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I 全球戰局越演越烈之際,一場看似誇張、實則精密的交易正悄悄改寫晶片產業的規則——OpenAI 擬以每股 0.01 美元的超低價,獲得 AMD 高達 10% 的股份!這樁交易不只震撼市場,也讓一旁的勁敵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驚呼:「這很聰明!」
OpenAI 和 AMD 的合作不只是技術聯盟,更是一場牽動資本市場、股價走勢、晶片生產和 AI 發展節奏的高風險對賭協議,背後還牽動著整個 AI 生態圈,甚至出現「AI 永動機」的資金循環玩法。
這不是買賣,是換股權的高階「對賭合約」
根據目前外媒公開資料,OpenAI 將在未來幾年內向 AMD 採購超過 6GW 的 AI 計算能力,並承諾分階段完成部署。而 AMD 為了拿下這筆來自 OpenAI 的 GPU 超級訂單,提供了一項極具吸引力的條件:如果 OpenAI 達成部署與市值目標,將可用 0.01 美元/股的價格行使最多 1.6 億股 AMD 股票權證,約佔總股份 10%。
但要觸發這個條件並不容易,OpenAI 必須:
-
實際部署完 6GW 的 GPU 能力(目前僅規劃,首批 1GW 預計 2026 下半年交付)
-
並促使 AMD 股價達到 600 美元以上(目前約 200 美元),相當於總市值突破 1 兆美元
完成以上兩件事,OpenAI 才能以超低價格收購股權。這本質上是用股權當誘因,讓 OpenAI 替 AMD 拓展營收與市值。
黃仁勳:這很聰明,但真的風險很大
這筆交易公布後,身為最大對手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也罕見地公開回應。他表示:「這是一項非常有創意的交易,令人驚訝。但我必須說,這真的很聰明。」
黃仁勳也提到,他對於 AMD 願意在「尚未成功之前就出讓 10% 股份」感到驚訝。不過業界解讀他這番話,其實隱含著對這種高度依賴市值膨脹的「財技玩法」有所保留。
一張圖看懂:「AI 永動機」怎麼運作?
這起事件也讓社群瘋傳一張圖:《The Infinite Money Glitch》,說明目前科技巨頭之間的「互投互買」資金輪轉結構:
-
OpenAI 投資 Oracle,Oracle 再下單採購 AMD GPU
-
AMD 供應晶片給 OpenAI,並提供低價股票換訂單
-
NVIDIA 雖未直接參與這筆交易,卻早已向 OpenAI 投資上看 1000 億美元
-
幾家公司互相拉抬彼此估值、股價輪番創高
這個現象被戲稱為「AI 永動機」,意思是只要股價繼續上漲,錢就可以一直轉、訂單一直下,估值不斷堆高。
晶片再怎麼換,還是得靠台積電做出來
儘管這場交易本身看似只牽涉 OpenAI 和 AMD,但實際上,所有的 AI 晶片最終還是要回到台灣台積電的產線上製造。目前 AMD 的 Instinct MI 系列 GPU 是由 TSMC 以 5nm 製程代工,未來若計算能力持續倍增,先進製程需求也會更高。
除了台積電外,廣達、緯穎、技嘉等伺服器供應鏈廠商也可能因此受惠。未來若 AMD GPU 市佔快速上升,台灣出貨量將同步提升。
這場交易與其說是晶片產能之爭,更像是 以市值為籌碼的資本博弈。OpenAI 不需要現金就能取得算力,而 AMD 則願意在成功之前就「賭一把」,只要換到全球最大 AI 模型公司的採購背書與技術信任,就足以吸引投資者追捧。
問題是——這樣的玩法能持續多久?會不會變成下個科技泡沫的催化劑?還是會真的打造一個價值萬億美元的 AI 超級聯盟?
眼前可以確定的是:只要大家都相信股價會漲,「AI 永動機」就會繼續轉下去。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