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藍光,好嗎? 藍光對你注意力在哪些情況下會提升、哪些情況下會干擾?

濾藍光,好嗎? 藍光對你注意力在哪些情況下會提升、哪些情況下會干擾?

科技的進步使得當今人類不時地暴露在各種人工光源下,其中以3C產品的藍光效應最受人矚目。然而對於藍光是否影響、如何影響、以及影響哪些層面,仍所知有限。藍光對人體到底有害還是無害?目前已知長期暴露在藍光下會影響我們的生理時鐘,進而影響睡眠品質,而藍光可以帶來的益處仍是未知的。

過去研究發現,除了主要視神經路徑之外,藍光可能影響到近期發現的自主感光視神經細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pRGC),藉由此類細胞由視網膜到下視丘的路徑,影響日夜節律週期、睡眠、情緒和記憶等。

然而,藍光也是可以為我們帶來益處的,例如有些公司會將內部照明改成LED燈,以幫助員工上班更有效率。對於藍光有限的了解,讓我們的生活中產生了一種矛盾的狀況:一方面將照明光源更換成藍光更強的LED燈,另一方面則強調配戴過濾藍光的配件。

儘管對於藍光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知覺認知能力似乎已有一些生理依據可循,然而其對人類知覺與認知的影響仍鮮少有人探討。

藍光的好與壞

由於對藍光的關注日增,人們便漸漸覺得需要盡量遠離藍光,甚至延伸至避免望到藍色的物件。事實上,適量的藍光對我們的視力和健康有益。

首先,藍色作為其中一種構成色覺的三原色,完全去掉藍光會令所有事物變黃,也會影響我們的色覺判斷。另外,接收藍光有助我們保持專注和記憶力,縱使睡前吸收過多藍光會影響生理時鐘,適量藍光也對我們維持生理時鐘十分重要。

由於藍光比其他可見光帶有更高能量,所以開始有人估計藍光可能損害視網膜細胞。有動物實驗顯示過量暴露在藍光下可以導致視網膜細胞受損,其他研究人員表示藍光過量有機會增加患上老年黃斑點病變風險,引致嚴重視力受損,但這推論尚待更有力的證據證實。

另一方面,藍光比其他顏色光更易散射,由螢幕發出的散射藍光會干擾我們的視覺影像質素,可能會導致眼睛疲勞。

藍光:可以增加由上游下的視覺移動精確度,但會降低物體在深度平面移動的精確度

因此,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從不同知覺與認知功能切入來探討藍光造成的影響,希望提供一些實徵研究的依據來幫助人們選擇生活中的藍光產品。藍光會影響我們的生理時鐘,而在人體中,負責控制生理時鐘的腦區也同樣負責感知時間,因此我們想要了解,藍光是否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時間知覺。

在我們的實驗中,受試者會看到螢幕上出現目標物,並需要判斷這個目標物出現的持續時間。結果發現,與紅光相比,以藍光為作業背景會讓受試者有更長的主觀時間感受。且其背後機制為,藍光會增加對視網膜中自主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s)的刺激,讓我們增加注意力,進而增長主觀時間感受。

除此之外,藍光也與動態視覺息息相關。動態視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被運用著:例如棒球員在打擊的時候,需要精準判斷棒球在前面多遠的視覺訊息來判斷擊球時機;打蚊子時,我們需要運用視覺追蹤能力看著空間中的不斷移動的小黑點;打籃球時,則會不斷進行上下的視覺移動來看籃球的運行軌跡。

我們的研究發現,藍光可以增進由上而下的視覺移動和視覺追蹤的精確度,然而會降低物體在深度平面移動的動態視覺精確度。

藍光知覺實驗方法之一Kinetic Visual Acuity (KVA)測試(藍色背景為例):在藍色背景上畫了一個白色網格的圖案,作為參與者在螢幕內建立一個12立方公尺的虛擬空間。每當參與者按下空間/開始鍵時,三個隨機選擇的一位數數字將從顯示幕的中間出現,並且依序改變數字的大小,當數字消失時,參與者將打出他看到的三個數字。

眼球追蹤精密度的測試(EPA;橙色背景為例)方式。一個黑點以由慢到快的速度移動,每秒鐘增加一次速度,每0.3~2秒或碰到邊界時隨機改變速度。參與者的任務是盡可能精確地將自己的眼睛焦點對在黑點上,他們的眼球運動由EYELINK 2000儀器記錄。

紅光對跨感官整合能力的影響

在探討藍光對我們的影響的過程中,我們也意外地發現紅光對跨感官整合能力的影響。

想像如果您是一名咖啡師,在煮咖啡時,滾水的聲音、咖啡的香氣,搭配深棕的咖啡色,才讓我們能夠判斷這是不是一杯完美的咖啡。跨感官整合在生活中無處不見,而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背景光顏色也會影響我們整合視覺與聽覺訊息的能力。

在實驗中,受試者會看到螢幕上閃現的圓圈與聽到嗶聲,聲音與閃現不一定會同時出現,受試者需要判斷它們是否為同時出現。我們發現,當螢幕上的圓圈是出現在周邊視野時,紅色背景光會延緩周邊視覺的處理速度,推論是透過抑制視丘處巨細胞的活動,使得視覺刺激必須先出現才能被感知為和聽覺細胞同時出現。

結論

如果您的生活中,常常需要追蹤快速移動的物體,那麼濾藍光產品也許不會是好選擇。然而,若您有夜晚失眠的困擾而又沒有上述這些需求的話,或許就可以考慮將藍光給過濾掉。我們的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讀者科學依據,以便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適當的光源,有智慧地使用科技產品。

 

  • 本文作者為葉素玲,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博士,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現任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臺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曾獲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科技部特約研究人員、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等獎項。致力於多種心理學議題的研究,諸如視、聽、觸、嗅、味等各種感知處理、注意力與意識如何影響人類感知的世界、以及如何擴展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到應用面,期使心理學的研究能自利利他。
  • 文章來源來自科技部台灣研究亮點,授權採CC授權條款4.0

 

精選轉貼
作者

T客邦精選專家文章,業界觀點深入解析

使用 Facebook 留言
發表回應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按此展開留言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