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s 如何毀滅「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

Bots 如何毀滅「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

Clicktivism 起於社群媒體的興起,當社群媒體兼備了「社群」及「媒體」兩種屬性後,政治就不可避免的介入其中了。政客和社會活動家開始利用社群媒體作為政治工具,它不僅傳播範圍廣、成本低,且傳播力度更大,比起投放在電視、報紙和網站上的政治廣告,來自可信賴的社群關係中傳播的新聞更具有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近兩年來,有兩個詞語被社群網路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個是「老詞」Bot(機器人),在各式各樣的社群媒體Bot 湧現前,這個詞上一次大規模出現還是在CS 遊戲中,它指的是網路上化身為機器人的程式,而在這兩年Bot 從遊戲中走到了社群應用上,從Twitter、Facebook 等社群媒體到Slack、Telegram 類的通訊軟體,都出現了Bot 的身影,只是作用不同,前者更多是「喬裝成人」來發布動態,後者則更像是幫助人們提高效率的軟體助手。

另一個則是被創造出的新詞:「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2016 年的美國大選已經不僅關乎政治了,它還對英語產生了影響,因為這次美國大選中政治和網際網路的關係太過密切,光是反應這些「網路政治活動」的各類詞語就讓牛津線上詞典增加了300 多個新詞條,其中就有Clicktivism,它指的是使用網路作為影響公眾對政治、宗教或其他社會問題看法的主要手段的行為或者習慣,包括在網站上發消息、網路請願、或者群發郵件。這個詞略帶貶義,即是諷刺那些彷彿在家裡動動手指投投票,公共政策就能天上來的不切實際「社會活動家」們,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Clicktivism 的行列中,或許是因為這既方便,傳播力度又大,同樣還能給予「參政議政,感覺良好」的自我滿足感。

Bots 如何毀滅「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

Clicktivism 起於社群媒體的興起,當社群媒體兼備了「社群」及「媒體」兩種屬性後,政治就不可避免的介入其中了。政客和社會活動家開始利用社群媒體作為政治工具,它不僅傳播範圍廣、成本低,且傳播力度更大,比起投放在電視、報紙和網站上的政治廣告,來自可信賴的社群關係中傳播的新聞更具有實實在在的影響力。同時,不懷好意者也馬上參與到這股政治潮流中,除了傳播假新聞外,它們還造出了「假人」也就是Bot。

Twitter 上真假Bot 難辨已經成為這個平台的一個頑疾。不同於各類興趣愛好或者網際網路meme式的Bot,政治Bot 通常不會在自己帳戶名後加上「XXX Bot」以示身份,正相反,它們巴不得被使用者認作是真人。各種組織的官方推特通常都愛「官腔官調」,因此很容易創造出相應的假分身Bot,公眾真假難辨,而因為社群媒體的傳播特性,一旦Bot 帶起節奏,它造成的影響也是難以挽回的。就在「Twitter 參政涉政」的最高峰2016 年美國大選中,真實的社會活動組織和程式假人Bot 就混雜在一起,真實的使用者則沉浸在各種Clicktivism 的傳播中,誰也不知道原推到底是出自人還是Bot 之手。直到現在,對各類社群媒體平台涉政的調查仍未結束。

隨著假新聞假帳戶的醜聞不斷爆出,使用者在一次次上當受騙後也提高了自己辨識Bot 的能力,例如一個帳戶的推文內容都很相似,還都帶有豐富的#主題標籤以及表情符號,八成這個帳戶就是Bot……嗎?不,正是因為Bot 的出現,才讓這些「官腔官調」背後的傳聲筒,變得真假莫辨,平台要解決的問題,也正是如何避免「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

負責處理平台假訊息的研究人員曾統計出了一系列標準,試圖教會演算法如何辨識Bot,其中包括內容、訊息擴散者和傳播模式。但演算法面對一條推文,它在辨識的同時也在「吸收」,因此,惡意帶演算法的節奏也可以實現,就像影分身會讓敵人難辨其中的真人,當你的郵箱被大量類似的郵件塞滿時,你很難能集中注意力從中辨認出垃圾郵件和有用郵件

Clicktivism 也往往和「量」綁定在一起,例如投到多少票、轉發多少次後就會有什麼的回報和進展,而刷量正是Bot 最擅長的,但分不清轉發點讚支持的到底是真人還是Bot,這不僅會對政治活動產生影響,還會給政客們的政治風向評估帶來誤解。無論是兩年前的美國大選,還是馬上到來的2018 年11 月中期選舉,如何辨識真假新聞和帳戶,社群媒體們還沒有給出滿意的方案,而最好的辦法還是老辦法:靠你自己的判斷力。

真實的訊息難以傳達給需要接受它的真人,虛假的訊息被不實的Bot 一次次擴散,真假的邊界就這麼被模糊了。亦真亦假的社群媒體影響著半實半虛的政治,《紐約客》經典的那幅漫畫所述「誰知道螢幕背後是人還是狗?」在現如今卻間接成了真。

資料來源:HOW BOTS RUINED CLICKTIVISM

本文授權轉載自極客公園

geekpark
作者

極客公園(www.geekpark.net)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創新者的大本營。透過對前沿科技的觀察報告,在內容媒體、會展公關、創業服務三大業務協同發展下連結資源,讓優秀的科技新創更快速的成長。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名明
1.  名明 (發表於 2018年12月02日 21:54)
問題的根源在於網路無國界及虛實難辨特性,反而讓不法勢力利用機器人程式配合假帳號,於社群、論壇、通訊平台散佈假訊息、仇恨言論及製造網路聲量方式企圖破壞團結、影響輿論與民主機制。這不僅是美國,包括最近剛結束地方選舉的台灣,以及所有民主選制國家都將面對這類問題。至於如何防範散佈假訊息及反制假帳戶,建議應從提升媒體識讀教育、建立民間事實查核組織反覆查核,網路與媒體業者自律,以及仰賴公權力執法達到嚇阻犯罪作為做起。例如修社維法第63條,將散佈假訊息、仇恨言論及不當製造網路聲量企圖影響負面輿論及帶風向行為列入散佈謠言適用範圍,以保障社會穩定及民主機制。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