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微軟的Windows系統以及MS Office在PC端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標準配備,不過很多國家基於開放的立場,並不樂見這種情況,而打算改用開源的替代方案。德國慕尼黑就是一例,不過,由於Windows系統加上MS Office的影響力太大了,他們的轉換過程並不順利。

2004年,德國慕尼黑的議會達成了擁抱Linux開放系統的決議,要求將一萬五千名幕僚人員所使用的系統從微軟的Windows轉換到Linux。之後,慕尼黑當局開始研究如何從Windows遷移到GNU/Linux OS和OpenOffice的可行性,並且開始進行這個計畫。

他們採用了一個客製化的Ubuntu版本LiMux,以及其它各種open-source的軟體,來替代政府幕僚人員現行所使用的軟體工具。在過程中,由於慕尼黑市政府是當時要脫離微軟的團體中,規模最大的組織,當時微軟的CEO鮑爾默(Steve Ballmer)視此為一大警訊,甚至還親自到慕尼黑市打算遊說市長,親自把微軟給慕尼黑市政府的報價砍掉了數百萬歐元,但沒有成功。

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不過這個計畫也花了慕尼黑十年的時間,2013年才完整把所有的人員工作都轉移到非微軟的系統上。不過,才不過三年的時間,現在慕尼黑的政客又開始研究是否要回去擁抱Windows系統。

在慕尼黑現任市長Dieter Reiter所委託進行的一份報告,研究採用了LiMux之後政府各部門的使用狀況,在報告中指出,採用了open-source方案之後,許多部門的表現並不理想。而這份報告的最後建議是,向慕尼黑市政府的所有單位同時也提供Windows 10和 Microsoft Office,讓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自己來選擇是使用LiMux還是Windows。   

以該市政府的人力資源部門(POR)為例,該部門於 2006年導入了 LiMux 以及 OpenOffice,稍後又更換為LibreOffice,該部門的生產力發生了明顯的衰退。包括像是軟體當掉、顯示以及列印錯誤等等問題。

「就算是我們已經導入 LiMuX 十年之久,使用者依然對此無法適應。」在這份報告中表示,該部門人員認為就算是在更新之後, LiMux 以及 LibreOffice 依然是遠遠無法達到MS Office提供的標準。

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而當初慕尼黑當局表示,離開微軟的目的是為了「自由」,不用倚賴那些商業軟體。不過,這份報告指出,就算是慕尼黑執行了他們的方案,慕尼黑依然是必需要依靠微軟、甲骨文、SAP等等商業廠商,因為還是有很多需求只能靠這些廠商特定的軟體來達成,而不是光只有擺脫一個作業系統、文書軟體就可以解決的。而偏偏這些系統並不相容於LiMux。包括像是市議會採用的SAP系統、以及採用開源的PDF軟體會有顯示錯誤的問題,諸如此類的。

不過歐洲現任自由軟體基金會的主席 Matthias Kirschner也有話說,他表示這份報告中充滿了以Windows為主的觀點偏見,這份報告只有寫出了一種拋棄LiMux之後會怎麼樣的可能性,而沒有考慮到其它的選項。他更質疑這份報告的共同撰寫單位 Accenture,這間顧問公司本身就與微軟有合作關係,這樣的報告根本是有失公平。

其次,這件事情的背後還隱含有政治成分,因為現在的市長於2014年上任,本身就是微軟的支持者,而微軟也於今年10月份正式將德國總部遷往慕尼黑,對慕尼黑市政府釋出善意。在這些背景之下,對於慕尼黑重新擁抱微軟相信也有相當的關係。

資料來源:techrepublic

★T客邦的LINE官方帳號上線囉!趕快加入隨時獲得第一手3C科技消息!

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與微軟分手很難?慕尼黑政府花了十年離開Windows、MS Office,三年後打算擁抱Windows 10

janus
作者

PC home雜誌、T客邦產業編輯,曾為多家科技雜誌撰寫專題文章,主要負責作業系統、軟體、電商、資安、A以及大數據、IT領域的取材以及報導,以及軟體相關教學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SoIN
1人給推

2.  SoIN (發表於 2016年11月15日 18:02)
※ 引述《Pon》的留言:
> 其實只要撐過那段不適應的過渡期
> 也是很有機會可以擺脫微軟

答案是不可能,因為這不只是適不適應的問題
而是規模效應的問題

關鍵是在德國有多少人使用Linux?
從學生到一般家庭,只怕都還是用Windows為主
甚至除了慕尼黑之外,其他地方政府都是用Windows
所以這就會產生了"LiMux"終究只是小眾(市政府公務員)族群在使用
這些人回家呢?也是用Windows…

要達到使用者自然性朝正向發展,至少要以單一個體完整接受為主,並具備排他性時,這才算是有達到至少一定範圍的效應
就像LINE,這玩意只有在亞洲四國盛行,要推到西方很無力,但反過來說在這四國中,LINE有著強烈的群體效應,並形成規模,所以便一直能夠守住地盤

所以反觀當時慕尼黑政府的方向就有錯了,並不該只是推一個公務用的作業系統,而是以市政府的名義發行一個"慕尼黑市的Linux",並提供大眾使用,從學校機關開始深入到一般消費市場,雖然初期可能會更加辛苦,但這樣才可能真正長久推廣下去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