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 MacRumors 報導,英特爾正在考慮至少部分使用台積電的 5nm 製程製造其第 14 代核心“Meteor Lake”CPU,類似蘋果的 M1 系列多晶片的技術。
去年英特爾宣佈,Meteor Lake 晶片將是其第一個多晶片設計,將處理器、圖形處理單元和連接晶片內建到單個英特爾 Foveros 高級封裝中。
英特爾最初表示,Meteor Lake CPU 將採用自己的 7nm 製程製造,它稱之為“Intel 4”。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表示,Meteor Lake 將是第一款使用 Intel 4 製造的英特爾產品,並且原型機已經成功啟動了 Windows、Chrome 和 Linux。
不過,由於Intel 4製程沒有這麼快準備好,英特爾原本要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發佈的第14代Meteor Lake可能會趕不上,因此英特爾評估之下,可能會將運算晶片塊交由台積電5nm負責。連帶將Meteor Lake採用先進封裝整合的運算晶片塊、繪圖晶片塊與連接晶片塊,都由台積電全數承接。就像蘋果為 Mac 提供的“M1”晶片一樣。據報導,此舉將有助於避免延遲 CPU 的生產和發佈時間表。
有鑑於蘋果 A14 Bionic、A15 Bionic、M1、M1 Pro、M1 Max 和 M1 Ultra 晶片採用台積電的 5nm 製程,英特爾的決定可以幫助 Meteor Lake 晶片更全面地與蘋果的定製晶片競爭。據說台積電現在已經收到蘋果使用其 5nm 製程的 iPhone 14 系列的晶片訂單。
業界認為,Meteor Lake CPU 的潛在訂單將足以鼓勵台積電在年底前擴大其 5nm 晶片的製造能力。英特爾的 Meteor Lake CPU 將於 2023 年推出。
一般來說在上市前一年就會第一次power on with OS,然後進行一系列DFT測試
然後還會有B,C步進然後ES、PRQ然後正式上市
流片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也就是一年半前後端就要設計完成
現在距離上市量產不到一年,後端重新設計至少需要一年,然後再流片,然後再驗證
時間上根本趕不上