身線條、底部立體結構,還是醒目的藍色撞色飾條,都展現與眾不同的電競美學。此外,全球首創的無接縫 RGB 觸控板也格外吸睛,而由 SteelSeries 與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超薄機械鍵盤聯手打造的鍵盤,則大幅提升了操控體驗,出色的回饋手感令人印象深刻。硬體方面,Titan 18 HX AI 配備 18 吋 UHD+ mini LED 120Hz 顯示器,擁有出色的亮度與對比度表現,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搭載多分區控光及 100% DCI-P3 廣色域,無論遊戲、影音還是內容創作,都能帶來極致的視覺享受。
遊戲體驗方面,Titan 18 HX AI 表現可說是無可挑剔,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24GB GDDR7 筆記型電腦 GPU 和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與的強力組合,結合 MSI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模式,提供媲美桌機等級的運算性能,輕鬆滿足各類 3A 級大作在高解析度與高畫質下的需求。實測也顯示,NVIDIA 最新的 DLSS 4 多畫格生成技術為遊戲動態流暢度帶來 3 至 4 倍的幀數提升,尤其在 UHD+ 高解析度下表現尤為突出,即使開啟即時光線追蹤,也能穩定應對效能壓力,為追求極致畫質與流暢度的玩家帶來其他筆電難以比擬的頂級遊戲體驗。
除了卓越的遊戲性能,Titan 18 HX AI 的硬體配置同樣展現全方位實力。支援最高可擴充至 96GB DDR5-6400 記憶體,並配備一組 PCIe Gen5 及三組 PCIe Gen4 的 M.2 SSD 插槽,達到桌機級的擴充彈性。搭配微星 Super RAID 5 技術,可將多組 SSD 組成 RAID 0 陣列,不僅保有大容量儲存,存取效能也大幅提升。此外,Titan 18 HX AI 亦支援最新 Thunderbolt 5 高速擴充介面,進一步強化筆電的外部設備連接能力與靈活度。
Titan 18 HX AI 不僅是遊戲重度愛好者的夢幻機種,同時也是專業用戶 (對效能有高度要求) 的理想選擇。強大的硬體配置讓 3D 渲染、影片剪輯、AI 運算等工作得以輕鬆駕馭,超大容量記憶體與可陣列化的 SSD 儲存系統,為內容創作者與大型資料處理者提供高速且穩定的工作環境。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