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近期透露,其下一代 14A 製程技術進展相當樂觀,不僅在效能與良率表現領先,甚至已超越先前的18A節點發展速度,成為公司未來主打外部晶圓代工客戶的關鍵平台。
根據英特爾財務長 David Zinsner 的說法,14A製程在多項開發節點上,已有多位潛在客戶參與取樣與測試,顯示業界對該製程的興趣濃厚。
Zinsner 更進一步表示:「就目前來看,14A 的起步相當理想。如果把它與當年18A製程在相同時期的成熟度相比,不論是效能還是良率都更勝一籌。」他也強調,目前的關鍵就是持續維持這樣的發展節奏。
比原時程快一年達標,瞄準外部晶圓代工市場
英特爾計劃在 2026 年底正式量產14A製程,但目前進展顯示,其效能與良率水準幾乎比官方的風險量產時程提早近一年達到目標。這對英特爾重返晶圓代工市場、在美國本土強化競爭力,是一大利多。
不同於 18A 製程主要應用於英特爾自家產品,14A 將鎖定外部商用市場。這也代表英特爾將以此為基礎,加速擴展晶圓代工業務版圖。
目前在每個主要開發階段,英特爾都會主動邀請潛在客戶參與取樣並提供回饋,藉此調整設計與製程,進一步提高產品成熟度,並強化代工合作的可行性。
將採用 High-NA 與第二代 RibbonFET 晶體管
在技術方面,14A 製程預計導入高數值孔徑(High-NA)極紫外(EUV)曝光機與第二代 RibbonFET 晶體管架構,預期會比 18A 在效能密度與功耗表現上有更大突破。
對英特爾來說,14A 的成功不僅象徵製程技術超前,也攸關其未來是否能成功轉型為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服務供應商。
- 延伸閱讀:傳蘋果 M 晶片正考慮 Intel 14A 製程,台積電代工將迎來挑戰者?
- 延伸閱讀: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2025:Intel 18A製程節點效能分析,Intel 14A導入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技術
- 延伸閱讀:台積電發表A16新型晶片製造技術,不用High-NA EUV曝光機也能超越Intel 14A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