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地面人工智慧資料中心高耗能的問題,Google正計畫將旗下的TPU(張量處理單元)部署到太空中,以打造低耗能、全天候供電的太空AI資料中心。這項構想被稱為「Sunspot 陽光捕手計畫」。
早先已有科技公司嘗試把NVIDIA的AI加速晶片送上太空,利用太陽能與低溫環境進行運算測試。理論上,太空中的太陽能資源幾乎無窮,加上溫度較低,不需要像地面資料中心那樣使用風冷或水冷降溫設備。
Google則希望進一步將自家TPU裝設在衛星上,透過太陽能板提供不間斷電力。據稱,太空中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是地面的8倍,有機會大幅降低能源成本。若此計畫成功啟動,本質上將是在太空建構AI資料中心,不僅節能、還能將省下來的經費投入AI技術研發。
技術挑戰:高速通訊與太空輻射
不過,要實現這樣的構想仍有不少挑戰。首先是通訊問題,太空資料中心若要與地面保持高速連線,需要透過衛星鏈路支援每秒數十Tbps的傳輸速率,且衛星之間得排成緊密陣列。這雖有助提升連線效率,但也增加了衛星之間碰撞的風險。
另一項挑戰是太空輻射對硬體的影響。Google表示,目前已針對Trillium TPU進行輻射耐受測試,結果顯示該裝置可承受約等於5年任務壽命的總電離輻射劑量,且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害。
成本與合作夥伴
目前,將大量衛星送上太空仍屬高成本操作,但Google內部的成本預估指出,到了2030年中期,太空資料中心的能源總成本有望與地面同規模中心持平。
為此,Google計劃與衛星公司Planet合作,預計在2027年前發射數顆原型衛星進行測試,驗證整體運作可行性與硬體表現。
- 延伸閱讀:近地軌道快塞爆了!衛星數量暴增、碰撞風險高達10%,太空成「新戰場」
- 延伸閱讀:地球 AI 資料中心太耗電,貝佐斯預言未來運算會搬到太空!
- 延伸閱讀:真正的宇宙歌姬!初音未來登上太空的探測器「曉」號退役,JAXA 宣布任務正式結束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