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業革命相比,數位革命對生產力的帶動其實很有限

與工業革命相比,數位革命對生產力的帶動其實很有限

數位技術真的為生產力帶來巨大飛躍嗎?沒有。為什麼?經濟學家也搞不明白,他們用「生產力悖論」來描述自己的困惑。

想當年,賈伯斯將從百事請來John Sculley,當時賈伯斯問他:「你是願意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與我一起改變世界?」這個故事經常被人們一提再提。

聽他的口吻,明顯有點「數位公民」的自負,似乎自己的行業比其它行業更高貴。沒錯,技術的確帶來一些奇妙的東西,如果矽谷企業家的目標真的是改變世界,為什麼他們不利用人才治療癌症,緩解飢餓?

正如Robert Gordon 在《美國增長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一書中所說的,影響其實很難評估,這就是現實。根據IMF的說法,除了1996年至2004年出現相對短暫的增長,自1970年代以來,生產力實際上增速並不快。到底技術給世界帶來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

舊時代的生產悖論

1970年代和80年代,企業瘋狂向電腦技術投資,每年增長20%以上。奇怪的是那段時間生產力增長並不明顯。經濟學家發現事情的發展相當古怪,他們感到困惑,於是用「生產力悖論」來形容。

為什麼生產力悖論讓經濟學家感到困惑?因為它違反了自由市場經濟的運行原則。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如果它們持續投資,說明有利可圖。但在70年代和80年代,雖然企業持續向IT投資,但獲利微不足道。

雪菲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發布一份報告,從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線索。首先,生產力評估方法基本是由工業經濟炮製的,不是訊息經濟;其次,投資估值雖然量很大,但在整個投資中所佔的比重仍然很小;再次,企業投資並一定是想提高生產力,它們可能只是想在苛刻的市場生存下去。

1990年代末,運算力迅速提升,網路流行,生產力快速攀升。許多經濟學家將數位時代稱為「新經濟」,它能夠帶來更多利潤,舊規則不再適用,企業稍稍佔優勢就可以統治市場。「生產力悖論」的問題似乎解決了。我們只需要等待技術普及,達到關鍵臨界點。

在2004年之前,人人都能看到收益遞增。谷歌已經統治搜尋,亞馬遜統治電商,蘋果統治行動運算,Facebook統治社群媒體。不過隨著科技巨頭統治力的增強,生產力最終又會掉到讓人失望的層次。

到了今天,10多年過去了,我們又一次陷入「生產力悖論」,就像第一次一樣神秘無解。新技術登場,人人可見,比如行動運算、AI,但為生產力做的貢獻很小。

就在同一時間,數位技術的力量正在減弱。摩爾定律慢慢失去威力,很快可能就會終結。由於底層技術沒有突破,指望數位技術再次帶來生產力飛躍有些不切實際。

像賈伯斯這樣的數位企業家曾經給出樂觀的預測,現在呢?現實讓我們感到失望。將數位技術在8年內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與電、內燃機營造的50年繁榮相比,數位技術真的難以相提並論。

鮑莫爾效應、曬衣繩悖論和其他不利因素

就像第一次出現「生產力悖論」一樣,我們很難解釋為什麼在過去15年裡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如此微小。許多時候,原因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先進的經濟中提升生產力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為什麼進步不大?可能是因為鮑莫爾效應,也就是說經濟中的某些部分阻止生產力提升。例如,貝佐斯創建亞馬遜雖然大大提升了效率,但是理髮店的理髮師一次還是只能給一個人理髮。相似的,在醫療健康、教育等行業,都需要大量人力,想引入自動化技術很難,這些行業會成為生產力提升的障礙。

還有一個障礙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曬衣繩悖論」,簡單來說,當你在洗衣機內洗衣烘衣時,能夠為GDP做出貢獻,但是將衣服掛在晾衣繩上卻無法讓GDP增長。放到現實中,當你用手機拍照或者指引方向,雖然幫助很大,但無法促成任何金融交易。相反,因為你用的汽油更少了,不再使用底片,GDP反而會下降。

經濟學家Robert Gordon歸納出6種阻礙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包括人口老齡化、教育提升受限、收入不平等、外包、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成本、家庭負債和政府負債增加。對於這些問題,數位技術根本解決不了。

技術不足以改變世界

數位革命讓人如此失望,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技術期待太高,指望它能為我們做很多事。電腦的確是強大的工具,但是我們還是要擅加利用,很明顯,我們離目標仍然遙遠。

不妨回顧一下1900年的生活,當時普通美國人根本沒有使用水、電或者氣驅動的機器,比如曳引機、汽車。做一頓飯需要幾個小時。在那種環境下,大家積極向基礎設施投資、向教育投資,在技術的幫助下,經濟一片繁榮。

到了今天,為了讓無法承擔的人承擔得起,我們在教育、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但投資的規模和往日不可相提並論,不論是改善氣候、削減負債,還是解決其它最讓人類頭痛的問題,我們的付出都無法與之前相比。的確,我們的身邊滿是新奇的玩意,但在許多方面,現在並不比30年前好。

數位時代讓人失望,從中我們應該學到一些教訓:光靠技術遠遠不夠。我們是命運的主宰,只是結果有可能好,有可能壞。

36Kr
作者

36氪(36Kr.com)累計發表超過10.8萬條包含圖文、音訊、影片在內的優質內容。氪原創內容體系涵蓋新創公司、大公司、投資機構、地方產業與二級市場等內容模組,設置有快訊、深度商業報導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