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媒體 SemiAccurate 報導,微軟已下訂下一代 AI 加速器 Maia 2,將交由英特爾晶圓代工(Intel Foundry)生產,並採用尚未量產的 18A 或 18A-P 製程。這不只是微軟轉向美國本土製造的關鍵一步,也代表英特爾再次爭取到重量級客戶,對於該公司晶圓代工事業是一劑強心針。
打造 Azure 專用晶片,性能直追 NVIDIA/AMD
Maia 系列是微軟針對 Azure 資料中心打造的專屬 AI 加速器,主打自家 AI 工作負載,並與 NVIDIA、AMD 的高效能 GPU 正面對決。這次選擇交由英特爾代工,等於是微軟在自研硬體之路上再跨出一步。
有分析認為,若合作順利,雙方有機會在後續幾代 Maia 晶片上展開長期合作,建立更穩固的 AI 生態系。
選擇英特爾,除了分散供應鏈風險,減少對台積電或 NVIDIA 的依賴,更有濃厚的「政策味」。美國政府近年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案》,積極補貼本土半導體業,英特爾作為美國晶片製造代表,自然成為潛在合作首選。
而微軟這波選擇,也幾乎可視為政策方向下的產業示範。
什麼是 18A/18A-P?英特爾能扛住微軟訂單嗎?
英特爾 18A 製程主打 2 奈米等級技術,首度引入 RibbonFET(環繞閘極電晶體)與 PowerVia 背面供電設計,預計將帶來更高晶體密度與更佳的每瓦效能。
進一步來看,18A-P 則是加強版,針對電晶體結構進行優化,強化低電壓元件與漏電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18A 還未正式量產,英特爾預計要到 2025 年才會進入穩定出貨階段。這代表微軟這筆訂單可能是英特爾代工能否「翻身」的關鍵壓力測試。
- 延伸閱讀:特斯拉大單助攻,三星晶圓代工年底營收看漲有望扭轉虧損
- 延伸閱讀:AI 熱潮下獎金兩極化:台積電員工人均分紅破180 萬,三星晶圓代工獎金掛零引關注
- 延伸閱讀: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2025:UMC說明與Intel合作Intel 12製程節點晶圓代工優勢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