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23 歲前 OpenAI 研究員一口氣募到 15 億美元,AI 主題基金回報上看 47%

23 歲前 OpenAI 研究員一口氣募到 15 億美元,AI 主題基金回報上看 47%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年僅 23 歲、曾在 OpenAI 短暫任研究員的 Leopold Aschenbrenner,為剛成立的 AI 主題對沖基金「Situational Awareness」迅速募得逾 15 億美元(約新台幣 449 億元),該基金 2025 年上半年扣除費用後報酬率約 47%,顯著領先同期約 6% 的 S&P 500 與研究機構 PivotalPath 編製的科技對沖基金指數約 7%表現。 

基金策略聚焦「會因 AI 普及而受惠」的全球股票,例如半導體、基礎設施與電力公司;另配置少數新創(如 Anthropic),並透過做空更可能被時代淘汰的產業來對沖風險。

23 歲前 OpenAI 研究員一口氣募到 15 億美元,AI 主題基金回報上看 47%

Stripe 創辦人等一線資金捧場

儘管缺乏傳統金融從業資歷,Aschenbrenner 仍說服多位頂級投資人與企業家入場,包含 Stripe 的 Patrick 與 John Collison 兄弟、近期被 Meta 延攬負責 AI 事務的 Daniel Gross 與 Nat Friedman;Sohn 投資大會組織者 Graham Duncan 亦出任顧問。

他把公司定位成「關於 AI 的智囊團」,並延攬曾在 Peter Thiel 宏觀對沖基金工作的 AI 研究者 Carl Shulman 擔任研究總監,以強化投資研究能量。

不止一檔:AI 基金正在遍地開花

這波熱潮並非孤例。據報 Value Aligned Research Advisors(VAR)今年 3 月推出 AI 專注基金,資產規模已累積至約 1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00 億元);同時,Steve Cohen 的 Point72 支持其投資經理 Eric Sanchez 成立 AI 基金「Turion」,資產規模超過 20 億美元(約新台幣 599 億元),今年截至 7 月回報約 11%。

主題型基金潮水退去的例子很多,清潔能源與 ESG 基金便曾在熱度降溫後規模大幅縮水。AI 投資也面臨類似挑戰:估值對消息敏感、且優質純 AI 標的有限,容易出現大家「擠同一邊」的情況。最新證券申報顯示,發電商 Vistra 同時名列 Situational Awareness 與 VAR Advisors 截至 3 月 31 日的美股前三大持股之一,顯示持股趨同的「擁擠交易」可能在市場反轉時放大波動。 

 

 

NetEase
作者

網易科技,有態度的科技門戶!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_163),看有態度的深度內容。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