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I 熱潮還是泡沫?外媒剖析 NVIDIA 暴漲背後,是否會重現網路泡沫時代Cisco 的風險

AI 熱潮還是泡沫?外媒剖析 NVIDIA 暴漲背後,是否會重現網路泡沫時代Cisco 的風險

 隨著 NVIDIA 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 4.4 兆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紐約客》專欄作家約翰.卡西迪(John Cassidy)撰文探討,當前的人工智慧熱潮究竟是實力支撐的成長,還是正走向泡沫。

高盛:與網路泡沫不同,至少目前如此

高盛在 3 月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近年科技股飆漲,但與 1990 年代末的網路泡沫相比,市盈率仍遠低於當時的三位數水準。加上「科技七巨頭」——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NVIDIA 與特斯拉——都有強勁的營收與獲利支撐,與當年許多無營收的網路公司不同。

以 NVIDIA 為例,自 2022 年第一季至今,營收成長 5 倍、淨利更飆升逾 10 倍。

泡沫跡象漸現:高估值與 IPO 熱潮

儘管如此,一些泡沫時期的跡象正在浮現。數據顯示,AI 軟體公司 Palantir 的本益比高達 600 倍,市銷率也超過 130 倍,足以讓人聯想到 90 年代末的投機狂潮。

7 月底,設計軟體公司 Figma 上市,股價當日從 33 美元飆到 115.5 美元,漲幅超過 250%,讓人回想起 1995 年 Netscape 上市時的盛況。

研究公司 Renaissance Capital 指出,已有多家估值逾 10 億美元的 AI 獨角獸,包括 OpenAI、Anthropic、Cohere、Databricks、Waymo、Scale AI 等,可能排隊準備 IPO。

與 90 年代不同的是,如今的科技產業已由巨頭壟斷,AI 領域的主要收益可能集中在少數能負擔大型模型開發與運營的企業手中。除非有強而有力的反壟斷政策,否則市場可能更趨集中,而非遍地開花。

歷史的借鏡:NVIDIA 與 Cisco 的相似之處

卡西迪引用分析師觀點,將 NVIDIA 與 1998-1999 年股價暴漲的 Cisco 相比。當年 Cisco 的網路設備被視為網路基礎建設的必需品,需求看似無限,但 2000 年泡沫破裂後股價暴跌 80%,至今仍未回到高點。

這提醒了投資大師班傑明.葛拉漢的名言:短期市場是投票機,長期才是稱重機——終究要回歸企業的現金流實力。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