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馬斯克刪除「研究員」職稱引爆討論 LeCun 警告:可能扼殺突破性創新

馬斯克刪除「研究員」職稱引爆討論 LeCun 警告:可能扼殺突破性創新

美國時間 2025 年 7 月底,xAI 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宣布,立即取消所有人的「研究員」(researcher)職稱,改稱為「工程師」(engineer)。他的理由是,這樣的職稱區隔容易造成「雙軌工程系統」,帶來身分刻板與不必要層級,而「研究員」更是過時學術文化的遺留名詞。

馬斯克刪除「研究員」職稱引爆討論 LeCun 警告:可能扼殺突破性創新

真的是工程師勝於研究員?

馬斯克不只在文字上表達立場,還以他在 SpaceX 的管理哲學佐證:「SpaceX 做出來的火箭與衛星研究,比全球所有學術機構加起來還多,但我們從不以所謂研究員自居,只稱工程師。」這句話凸顯其對實做與執行的強烈偏好。

這場公告最初緣起於 xAI 人員 Aditya Gupta 公開徵才貼文,當中使用了「researcher」一詞,馬斯克立即回覆要求修正並宣告制度變更 。

業界反彈:LeCun 警告將扼殺創新

隔天,Meta AI 首席科學家 Yann LeCun 在 LinkedIn 上公開回應,他指出「若不區分研究與工程,且用相同標準評估彼此,恐將扼殺突破性的創新」,強調研究的開創性與長期性是挺進未來關鍵,而工程則屬於短期產品推進,兩者本質不同 。

LeCun 甚至舉歷史上支撐科技進步的實驗室例子,包括 Bell Labs、Xerox PARC 等獨立研究中心,正是因為保有研究自主性,才能孕育革命性成果。

馬斯克刪除「研究員」職稱引爆討論 LeCun 警告:可能扼殺突破性創新

同業做法:模糊標籤但保留研究空間

事實上,不少 AI 公司早已逐漸淡化「研究員/工程師」區別。OpenAI 與 Anthropic 等都採用「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這類通用頭銜,強調角色混合、任務多元 。他們認為,隨著大型模型快速演進,這樣的標籤早已無法反映現實工作流程。

不過,LeCun 認為即便職稱模糊,仍應保留專責研究項目的存在空間,否則將導致 AI 領域大而化之,「再進步也只是微調而非突破」。他警告,若大家都只想迎合市場、急就章未來可能只是短期迭代,而非根本改變 。

馬斯克刪除「研究員」職稱引爆討論 LeCun 警告:可能扼殺突破性創新

AI 圈再掀標籤炸彈,隱含更深企業哲學之戰

xAI 的這一舉措並非單純改名,更折射出其創辦人極端重視「行動勝於研究」的理念,也顯示 AI 圈正面臨「基礎研究 vs 實務應用」的價值取向對決。

短期來看,取消研究員職稱或許讓團隊更快推動產品,但長遠而言,能否孕育下一波領域突破,就仰賴是否還願意保有為創新留白的實驗空間。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