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阿特曼坦言:自己未必適合擔任 OpenAI 上市後的 CEO

阿特曼坦言:自己未必適合擔任 OpenAI 上市後的 CEO

OpenAI 執行長 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 近日在受訪時語出驚人,他承認雖然公司「走向公開上市」是大概率的未來,但他本人可能不適合繼續擔任上市後的 CEO。這番話不僅突顯他對自身角色的謙遜,也讓外界再次聚焦在 OpenAI 的治理與發展挑戰。

上市公司需要不同的領導人

阿特曼在談話中指出,領導一家上市公司,意味著要面對龐大的投資人壓力、複雜的資本市場規範,以及各國政府的監管挑戰。他坦言,這與他長年來在創新、產品與戰略上的專注大不相同,自己或許不是最合適的人選。

「我確信公司終將走向公開上市,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領導一家上市後的 OpenAI。」阿特曼直言。

巨額基礎建設投資成焦點

外媒同時披露,OpenAI 正計劃在未來數年間投入 數兆美元 建設運算基礎設施,包括資料中心與先進 AI 晶片。這筆規模空前的資金投入,將透過創新金融工具與可能的資本市場運作來支撐,顯示公司企圖鞏固其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

這項計畫也呼應阿特曼過去多次強調的「算力危機」警告。他認為,要讓 AI 模型持續進化,全球需要重新打造一套能源與晶片生態系,而這可能需要動用到國家級別的投資。

阿特曼的角色與爭議

自 2019 年出任 OpenAI CEO 以來,阿特曼一直是推動公司商業化的關鍵人物。他主導與微軟的深度合作,使 OpenAI 成功取得數百億美元投資,並將 ChatGPT 打造成現象級產品。然而,他也因決策風格與組織治理問題,在 2023 年一度遭董事會短暫撤職,隨後在員工與投資人支持下復職。

外界普遍認為,阿特曼擅長戰略與融資,但在企業管治與公開市場的複雜環境中,是否具備持久的領導力,仍存疑問。

上市之後的 OpenAI

如果 OpenAI 真的走向 IPO,這將是 AI 產業史上最具指標意義的事件之一。不僅因為估值可能達到數千億美元,更因為它將標誌著生成式 AI 產業進入更嚴格的監管與資本市場檢驗階段。

至於若阿特曼卸任,誰會接棒成為上市後的 CEO?外界點名現任總裁 Greg Brockman 以及部分來自微軟的高階管理層都有可能。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