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AI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恐被高估?美國燃氣電廠擴建引發爭議

AI數據中心電力需求恐被高估?美國燃氣電廠擴建引發爭議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進展,美國各大科技公司為了訓練與執行新一代AI模型,耗電量大幅增加,彼此競爭更進一步推升對電力的需求。一些電力業者為了因應這股趨勢,正積極推動興建新的燃氣發電廠與管線,試圖確保電力穩定供應。

不過,由股東倡議團體 As You Sow 與環保組織 Sierra Club 共同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目前美國能源結構重塑的規劃,以及對所謂「龐大電力需求」的估算,恐怕受到「AI泡沫」的影響而被過度誇大。

報告主要撰稿人 Kelly Poole 警告,若選擇錯誤的發展方向,最終可能導致一般民眾承擔更高的電費與更嚴重的污染負擔。她在記者會上表示:「AI熱潮的確帶來新機會,但如果不對能源需求做出謹慎且精確的評估,恐怕會留下難以承擔的長期後果。」

根據數據顯示,若2023至2025年間提出的燃氣發電計畫全數落實,美國燃氣發電規模將增加近三分之一。這其中,以AI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成長最為顯著,導致許多民營與公用電力公司提出的新建案容量年增70%。

過去十多年來,美國電力需求曾因能源效率提升而保持穩定。但現在,針對AI模型所打造的高密度資料中心,每個伺服器機架的用電量高達100千瓦,約為傳統機架的十倍,相當於一座小鎮的耗電量。S&P Global 分析師 Dan Thompson 表示,這樣的能耗規模前所未見。

電力供需本就脆弱,若供應跟不上需求,可能導致電費飆漲與停電風險上升;但若反過來過度擴張,卻無實際需求支撐,也將造成資源浪費與使用者成本上升。因此,準確預測未來的能源需求至關重要。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市場投機者蜂擁投入資料中心建設,導致預測出現混亂與虛高。有開發商甚至在資金與客戶尚未到位時,便提前向多家公用電力公司申請用電配額,導致同一項需求被多次統計。

IEEFA 在今年稍早發布的報告指出,在美國東南部資料中心密集區,電力公司對未來用電成長的預估值竟高出獨立產業分析四倍;在全美範圍內,電力公司的預測也比科技業本身高出五成以上。Vistra Energy 執行長 Jim Burke 在財報電話會議中坦言,目前揭露的新案中,真正會落實的可能僅占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即便面臨高度不確定性,電力業者仍持續推動燃氣電廠與管線建設,部分原因在於基礎設施擴張可帶來可觀利潤。川普政府也曾祭出鼓勵發展化石燃料的政策。例如,Entergy(路易斯安那州公用電力公司)就計畫為 Meta 新資料中心興建三座燃氣電廠,該中心未來15年的用電量預估將等同150萬戶家庭,總碳排放上看1億噸。

然而,這樣的作法與拜登政府「2035年前實現100%無碳發電」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報告強調,要應對氣候變遷,關鍵在於全面淘汰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而非擴建更多燃氣設施。

報告也提出具體建議,包括要求資料中心開發商揭露其同時聯絡過的電力公司數量與進度狀況,簽署長期供電合約,並提高不可退還的押金門檻,以減少資源浪費。另外也呼籲科技大廠持續投資提升自身能效,並主動採購再生能源。例如 AmazonMetaGoogle 近年來已成為風能與太陽能的主要買家。

在政府對再生能源支持減弱的背景下,企業簽訂長期合約以協助新建綠能專案將更為關鍵,唯有在可持續目標與AI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才能避免陷入電力危機。

總結來說,美國AI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的誇大若不受到遏止,將不只是資源浪費與成本問題,更有可能拖慢全國邁向清潔能源的腳步。唯有科技業與電力業者共同推動資訊透明、用電預估準確、並優先選擇再生能源,才有機會穩健地解決AI帶來的能源挑戰。

 

 

KKJ
作者

快科技成立於1998年,是驅動之家旗下科技媒體業務,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泛科技領域媒體平台之一。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