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我們在上個月介紹過由春水堂科技推出的「Kollect輯卷坊」這個新的數位閱讀平台。不過「數位閱讀平台」來形容其實有點看小了它,與其他的電子閱讀服務相比,Kollect還有著更大的企圖心,它打散過去以「本」為單位的閱讀平台,進化到以「篇」為單位的知識化架構,這個前提,有機會從根本上改變數位閱讀的習慣。

過去在數位閱讀的戰國市場上,大致上是以MagV、Pubu、Hami等電信三雄旗下的電子書城瓜分著天下。各家為了搶更多的客戶,因此一本本的雜誌、圖書就成為他們搶客戶的彈藥,在數量上各出奇招來比拼,再不然就是在價格上打流血戰。

但是國內的書籍雜誌數量就那麼多,基本上各家電子書平台能搶到版權的也就那幾家,較具指標性的雜誌各家的策略都是「你有我也有」,作不出區隔。而價格上各家的月租包都是149元上下,恐怕也是低到破盤價。因此這場電子書閱讀平台之戰一時也僵持不下。

不過,這場戰局似乎漸漸有了轉變,像是Pubu飽讀電子書以及後進的Kollect,似乎都不約而同地將自己定位成「知識入口平台」的新服務平台。

傳統型閱讀平台 vs. 知識入口型閱讀平台

過去我們習慣的閱讀平台,大概都是沿用從蘋果推出第一代iPad時,同時展示的iBook所制定下來的書架式閱讀介面。背景都是類似書架的框架,然後將雜誌或是圖書的封面展示在架子上。如果你的平台書籍雜誌的種類夠多,那麼就會在書架上加上一些分類的標籤。如果該種類不夠多的話,則就會在不分類地將書本塞在架子上,讓它看起來「好像」很豐富。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MagV的書架介面,正上方依照台灣、香港、大陸等區域來分大類別。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Hami+的介面,除了書架式之外,也可以切換成列表式的文字為主的介面。

上面講的這種書架式的閱讀介面,從2010年賈伯斯還在世的時候就制訂下來,一直到現在還被大家沿用,當然證明了其直覺而便利的優點。你在上面可以看到有多少書、雜誌可以訂閱,或是如果分類的詳細一點,還可以看到依照商業、科技、生活休閒等類別來區分雜誌種類,或是像MagV還有依照台灣、大陸、香港等地區來進行分類。

不管是哪一種,這種傳統的閱讀平台都是一種書架式的平台,主要的功能就是讓你可以檢索書本的種類、內容大綱、閱讀pdf/ePub格式的內容。以書籍來說,一本書賣得就是它的封面,所以僅靠這個書的封面縮圖,的確也足夠達到功能。

不過,雜誌就不同了,在這個書架式介面,你只能看到每一本雜誌的封面圖像縮圖,不管是書架式、條列式,都無法檢視縮圖上面的封面文字,因此你需要點選封面進去,翻看目錄才知道當期的內容。舉例來說,你訂閱了一個閱讀平台的服務,你只知道你有商業周刊、30雜誌...諸如此類的,但是你如果那個月很忙,沒有時間一一打開這些雜誌的話,你就不會知道那一期某一本雜誌可能在講述五月天的奮鬥史,或是智慧手機的評比教學,因此你就錯過了這些你感興趣的議題!

 

Pubu:將部份雜誌內容變成焦點話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ubu會將雜誌的內容擷取一兩篇出來,放在他們的「焦點話題」區。在進入你的月讀區看雜誌之前,你可以先去逛一下焦點話題這個區塊,看看各個類別有哪些新鮮事,然後如果看到感興趣的話題,再去閱讀區看雜誌。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點選「焦點話題」可以切換到右邊的區塊。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焦點話題區的內容,主要是將雜誌中的ePub內文轉換成網頁。

在這個部分Pubu的做法是很費工的,它們是為了這個焦點話題去打造了一個網站,網站的內容則是有部分是來自於雜誌的ePub檔案轉成網站內容,有部分則是他們自製。當你點選焦點話題時,它實際上是連到網站上去。

如果你對這個部份感興趣,你不用安裝Pubu電子書的App,透過一般電腦的瀏覽器也可以直接看這個焦點話題的內容,不需要註冊,點選這個連結,看到的內容與在他們App上看到的是一模一樣的,顯示App的「焦點話題」只是連接到這個網站內容而已。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焦點話題的「休閒旅遊」分類。

雖然這樣的作法說穿了不足為奇,但是事實上多了這個「焦點話題」的區塊,也的確讓原本死板的電子書閱讀平台,進化為帶給讀者更多知識選擇的平台。

Pubu另外有一點很奇特的是,他們的Android與iOS版的Pubu飽讀(月租吃到飽的App)介面是不一樣的,在Android版有焦點話題,但是到了iOS版的Pubu飽讀則沒有焦點話題這個選項,整個介面看起來就是書架式的傳統電子書平台。反而在iOS版的「iPubu」這個針對零售版本的App上,才有這個焦點話題的介面。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在iOS版反而要到iPubu(Pubu書城)才能看到焦點話題的選項。

 

Kollect的兩道瀑布流:網路文章+電子雜誌文章

身為後進市場的挑戰者,「Kollect輯卷坊」也選擇了這種將書籍雜誌的內文拆解,將「知識」從原本隱藏在各大雜誌Title之下的「內文」提煉出來,但是作法則與Pubu的方式有所不同。

Kollect將內容拆解之後,不同的是,拆解之後的內容,不像是Pubu那樣用ePub轉換成網頁的形式來呈現,Kollect的內容依然維持著雜誌的版面的形式,因此也增加了易讀性。你可以在「VIP獨享」這裡看到雜誌內的文章,而不是打包的一整本,文章內的重要知識浮現出來了,不再隱藏在雜誌的Title之下。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VIP獨享」所見的文章形式都維持雜誌上的版面。

將雜誌、書籍內容拆解成單篇文章之後,為了方便使用者閱讀瀏覽,Kollect選擇了用瀑布流式的介面,這種滾動卷軸式的設計,一個頁面大概固定只能顯示4篇左右的文章圖文區塊,然後你就用手指將捲軸往下捲動,文章就會陸續地浮出來。這種瀑布流式的設計已經普遍用在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上,過去我們也見過它用在一些網摘類的服務上,不過用在電子閱讀平台上面Kollect應該是第一個。

瀑布流除了用在書籍的內文之外,他們也針對不同的主題,集合了一些網站、部落格的文章,一樣是透過瀑布流的機制,放在App上的「好文推薦」這個區塊。因此他們將網路來的文章、雜誌拆解出來的文章分別放在兩個瀑布流裡頭,你可以分開點選,看到來自兩個不同領域的文章。

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由 Kollect 看:傳統電子書轉型到知識社群平台的時代來了嗎?

▲在好文推薦裏頭的文章,有些只是網摘的形式,裡頭僅有標題以及部份內文,如果要瀏覽全文的話則需要透過瀏覽器到原始網站觀看。

沒有人規定「數位閱讀」只能夠是電子書閱讀,或是只能是部落格的RSS閱讀,Kollect將兩者匯集在一個閱讀平台之下,的確是不錯的主意。不過目前的設計看來Kollect是將這個平台當成一個「策展者」--由他們的編輯來精選文章給你。使用者無法透過這個平台,自己去找其他網站的文章放到這個平台之下來管理。

這樣的形式其實也很符合現代人每天只用零星的時間來閱讀的習慣,當你在捷運上不可能悠閒地看完一本書,不過透過他們將文章從雜誌中拆解出來,以及網站內容的精選,你可以善用五到十分鐘的時間,把一篇有用的內容給看完。而透過瀑布流式的閱讀介面,則讓我們可以更快抓到一些重要的文章,也比較方便瀏覽。

由於目前幾個電子書城中,以Kollect以及Pubu對於「知識管理」這方面的功能比較多,因此接下來我們簡單的對兩者在這方面的功能比較一下。

 

(後面繼續分析:VIP獨享、閱讀管理與筆記、個人化書籍管理)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