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Google計畫將TPU送上太空,打造衛星AI資料中心、靠太陽能全天候供電

Google計畫將TPU送上太空,打造衛星AI資料中心、靠太陽能全天候供電

為了解決地面人工智慧資料中心高耗能的問題,Google正計畫將旗下的TPU(張量處理單元)部署到太空中,以打造低耗能、全天候供電的太空AI資料中心。這項構想被稱為「Sunspot 陽光捕手計畫」。

早先已有科技公司嘗試把NVIDIA的AI加速晶片送上太空,利用太陽能與低溫環境進行運算測試。理論上,太空中的太陽能資源幾乎無窮,加上溫度較低,不需要像地面資料中心那樣使用風冷或水冷降溫設備。

Google則希望進一步將自家TPU裝設在衛星上,透過太陽能板提供不間斷電力。據稱,太空中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是地面的8倍,有機會大幅降低能源成本。若此計畫成功啟動,本質上將是在太空建構AI資料中心,不僅節能、還能將省下來的經費投入AI技術研發。

技術挑戰:高速通訊與太空輻射

不過,要實現這樣的構想仍有不少挑戰。首先是通訊問題,太空資料中心若要與地面保持高速連線,需要透過衛星鏈路支援每秒數十Tbps的傳輸速率,且衛星之間得排成緊密陣列。這雖有助提升連線效率,但也增加了衛星之間碰撞的風險。

另一項挑戰是太空輻射對硬體的影響。Google表示,目前已針對Trillium TPU進行輻射耐受測試,結果顯示該裝置可承受約等於5年任務壽命的總電離輻射劑量,且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害。

成本與合作夥伴

目前,將大量衛星送上太空仍屬高成本操作,但Google內部的成本預估指出,到了2030年中期,太空資料中心的能源總成本有望與地面同規模中心持平。

為此,Google計劃與衛星公司Planet合作,預計在2027年前發射數顆原型衛星進行測試,驗證整體運作可行性與硬體表現。

 

 

IFENG
作者

鳳凰網(科技),集綜合資訊、視訊分發、原創內容製作、網路廣播、網路直播、媒體電商等多領域於一身,並於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紐交所代碼:FENG),成為全球首個從傳統媒體分拆上市的新媒體公司。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