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建議貼文

選取貼文複製成功(包含文章連結)!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評測:可捲動螢幕筆電、14 吋可展開 16.7 吋,售價逾 10 萬元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評測:可捲動螢幕筆電、14 吋可展開 16.7 吋,售價逾 10 萬元

乍看之下,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看起來就是一台 14 吋筆電,同時也是款Copilot+ PC,但最大的特色便是透過 POLED 捲軸螢幕,可以一鍵變成 16.7 吋的垂直螢幕,進而提供更大的視野與工作空間,對於多工處理或長篇文件閱讀非常有幫助。這也是 Lenovo 於 2023 年 MWC 上發表的概念性捲軸螢幕筆電,於 CES 2025 正式發表後,終於正式量產,售價為 3,499 美元。

文章目錄

14 吋變 16.7 吋的捲軸螢幕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的最大特色當然是 POLED 捲軸螢幕,在一般模式下,是 14 吋、5:4 比例、2,000x1,600 解析度的螢幕,但只要按下捲軸螢幕的開啟鍵,螢幕就會向上延展,變成 16.7 吋、47:40 狹長比例、2,000x2,350 解析度的垂直螢幕,大約可額外獲得 50% 的螢幕空間。

捲軸螢幕展開及收回螢幕的時間大約 8~9 秒,過程中會伴隨細微的機械運轉聲,且在一些角度下,可以看見展開的垂直螢幕中顯示出卷進去的痕跡,且在垂直模式下直接闔蓋,系統會發出響亮提示音,且在垂直模式下關機,螢幕不會自動收回,需重新開機才能收回,這裡如果能提供螢幕自動收回功能會更貼心。

針對螢幕的安全性部分,Lenovo 宣稱螢幕可耐受超過 20,000 次捲動、 30,000 次開闔,也就是假設一天捲動 5 次,可以用上 10 年,或是一天捲動 10 次,也可用上 5 年。另外,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也通過 MIL-STD-810H 軍規測試。但螢幕延展後,會露出下層的背板,且最大開闔角度約 120 度 ,使用時需注意穩定性。

在一般模式下,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的螢幕為 14 吋,具備 60~120Hz 自動更新率、100% DCI-P3 色域、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 及 400 尼特亮度。

視訊鏡頭則結合 500 萬畫素 IR 紅外線攝影機與 ToF 感應器,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透過撥桿式設計,可以快速遮蔽鏡頭。

在展開螢幕時,就會向上延展變成 16.7 吋、47:40 狹長比例、2,000x2,350 解析度的垂直螢幕,大約可額外獲得 50% 的螢幕空間。

16.7 吋垂直螢幕可提供更寬廣的視野與工作空間,對於多工處理或長篇文件閱讀非常有幫助。

雖然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通過 MIL-STD-810H 軍規測試,但螢幕延展後,會露出下層的背板,還是要小心使用。

視訊鏡頭則結合 500 萬畫素 IR 紅外線攝影機與 ToF 感應器,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透過撥桿式設計,可以快速遮蔽鏡頭。

要由 14 吋變 16.7 吋的捲軸螢幕,只要按下 F12 鍵旁邊的啟動鍵即可,十分方便。至於旁邊的快捷鍵則是用來啟動「ThinkBook Workspace」應用程式。

ThinkBook Workspace 軟體應用

針對捲軸螢幕的應用,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也內建「ThinkBook Workspace」工具,只要開啟捲軸螢幕後,螢幕的下半頁會自動開啟ThinkBook Workspace 工具,此區域包含小工具(提醒事項、Microsoft 帳戶連動的代辦事項與日程)、Smart Copy 智慧剪貼簿、Virtual Display 虛擬顯示功能。

只要登入 Microsoft 帳號,就會連動顯示提醒事項、代辦事項、日程。而 Smart Copy 是將使用者複製過的內容,自動記錄在筆記區裡,方便之後查詢,如瀏覽網頁時,覺得重要的地方,選擇複製就會自動儲存在下方的筆記裡,又或是暫存程式碼片段也很方便。至於 Virtual Display 則將捲軸螢幕下方的空間,模擬出一個獨立的第二螢幕。

在展開為 16.7 吋螢幕後,會自動開啟內建「ThinkBook Workspace」工具。

ThinkBook Workspace 小工具(提醒事項、Microsoft 帳戶連動的代辦事項與日程)、Smart Copy 智慧剪貼簿、Virtual Display 虛擬顯示功能 。

Smart Copy 功能是將使用者複製過的內容,自動記錄在筆記區裡,方便之後查詢,如瀏覽網頁時,覺得重要的地方,選擇複製就會自動儲存在下方的筆記裡。

Virtual Display 功能則將捲軸螢幕下方的空間,模擬出一個獨立的第二螢幕。

Windows、程式、遊戲相容性佳

雖然從 14 吋變成 16.7 吋,螢幕可獲得多 50% 的空間,但自然會擔心相容性的問題。但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與 Windows 的相容性倒是相當不錯,從 Windows 登入畫面的風景圖,都能完整支援及因應展開的螢幕自動變化。或是搭配 Windows 的視窗快速拖曳,就能發揮螢幕變大的優勢,只要選擇想要切換的視窗排列方式,就能自動調整畫面,操作十分順手。

至於軟體的部分,微軟 Office 程式顯示都沒有問題,特別是 Word 跟 Excel 在 16.7 吋的直螢幕下,可提供更長、更多的顯示畫面。當然,Egde 瀏覽器的使用自然沒有問題,至於 Chrome 瀏覽器也能正常使用。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展開為 16.7 吋後,與 Windows 的相容性相當不錯,利用視窗快速拖曳,能發揮螢幕變大的優勢。

遊戲的部分,以 Windows 市集裡的遊戲來看,直式的遊戲,左右兩側本來就有黑邊,變成 16.7 吋螢幕時,黑邊的比例變少,看起來就像畫面等比放大顯示。至於橫式的遊戲,以 16.7 吋螢幕顯示時,也會對應螢幕比例顯示。不過,並不是所有遊戲都能夠支援垂直的全螢幕顯示。

在直式遊戲的顯示上,左右兩側本來就有黑邊,變成 16.7 吋(右圖)螢幕時,黑邊的比例變少。

在橫式的遊戲顯示上,以 16.7 吋(右圖)螢幕顯示時,也會對應螢幕比例顯示。不過,並不是所有遊戲都能夠支援垂直的全螢幕顯示。

維持 ThinkPad 的高品質設計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機身由鋁金屬打造,上蓋採分區陽極處理,中間為 Lenovo 文字雷雕,整體抗指紋效果表現不錯,且在複雜的捲軸機構下,14 吋的機身厚度仍控制在 19.9mm,重量約 1.7公斤,外出便攜不至於有太大的負擔。

機身由鋁金屬打造,上蓋採分區陽極處理,中間為 Lenovo 文字雷雕,整體抗指紋效果表現不錯。

在機身的左右兩側可見 Lenovo 為捲軸螢幕的結構設計專屬的「自動張力捲軸軸承」。

在展開捲軸螢幕後,機身上蓋會向上推 10 公分左右,並露出下層的背板,這裡還可以看到「ThinkBook」的標誌蝕刻在角落。

鍵盤區則是採用同色系的搭配,並保留 ThinkBook 系列向來的高品質,1.5mm 鍵程搭配恰到好處的段落感,打字聲音安靜且回彈力佳,同時也提供三段式背光調整。在按鍵的配置上,除了第一排的 Fn 功能鍵,以及啟動捲軸螢幕及 ThinkBook Workspace應用程式的專屬鍵外,有星號的 F9 鍵則可快速開啟 Lenovo AI Now 或 Lenovo Vantage 應用程式,當然, Copilot AI 啟動鍵也沒少。至於一片式觸控板的面積大約為 12 x7.5(mm),反應靈敏,並支援手勢操作,按壓的反饋感明顯。

全尺寸鍵盤維持 ThinkBook 系列的品質,並提供可調整的三段式白色背光。

鍵盤上除了啟動捲軸螢幕及 ThinkBook Workspace應用程式的專屬鍵外,當然, Copilot AI 啟動鍵也沒少。

觸控板的面積大約為 12 x7.5(mm),反應靈敏,並支援手勢操作。

在輸出入埠部分,機身只有在左側配置 2 個 USB 4 Type-C / Thunderbolt 4,同時支援 DP 2.1 及 PD 3.1 充電,還有 1 個 3.5mm 複合式音源孔;機身右側的電源鍵則整合指紋辨識功能,並支援 Windows Hello 登入。以 14 吋的筆電來說,這樣的配置算是較為不足,即便捲軸螢幕是最主要的特色,但多數人在使用筆電上,還是會有外接裝置的額外需求,常見的 USB Type A 或 HDMI 若能提供將會更好。

機身左側配置 2 個 USB 4 Type-C / Thunderbolt 4,同時支援 DP 2.1 及 PD 3.1 充電。

機身右側的電源鍵則整合指紋辨識功能,支援 Windows Hello 登入。

符合 Copilot+ PC 規範,配置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核心規格是配置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2.20GHz 處理器,內建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再配上 32GB LPDDR5x 記憶體與 M.2 PCIe 4.0×4 1TB SSD 為儲存裝置,規格算是當前中高階文書筆電的配置,並符合 Copilot+ PC 的規範,且以新一代內建 NPU(神經處理單元)的處理器,可加速 AI 任務與影像運算。

由系統資訊來看,核心規格搭載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2.2GHz 處理器,以及 32GB 記憶體,作業系統為 Windows 11 家用版 24H2 版本。

利用 CPU-Z 來檢視核心規格,處理器為 Intel Core Ultra 7 258V,代號 Lunar Lake、為 4 個效能核心加 4 個效率核心、功耗為 17W,再搭配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

中階 AI 文書筆電效能表現

在效能測試方面,我們透過 Geekbench 6 Pro 進行跑分,單核心成績約為 2,707 分、多核心約為 10,760 分。內建的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於 Vulkan 測試獲得的分數約為 39,180 分;於 OpenCL 測試獲得的分數約為 30,827 分。
此外,在較全面的綜合效能測試中,以 PCMark 10 Extended 模式評估 CPU 與 GPU 的整體表現,最終取得 7,409 分,等級大約落在中間的排名;而 CrossMark 測試的總分則為 1,647 分。

整體來說,ThinkBook Plus Gen6 Rollable 的效能表現與 Lenovo ThinkPad 系列中採用相同規格的產品相近,屬於中上等級的文書與日常工作用機。同時,由於符合 Copilot+ PC 的相關規範,因此也具備相當程度的 AI 運算能力。

至於續航力表現,在 PCMark 10 Office 模式(螢幕亮度約 50%、啟用 Wi-Fi、關閉鍵盤背光)下測得 11 小時 19 分鐘,表現不算差。然而,相較於現階段部分可達 20 小時以上續航的 Copilot+ PC 機種,續航能力並非此款機型的主要優勢。

利用 Geekbench 6 Pro 進行測試,在單核心部分,單核獲得約 2,707 分,多核獲得約 10,760 分;內建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於 Vulkan 測試獲得的分數約為 39,180 分;於 OpenCL 測試獲得的分數約為 30,827 分。

於 CINEBENCH R23 測試中,CPU 多核心為 8,419 pts,單核心為 1,824pts,多、單核心的效能差距倍數為 4.62x。

於 CINEBENCH 2024 測試中,CPU 多核心為 519pts,單核心為 118pts,多、單核心的效能差距倍數為 4.39x。

使用 X264 FHD Benchmark 進行 CPU 影音轉檔測試,Intel Core Ultra 7 258V 獲得每秒 56.2fps 的處理能力。

在 CrossMark 測試中,總分獲得 1,647 分,當中於影音編輯的表現較為突出,分數來到 1,864 分。

在 CrossMark 測試中,總分獲得 1,647 分,當中於影音編輯的表現較為突出,分數來到 1,864 分。

PCMark 10 Extended 是較完整的測試模式下,也以遊戲測試 GPU 和 CPU 性能,在此總分獲得 7,409分,等級大約是中階筆電的效能。其細項成績為一般電腦工作 10,665 分、生產力 10,325 分、數位內容創作 10,181 分、遊戲 7,264 分。

3DMark Solar Bay 測試模式下,是透過即時渲染複雜的光線追蹤場景來衡量與遊戲應用的效能表現,在此獲得 15,227 分、57.9FPS 的表現。

以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測試,場景支援 DirectX 12 與 Vulkan API,獲得 3,297 分,高於 40+fps 的表現。

利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 1TB NVMe PCIe M.2 Gen 4 SSD,於循序讀取測得約 6,187.30MB/s,寫入約為 4,782.26MB/s。

在 PCMark 10 Office模式下,是模擬一般 Office 模式下使用情境,於僅使用單螢幕且亮度約 50%下,續航力測得 11 小時 19 分鐘。

針對當前熱門的 AI 算力部分,以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文本生成)測試,這是為了大型語言模型(LLMs,Large Language Model)在本地端的人生智慧文本生成性能測試而進行設計,提供了多款 ONNX 模型測試,包括 Phi-3.5-mini、Llama-3.1-8B、Mistral-7B 和 Llama-2-13B。每款模型都透過 7 組 Prompts 測試,涵蓋了包含 RAG(檢索增強生成)與非 RAG 的查詢內容。測試結果會根據加權後的總分,以及平均「首字延遲時間」(Time To First Token,TTFT)和「輸出速度」(Output Token Speed,OTS),為專業用戶提供電腦 AI LLM 推論效能的參考指標。

在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測試,將 AI 推理引擎選定 Intel OpenVINO 下,Phi-3.5-mini 模型測得 1,343 分、Mistral-7B 模型測得 1,244 分、Llama-3.1 模型獲得 1,199 分、LLAMA 2 模型獲得 900 分。

在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測試,將 AI 推理引擎選定 ONNXRuntime-DirectML 下,Phi-3.5-mini 模型測得 650 分、Mistral-7B 模型測得 526 分、Llama-3.1 模型獲得 512 分、LLAMA 2 模型獲得 534 分。

UL Procyon 提供「AI 生成圖片測試」功能,是基於 Stable Diffusion 1.5 模型測試 AI PC 性能。而 UL AI Image Generator Benchmark 是基於 Stable Diffusion 1.5 模型測試「AI 生成圖片測試」功能,當中 Stable Diffusion 1.5(INT8)也可針對較省電的 NPU 進行運算,因此分別選定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及 NPU 進行測試,測試中可見 NPU 獲得的分數較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高一些。

在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or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 1.5(INT8) 測試下,選定 Intel Arc 140V 顯示晶片進行測試,獲得約 2,198 分。

在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or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 1.5(INT8) 測試下,選定 Intel AI Boost 進行測試,獲得約 2,866 分。

總結:創新的垂直應用,彈性與遺憾並存

回顧 Lenovo 在筆電螢幕的多元應用上,一直持續在創新,不僅有翻轉螢幕,更有多種雙螢幕的應用,在2008 年就帶來首款雙螢幕筆電 ThinkPad W700ds,除了有 17 吋主螢幕外,在螢幕的右側還可拉出 10.6 吋的副螢幕;近期也有 ThinkBook Plus Twist 雙螢幕筆電,除了配置 13 .3 吋 OLED 螢幕外,機身上蓋配置 12 吋彩色電子紙螢幕;另外 Yoga 系列的 Yoga Book 9i,更是全球首款雙 OLED 螢幕筆電。來到今年的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捲軸筆電,可說是讓 2023 年 MWC 上的創新概念筆電進入量產,完成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實際應用上,當展開 16.7 吋的螢幕後,確實也帶來更大的畫面,及更彈性的使用,尤其是瀏覽網頁長文或報表時,不用一直捲動螢幕,且與 Windows 及應用程式的相容性都相當不錯,不會因為垂直螢幕而造成使用困擾。另外,因為垂直螢幕的高度,會自然而然抬起頭使用,進而減少低頭及肩頸僵硬的機率,這該算是附加獲得的助益。

不過,16.7 吋的無縫垂直螢幕,雖解決摺疊機的摺痕與雙螢幕的割裂感問題,但捲動時的機械聲還是略大一些,且沒有提供自動收起的防呆機制,經常會有闔上螢幕才發現忘了收回。而輸出入埠只有二個 Thunderbolt 4 略嫌少了些,能再提供 USB Type A 或 HDMI 埠,在擴充裝置使用時會更具彈性。

至於售價方面,在美國的起售價為 3,499 美元,換算台幣約 10 萬元以上,屬於偏高的旗艦與概念型產品定位,價格的確會成為不少使用者在採購時的考量。不過,它所展現的,並非單純硬體堆疊,而是一種筆電在螢幕結構與工作介面上仍能持續進化的可能性。因此,更適合願意嘗試新型態工具、重視垂直畫面效率的創作者、商務人士與前瞻性科技使用者。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評測:可捲動螢幕筆電、14 吋可展開 16.7 吋,售價逾 10 萬元

Lenovo ThinkBook Plus Gen 6 Rollable 重點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7 258V (最大時脈 4.8GHz)
  • 記憶體:32GB LPDDR5X-8533 (On Board)
  • 硬碟:1TB M.2 2242 PCIe 4.0x4 NVMe SSD
  • 顯示晶片:Intel Arc Graphics 140V
  • 螢幕規格(延展前):14 吋、2000x1600 解析度、5:4 比例
  • 螢幕規格(延展後):16.7 吋、2000x2350 解析度、47:40 比例
  • 螢幕面板:POLED 螢幕、120Hz VRR、100% DCI-P3、400 尼特、Display True Black 600、Dolby Vision
  • 連接埠:Thunderbolt 4 x2、3.5mm 複合式音源孔
  • 無線通訊: Wi-Fi 7 (802.11BE 2x2)、Bluetooth 5.4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 電池: 66Wh
  • 體積: 303.5 x 230.6 x 19.9(mm)
  • 重量: 1.69Kg 起

 

 

 

WL.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主要負責蘋果、手機、筆電、桌機、平板等產業領域,以及相關硬體的教學以及評測、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